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現代企業的管理來說,企業的風險防控和經濟效益是同等重要的,很多企業將內部審計和企業風險管理進行了整合,從而提高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基于此,本文從內部審計以及企業風險管理的相關理論入手,提出了整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了有效整合的措施,意在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的融合,減少企業風險出現的概率。
關鍵詞:內部審計;風險管理;風險識別
企業開展的所有經營活動中,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只有有效控制這些風險,企業才能正常開展經營活動,并取得預期的成效,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加速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而對于目前的企業管理現狀而言,內部審計能夠為企業的風險管理提供參考依據,幫助企業有效的規避風險。因此,風險管理需要和內部審計相結合。
一、內部審計和企業風險管理概述
1.內部審計概述
內部審計主要是指企業從事審計的工作人員對企業所有財務信息的完整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開展的效率和收益以及企業內部控制的狀況進行的評估行為。通常來說,內部審計包含以下兩個特點:其一,內部審計的重點在于企業的所有支出是否具備效率性和經濟性以及企業的資源是否實現最大化利用,內部審計的范圍包括企業提供業務或者完成產品的數量以及企業資金管理的合理性;其二,內部審計還會對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和戰略目標之間的差距進行分析,并找出戰略目標實現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總的來說,內部審計具備的特點以及含義體現了內部審計減少企業風險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作用。
2.風險管理概述
風險管理主要是企業對其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以及控制的過程。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夠促進企業資源的合理分配,促使企業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企業通過風險管理有效控制企業內部的風險之后,能夠降低企業的損失,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3.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結合的意義
在企業管理中,內部審計具有較高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在與風險管理結合之后,內部審計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從而提升內部審計在企業中的地位;風險管理還能夠擴大企業內部審計的范圍,從而提升企業的總體管理質量。與此同時,內部審計能夠完善風險管理的框架,確保企業的風險管理措施能夠有效實施。
二、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的不足之處
第一,企業對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不夠重視,由于我國關于內部審計理論的研究比較晚,導致企業對內部審計的認識不夠,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對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都不夠重視。即使有些管理者想要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但是由于缺乏系統的框架以及對內部審計理論的錯誤認識,使得企業內構建的內部審計制度不夠科學,內部審計工作更加繁瑣復雜,導致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另外,有些企業對風險管理不夠重視,導致企業潛在的多種風險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從而為企業造成極大的損失。
第二,相關制度的不完善,雖然有些企業認識到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關制度,但是這些制度卻不夠完善,使得企業的審計人員和風險管理人員存在分工不明確問題,導致企業的內部審計流于形式。尤其在風險管理制度方面,很多企業都沒有制定相關的消防制度、治安制度以及企業風險應急制度,導致企業的風險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從而為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措施
1.構建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整合的管理制度
首先,明確內部審計的作用,審計主要是用來記錄企業的預算執行狀況,不僅是對企業過去經營活動的審核,對企業現在經營狀況的檢測,更是為企業未來經營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因此,內部審計會極大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內部審計工作主要依靠于記賬、核算、審查以及分析等多種手段,從而為企業管理者深入了解企業的財政狀況和資金用途提供便利。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依靠于企業的審計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的約束來規范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行為,保障企業內部審計的質量。
然后,企業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內部審計制度,并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監督。也就是說,企業需要構建內部審計的反饋系統,從而及時發現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從而減少企業出現風險的概率。比如,信托公司在進行應收賬款的投資集合資金信托項目工程時,為了避免地方政府和融資企業在應收應付款項等方面弄虛作假,為信托財產造成財產損失風險,就要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內部審計管理,尤其要對應收賬款中原始數據的真實性以及第三方結構形成的審計報告的合理性進行核查;還要對地方政府的赤字狀況以及收支預算平衡進行探究分析,并以此來評估政府具備的償付能力;通過對融資企業的經營成本、資金流量以及收支狀況進行分析,并以此來評估企業是否具備連帶償還能力,確保信托項目在期限內沒有風險地完成兌付,從而保障信托公司的經濟效益。
2.在內部審計的過程中應用風險識別手段
從性質角度而言,內部審計工作就是風險防范工作。因此,企業的審計人員需要明確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在進行內部審計的過程中,能夠應用風險是識別手段進行風險的評估,從而深入了解企業的資產狀況以及資金運轉狀況。具體來說,企業需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風險識別手段的應用:第一,企業需要對近幾年的財務報表采用趨勢法進行對比分析,主要的分析內容是財務報表中相同指標的變化狀況,分析的結果即為企業經營活動的變化,能夠為企業的風險評估提供參考;第二,將企業財務報表中體現的財產以及貨幣狀況作為基礎,進行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和戰略目標的對比分析,找出兩者之間的差距,并對造成差距的風險點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制定風險控制的措施,使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盡量達成企業的戰略目標。
3.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
內部審計工作和風險管理工作都具備較高的嚴謹性和復雜性,這種特征使得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具體的工作人員素養提升措施如下:endprint
第一,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明確風險的危害,使其對風險具有較高的警惕性,以此來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責任感;第二,企業需要鼓勵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審計相關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學習,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財務崗位素養,另外,還要鼓勵內部審計人員進行計算機應用、財務軟件以及外語等多方面知識的學習,從而培養出綜合素養較強的內部審計人員;第三,企業需要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規范,制定標準的內部審計流程,以此來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整體水平;第四,企業還需要注重內部審計人員的道德素養,避免貪污受賄現象的出現,秉持實事求是和廉潔辦公的工作準則,堅決打擊違法亂紀現象。
另外,企業還要樹立企業員工的風險管理理念,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企業需要定期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培訓,使內部審計人員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第二,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和發展狀況,在企業內部設立審計部門,并借鑒氣壓企業風險管理的經驗,制定出帶有企業特色的風險管理模式,與此同時,企業的各個部門還要加強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企業的實時發展狀況,確保企業潛在的風險能夠被及時發現;第三,不斷完善企業的內部審計標準以及審計人員的工作準則,確保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第四,企業需要構建相應的獎懲機制,對于內部審計工作成果突出的員工,給予相應的物質激勵或者精神激勵,對于內部審計工作成果較差的員工,給予相應的懲罰,敦促其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提高整個員工隊伍的專業素養,提升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在內部審計的過程中,會發現企業經營活動管理過程中的薄弱之處,使企業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分析可得,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企業需要構建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整合的管理制度、在內部審計的過程中應用風險識別手段,還要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的整合,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希望本文能夠為相關人員進行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的結合探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秦旭,賀瓊.試論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協調與整合[J].品牌,2015,(12):165+167.
[2]丁俊博,唐鑫,秦艷.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參與風險管理的思考--基于COSO-ERM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J].時代金融,2013,(24):92-93.
[3]李強.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整合研究[D].河北大學,2011.
作者簡介:劉琛(1993.08- ),女,籍貫:湖北省荊門,學歷:碩士,在讀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方向:CPA審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