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惠+饒建波
【摘要】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文獻研究,創新提出方式有效、方法有效、結果有效、溝通有效的循環閉合結構教學結構圖,總共提出了九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是難點,本文首先對有效教學的效率公式重新定義,接著分析了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內涵,最后創新提出方式有效、方法有效、結果有效、溝通有效的循環閉合結構教學結構圖,以期對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改善貢獻力量。
一、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內涵
(一)有效教學的概念
有效教學是指老師有效率的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習主動性大大增加,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知識,還會綜合運用,思維能力緩慢穩步提升,成績也在波動前進。
有效教學的關鍵在效益和效率。有效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是目標,有效教學要產生效益,效益的對象即學生,所以一切教學方案的設計都要從學生的思考方式、思維角度出發;有效教學的主導是老師,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是提升效率的關鍵,教學效率等于老師時間效率乘以學生的學習效率。公式1如下:
老師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生活中較難衡量,從老師的角度出發,其有效教學時間指授課時間以及課間、課外輔導時間,總時間包括備課、授課等所有花在學科上的時間。學生學習主動學習思考的時候,在高效轉化知識,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在多積極主動思考。公式中的a、b為權重,b>a,即學生學習效率的權重比例較大。
(二)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內涵
高中數學學科區別其他學科,具有原理抽象性、邏輯嚴密性、強應用性三大特點,所以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有其新的內涵: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是指老師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方法,將抽象的原理具象化,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記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應用能力等,使學生能夠準確理解數學原理,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升,能夠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二、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可以從方式有效性、方法有效性、結果有效性、溝通有效性四個維度分析。其中,方式有效是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第一階段,是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基礎,能夠推動方法有效的進行;方法有效是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第二階段,是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核心,方式有效和方法有效能夠推進結果有效;而結果有效作為第三階段,是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根本目的,能夠反作用于方式、方法,整體形成一個循環。溝通有效貫穿整個有效教學的全過程,是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關鍵,是各個環節有效進行的必要條件(見圖1)。
(一)轉變教學觀念,促進方式有效
1.講效果、重效率
講效果是指老師要引導幫助學生會解決一系列的題目,重效率就是把握單位時間的效果,避免高投入、低產出。學生考試成績只是表面的效果,學生掌握解題方法、能力提升才是實質效果,才能在每次考試中都能表現出好成績出來,所以注重對學生數學能力、素養的培養,避免就題論題的教學,是講效果的關鍵。重效率首先要求老師要有效率意識,講求投入與產出的回報,避免投入重復的無效的勞動;接著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模式,不斷自我超越,使教學效率最大化。
2.重視對過程的探索
單純追求結果的教學方式具有短期性,只有學生親身在數學的知識海洋中體驗、探索、實踐,才能超越簡單的模仿、記憶,才能內化基礎知識為數學素養。老師引導學生自主實踐探索,使學生產生學習主動性,才能使老師教導的過程不成為被動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對知識“再加工”“再創造”的過程,只有師生共同探索,產生情感的交融,教學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方式多樣化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對象,老師應該采用差異化的教學方式,才能促進方式有效化,教學有效化。在課程的每一個大的章節里面,都有基礎概念、公式理解、習題講解、應用升級等內容,老師可以差異化采用傳承式教學、探究式教學、討論式教學,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學習主動性。另外,每個老師基本都會帶兩個班的課程,一些優秀的或是數學老師資源緊張的學校的數學老師甚至帶三個班以上的課程,每個班的整體情況各異,這也要求老師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推進教學有效化。
(二)緊密聯系實際,促進方法有效
1.運用多媒體技術
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很重要的手段。一是通過投影儀展現教學基本內容,取代大部分傳統黑板板書任務。二是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更多更精彩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更好的聯系起來。
2.鼓勵學生多動手操作
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然后再進行系統講解,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傳統數學教學,很多老師單純地在講臺上講解課程內容、題目的情況很常見,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正是被人詬病的應試教育的弊端,應該極力避免。
3.緊密聯系生活實踐
緊密聯系生活實踐,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語言。比如很多學生空間想象能力不好,對坐標系模型、立體幾何處理很頭疼,這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天花板一角,這個經典的現實應用經過實踐證明,對學生的幫助非常大。
(三)優化教學評價,促進結果有效
1.對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評價
每個具體內容、每個小節、每個大章教學完后,都要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并進行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個基本了解。
2.對教學效果及時反思
對學生評價的結果也是對老師自己教學成果的評價。每次對學生的及時評價,效果肯定有好有壞,老師要及時反思自己在這一階段的優點與不足,并應用完善到下個階段當中,只要這樣,老師才能形成更專業的教學素養。
(四)語言直觀,促進溝通有效
數學語言具有抽象性強的特點,老師應盡量直觀化表達,突出重點,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只要溝通好,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溝通貫穿教學的各個環節,信息傳遞在老師與學生之間有部分損耗,而數學的抽象化使這個損耗程度大大增加,所以數學老師更要注意語言表達的直觀,才能促進有效溝通,才能全方位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語
改善數學教學效果,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講效果、重效率、重過程、重方式,其次要運用現代科技技術,聯系生活實際,提高教學效率效果,接著要及時評價與反思,最后要特別注意溝通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新民.淺析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內涵、特征及實施策略[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9,(02) :60-65.
[2]高應烈.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研究與分析[J].品牌,2015,(01) :225.
[3]劉桂芬.基于有效教學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探析[J].科學大眾,2014,(08) :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