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禹
摘要: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催生了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數據信息龐大且繁雜。在龐大的信息之中包含了海量的財務信息,能否在傳統的財務報表分析的基礎上合理有效的利用這些信息,為企業管理經營者提供科學的依據。是上市公司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文章以A公司為例,在對近幾年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討論在大數據時代下,如何對海量信息進行處理,從中提取出關聯信息,對原始財務報表分析進行補充和修改,探討大數據時代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輔助決策。
關鍵詞:大數據;傳統財務報表
一、引言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扮演著重要角色,財務報表揭示了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產生的經濟后果,從中可以看出整個企業的發展狀況。且對公司的投資者決策以及股價變動等產生重大影響。大數據時代下的財務信息不僅包括傳統的結構化信息,還包括眾多新出現的半結構化以及非結構化信息。這些半、非結構化信息會影響對公司經營狀況的評價。本文首先對A公司公開披露的企業年報進行分析:1.對企業三大財務報表逐一進行分析,從整體上把握企業的發展狀況。2.分析相關財務指標,主要有比率分析、比較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分析法,按反映內容劃分為三大類: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獲利能力分析。比較分析法,是指將同一企業不同時期或不同企業同一時期的財務狀況進行比較,從而揭示企業財務及發展狀況。因素分析法也是財務報表分析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是把整體分解為若干個局部的方法,包括財務的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異因素分解法,下述文章的分析對這三種方法進行了綜合。其次,通過上述對報表的分析,列舉出一些企業存在的問題,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企業為了做出更加合理的評價及解決方案,就必須建立多維、動態等的財務系統。
二、A公司的合并財務報表分析研究
(一)三大財務報表分析
1. 資產負債表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靜態體現。根據A公司2013、2014、2015、2016年的合并年度報表可知,A公司自2013年以來,總資產有明顯增加,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資產總額達到37,095,281,788.12元,增長幅度達到176.87%。公司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同時有所增長,且資產增長的大部分來源于投資者的投資。所有者權益增長了128.28%,這說明公司股東及投資者所投資的資本得到了增值,企業發展正處于上升階段。
表1顯示了近四年來企業資產類項目所占比重,從中看出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67.79%、57.12%、53.53%、53.16%,非流動資產所占比例較流動資產低,說明企業資產變現能力還是較強但卻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資產中貨幣資金所占比例較低,且低于應收賬款比例,說明企業留存資金較少,賒銷業務較多,短期償債能力較弱。
2. 利潤表分析
利潤表,又稱為損益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的經營成果及其分配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一段時間內公司經營業績的財務記錄,反映了這段時間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經營費用及稅收狀況,報表結果為公司實現的利潤或形成的虧損。
A公司2013年~2016上半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7,381,861,669.05、38,911,141,41
8.02、48,101,154,759.50、26,087,059,995.60。由數據可知,營業收入呈現上升趨勢,但上升勢頭在減弱(盡管2016年下半年的數據沒有顯示,但由趨勢線基本可以推斷出)。2014年增長率為42.10%、2015年增長率為23.62%,這可能是受到國家政策調控或市場行業競爭的影響。從圖1看出凈利潤2014年出現負增長,原因可能是由于對外投資損失過大,2015年之后凈利潤呈現穩定上漲趨勢。
3. 現金流量表分析
主要是反映出資產負債表中各個項目對現金流量的影響,并根據其用途劃分為經營、投資及融資三個活動分類?,F金流量表可用于評價企業在短期內有沒有足夠現金去應付開銷。據A公司審計報表中披露的企業合并年報,2015年現金流量凈額為2,782,081,832.55,比2014年的724,593,601.55有一個較大的增速,而到2016年上半年又逐漸放緩。說明企業的經營活動創造現金的能力一般,并且現金流出額較低,企業的短期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都不強,缺乏一定的風險抵抗力。
目前A公司的總資產數額較大,其主要來自于股東及投資者的投資(也包括企業的合并等),但通過分析其各級科目和負債等發現,企業資產流動能力低、變現能力弱、償債能力不強等。這說明A公司還處于企業生命周期的成長期,具有極大的投資和融資能力,另一方面來說,其財務風險也較大。
(二)財務指標分析
1. 償債能力分析(短期)
償債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兩個方面,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它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能力;長期償債能力指企業對債務的承擔能力和對償還債務的保障能力。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的三個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從A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可得出,2013~2015年的流動比率分別為:2.21、1.33、1.13;速動比率分別為:2.18、1.29、1.12;現金比率分別為:1.87、1.04、0.87;可以看出,這三個比率較上年都呈逐年下降趨勢,這也正好印證了前面三個報表分析的結果,就是企業的償債能力較弱,流動負債得到的保障較小。雖然其速動比率都是高于1,比例維持在1:1以上,但下降趨勢也是很明顯的,說明企業財務狀況面臨風險。
