祝曉雨+郭宇紅+王弋博
摘要:根據天水市第一中學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從三個方面提高學生實驗課的學習質量,讓他們真正地參與到實驗中。教師首先端正學生對生物實驗的態度,養成理論聯系實驗的習慣,然后通過分批、分類的方式進行實驗并與家庭生活相聯系、學生主動準備并進行實驗,最后學生展示成果、用事實說話,交流心得,領悟假說-演繹法等科學方法的真諦。總結實驗的優缺點,針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關鍵詞:生物實驗;生活;學生;教師
通過調查發現,中學生物實驗課的現狀是學生對生物實驗課缺乏基本的認識,重視程度欠缺,基本實驗器材不會用甚至不認識以及實驗態度不端正。教師口頭布置實驗內容,查相關資料,觀看實驗過程,但是真正落實下來的學生很少,把實驗課當作娛樂,不認真對待。學生進行實驗時,根據教師的講解和之前理論的學習大致清楚實驗過程及其原理。因此,首要任務是學生真正地參與,把實驗課當作理論課般對待;養成學習理論聯系實驗,進行實驗聯系理論的良好習慣;主動參與的關鍵是實驗課就在身邊,分批、分類整合實驗,與生活聯系;展示成果,交流心得,習得科學實驗方法。
一、 端正態度,養成習慣
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實驗的方法,善于觀察,學會聯系實際生活,不要拘泥于實驗室,將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現。改“背實驗”為“探討實驗”,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在交流中學到知識、學到方法。生物資源豐富,身邊隨處可見,易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在這方面,需要教師積極、有效地指導,與實驗相聯系。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主動把理論與實驗結合,生活中自然而然想到生物知識及如何驗證,從而提高學習實驗知識的積極性,利于理論知識的理解,通過實驗學會寫總結,理論知識再次回顧,一舉兩得,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因此,學生對待實驗課的態度隨之改變并收獲好習慣。心態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
二、 教師整合,學生主動,家庭配合
高中必修部分實驗包括二十三個,大多數是在實驗室中進行并且是在學習理論知識之后進行的驗證性實驗,根據實驗過程,學生一步步的驗證,實驗結果一般不令人滿意,而且實驗課的數量及時間都有限。因此,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時,時刻與實驗掛鉤,讓學生對實驗充滿期待,學生會在實驗之前積極地準備,探求其中的過程,感受到自身驗證出實驗的成就感。例如,必修一中的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雖然這個實驗必須在實驗室完成,但學生可以準備自己感興趣的實驗材料,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自覺了解實驗的各個步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學生為主體,前期實驗準備影響整個實驗過程。學生便會積極主動地準備并進行各個階段。首先,在實驗準備階段,學生從提供材料到分析材料的實用性,更適用于實驗原理;在進行實驗過程中,使之達到易于操作、準確及科學的目的;最后展示實驗結果,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了一個系統、完整的體系,成就感油然而生,主動參與度明顯提高,并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和鉆研能力。
生物離不開生活,家庭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的積極配合是學生完成實驗室之外的實驗的關鍵,并且也是引起學生興趣的必經之路,從而父母在實驗過程中,打開心扉,真正地從內心深處了解自己的孩子。學生與家長的齊心協力,促使學生在學業、性格及愛好等方面發展成一個完善的人。例如,必修一的探究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必修二的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必修三中除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外的其他所有實驗。以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為例,家庭之間可以互相探討選取合適的綠葉,每個成員選擇一種,家中實驗,實驗儀器及藥品可通過替代的方式來解決,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探求新知的欲望,并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 展示成果,交流心得,習得科學實驗方法
實驗課中的實驗,以組為單位匯報,加強合作能力;校內實驗課做實驗的同時,注重團結的力量,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從中發現每次實驗的規律;實驗的過程結合課本,發現課本中實驗的不足及提出意見;如若實驗失敗,共同找到失敗的原因;互相督促嚴格遵守實驗守則,安全無小事。
實驗課之外的實驗,課堂展示,同學之間交流、討論,學生、教師點評,給予針對性的建議。教師針對實驗課之外的實驗,進行及時的指導及評價;由于高中校內實驗課較少,所以平時的實驗顯得格外有意義;學生自發性的實驗更容易加深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理解更為透徹;高中生物的重難點可以通過此方式充分地理解,減少出錯,同時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的能力。根據做實驗的整個過程,交流實驗過程的心得,寫一篇科普小論文和實驗感悟,總結實驗過程及結果,提高學生語言積累及整合能力。
在實驗中,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理解實驗方法的真正內涵并掌握科學實驗方法的流程。假說演繹法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體會科學方法的真諦,養成用事實說話的態度。方法的理解及應用通過實驗能更好地融會貫通,把握事物的規律。最終,實驗與課堂有機地結合,與家庭、學校及學生自身完美地融合。
四、 小結
教師通過此方式抓住更適合生物教學的方式,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對生物產生興趣。但是,此方式還沒有形成體系,只是具體部分的實施,學生參與度較小。因此,教師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真正落實到教學中,使理論、實驗及生活融為一體。
通訊作者:王弋博
作者簡介:
祝曉雨,郭宇紅,王弋博,甘肅省天水市,天水師范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