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欣欣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加強,FDI在國際貿易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近十年來,廣州服務業開放度逐漸提高,吸引了大量FDI的流入。本文選擇廣州作為研究對象,實證分析2004年-2015年FDI對廣州服務業產出的影響,結果表明,產業結構效應、就業效應和技術外溢效應是廣州服務業FDI對經濟發展的傳導路徑,批發和零售業以及金融業成為廣州服務業增長的拉動力量。
關鍵詞:服務業產出;服務業FDI;產業結構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服務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廣州屬于廣東省的經濟發達地區,服務業產值快速增長,由改革開放初的13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12147億元,經濟發展速度也隨之加快,地區人均GDP由1978年的1297元增加至2015年的136188元。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廣州市吸收FDI的規模不斷加大,FDI逐漸轉向服務業,服務業實際利用FDI及其與FDI總額的占比也隨之大幅度上升:由1998年的12億美元與43.6%增加到2015年的42億美元與77.75%。2015年末,廣州市實際利用FDI為541634萬美元,同比增長6.1%。本文將實證分析FDI對廣州服務業產出的影響,對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資推動廣州產業結構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FDI對廣州服務業增長的機制影響
1.變量選取
本文采用2004年-2015年廣州第三產業GDP值代表服務業產出值,記為SGDP;廣州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代表外商直接投資的替代變量,記為SFDI;廣州服務業產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作為產業結構效應的替代變量,記為S;廣州服務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與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作為資本存量的替代變量,記為K;廣州服務業就業人員數量與三次產業就業人員數量所占的比例作為就業效應的替代變量,記為L;廣州R&D經費支出作為技術外溢效應的近似替代變量,記為T。
為了避免變量之間存在異方差現象,本文對以上六個相關變量取自然對數形式代入模型中,得到各變量lnSGDP、lnSFDI、lnS、lnK、lnL、lnT。
2.ADF檢驗
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必要前提是時間序列平穩,因此在對變量做OLS回歸模型前,應先進行平穩性測試,檢驗變量之間是否具有穩定關系。
檢驗結果顯示,lnSGDP、lnSFDI、lnS、lnK、lnL、lnT均在5%和10%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表明以上序列都是平穩序列,因此可以直接對變量進行OLS回歸分析。
3.模型與實證分析
接下來把所有變量帶入所設模型進行OLS回歸分析,建立方程為其中β0為常數項,β1、β2、β3、β4、β5均為彈性系數,μi為隨機誤差。分析結果如下:
從t值來看,服務業FDI與資本效應并沒有通過檢驗,表明服務業FDI與資本效應對廣州服務業產出的作用較小,可以剔除。接下來以服務業GDP作為被解釋變量,就業效應、產業結構效應、和技術外溢效應作為解釋變量,再次進行OLS回歸檢驗得到:
4.基本結論
由實證結果得出,模型在5%的置信水平上通過了t檢驗,模型的擬合度R2=0.995,調整擬合度R=0.992,說明lnSGDP與其均值的偏離的平方和當中,有99%以上的部分能夠被變量lnS、lnL、lnT所解釋,表明模型的擬合程度高。同時通過F值的概率可以判斷,估計系數非常顯著,模型的擬合效果很好,表明產業結構效應和就業效應對廣州服務業產出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且服務業FDI每增長1%,就會間接通過產業結構效應以及就業效應分別給服務業產出帶來3.364%和2.107%的增長。但技術外溢效應對廣州服務業發展的拉動效果并不十分明顯,服務業FDI每增加1個百分點,給服務業產出只帶來0.19個百分點的間接增長。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服務業FDI主要是通過產業結構效應和就業效應對廣州服務業的增長產生間接的影響,并由此促進廣州產業經濟的發展。
三、各服務行業FDI對廣州服務業產出的影響
1.模型構建
為進一步研究2004年-2015年FDI與廣州服務業內部結構的作用關系,本文選取了廣州市服務業外資流入最多的5個行業,剩余的服務業統稱為其他服務業。其中,當t=1時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業和軟件業;當t=2時為批發和零售業;當t=3時為金融業;當t=4時為房地產業;當t=5時為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當t=6時為其他服務業。為統一貨幣單位,筆者根據歷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中間價(匯率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對各服務行業的實際利用外資額進行換算,經處理后貨幣單位統一為億元人民幣。
將服務業產值作為因變量,各服務行業的實際利用外資作為自變量,接下來建立回歸方程為:
其中C為常數項,α為彈性系數,μt為隨機誤差。
2.實證分析與結論
回歸模型構建好后,接下來運用OLS回歸方法對各服務行業的實際利用外資進行回歸擬合,分析結果如下:
通過觀察,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該回歸模型只有通批發和零售業以及金融業通過了t檢驗,分別為0.0134和0.0552,而其他具體行業并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不能證明是否對服務業產出有影響。該方程的擬合度R2=0.98,調整擬合度R=0.95,F值的概率為0.0007,因此模型的擬合效果優良,估計系數較顯著。D.W.值也比較接近2,說明序列不存在自相關。其經濟意義表明,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對廣州服務業產出具有拉動作用,且批發零售業FDI帶來的影響大于金融業FDI:批發零售業的外資流入每增長1%,會給廣州服務業產出帶來0.256%的增長;而金融的外資流入每增加1%,給廣州服務業產出帶來的增長只有0.075%。
參考文獻:
[1]接玉芹,潘東波.中國服務業FDI對服務業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經濟縱橫,2007(6):20-23.
[2]莊麗娟,陳翠蘭.FDI對廣州服務業結構效應的實證分析[J].國際經濟探索,2008,24(3):24-28.
[3]劉立亞.服務業FDI對我國服務業競爭優勢影響的實證分析[J].對外經貿,2012,12:49-51.
[4]余學穎.服務業FDI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效應分析[J].時代金融,2016,6:303-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