2. 營運能力分析
企業營運能力分析是對反映企業資產營運效率與效益的指標進行計算與分析,評價資產運營的效率。endprint
存貨周轉率表示存貨的周轉速度,速度越快,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賬期越短,應收賬款收回越快,資金運轉也越靈活;流動資產周轉率越高,會相對的節約流動資產,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總資產周轉率越高,反映公司的銷售能力越強。A公司除了存貨周轉率較高之外,其他幾個指標都偏低,說明企業處于成長期,資產利用效率不高,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采取措施提高各類資產利用程度,保證企業獲利能力和經營效率。
3. 獲利能力分析
獲利能力指標包括營業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資本收益率等,而上市公司經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凈資產等指標評價其獲利能力。
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綜合反映了投資者的投資所帶來的收益及公司的競爭能力和發展實力。2014年收益率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2015年之后又有所上漲,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在增強,自有資本利用效率在提高。且自2015年后公司普通股開始創造利潤,也進一步說明企業的獲利能力在不斷增強,正處于發展階段。
三、大數據時代下的財務報表分析
文章前半部分是對A的財務報表進行傳統的分析,但傳統的分析屬于后期分析,只能起到評價業績或總結經驗的作用。不能對企業業務發展趨勢做出相對正確的判斷以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大數據時代下的海量信息為事前和事中控制和判斷提供了可能。尤其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公司的股價變動、股東的權益等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僅從財務報表中一些結構化的數據(利潤、紅利等)中無法窺探出來,還應關注眾多非結構化信息,例,政策、管理條例、消費者偏好等,所以將大數據運用到財務報表分析是互聯網時代下的新趨勢。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從海量信息中提取出關聯或隱藏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建立企業自身數據庫,不僅可以輔助財務報表分析,還可以為企業提供戰略支持。
A公司是一家以物流快遞服務為主業且涉及金融、租賃、理財等行業的大型企業,其擁有廣泛的數據源,具有強大的數據采集能力。以物流大數據為例,物流大數據就是在海量物流數據中挖掘出新的增值價值。作為行業三大巨頭之一,其推出的物流大數據產品主要服務于自有大客戶以及為電商客戶提供決策支持。運用大數據計算和分析技術,為客戶提供物流倉儲、精準營銷、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決策支持,方便客戶整合優化物流業務,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獲取行業最新信息,不斷拓展新業務。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還能精準的預測未來商品訂單的走勢,模擬分倉,合理進行庫存管理,大大降低成本和提高時效。
由前文對A財務報表的綜合分析可知,A正處于企業成長期,資本力量雄厚但資產利用率較低,償債能力較弱,獲利能力在逐漸增強,利潤增加。從報表分析中我們能看出企業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但是并不能得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例如,要提高企業資產利用率,資產流動能力等,首先就是要盤活企業閑置資產,如何盤活,就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企業數據庫中所有資產數據進行使用時效和成本分析,通過科學計算給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如要提高企業償債能力,首先要提高企業資產的質量、降低原材料及在產品等的庫存,因為大量的庫存會占用資金,降低變現能力。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數據庫中資產的優劣進行篩選,處理掉劣質資產,提高資產整體質量;還可以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為企業庫存設置合理的預警線,使其保持在預警線下等。
因此,大數據時代下,傳統財務報表分析已經不能完全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IT技術來輔助報表分析,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持,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因此,建立以采集、處理和分析與企業相關的所有數據為主導的經營模式,搭建出多維、系統、動態的財務管理體系,創建自身數據庫。是企業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參考文獻:
[1]李端生.基礎會計學[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
[2]盛玉華.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財務分析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6(11).
[3]袁鵬.“大數據時代”徐工集團財務管控體系構建[J].財務與會計,2016(03).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