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很多環節都離不開固定資產,因此企業若要發展和提高競爭力,就必須實現對固定資產的合理評估與管理。反之,忽略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就勢必會阻礙企業的發展以及預期經濟效益的實現。在這個前提下,企業必然不能忽視對折舊方法的比較,而應通過不同方法的比較探析最終選擇對企業最有利的方式。本文主要是從固定資產折舊的概念和影響因素談起,接著介紹了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概念,折舊方法分為四種,分別闡述四種方法的特點及計算方法。分析影響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選擇的幾個因素,同時通過案例分析得出企業實際應該選擇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關鍵詞: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一直以來對企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企業生產的必要條件。隨著企業管理制度的完善,企業針對固定資產評估與管理的作用也愈發凸顯,而在固定資產的管理中提取折舊尤為重要。目前提取折舊的方法很多,并且在運用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會計利潤及稅務負擔,最終會影響企業的經濟利益。基于這個現狀,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固定資產具有一定的物質形態,故而在自然環境中其本身就具有具體的物理使用年限,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響,因此固定資產本質上就是一種費用支出。而這種費用在計提時并不會產生實際的資金變動,不過企業在進行成本預算時卻是要考慮該費用的。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企業除了要對固定資產進行更新和維護以外,更要做好折舊方法的選擇。
一、政策法規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選擇的影響
企業在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時首先要考慮到國家政策法規的規定。就目前來講,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經濟地域對各自的生產設備技術水準要求成都不一致,而且國家除了有整體上的行業和地域規則外,政府也會根據市場發展狀況的不同和技術水平的區別再制定有針對性的行業和地域折舊政策。所以企業在選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時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行業和區域遵守相應的政策法規,以免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稅收因素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選擇的影響
1.稅收籌劃。如果只從所得稅的稅收籌劃角度來看,企業應該采用加速折舊法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因為在加速折舊情況下前期折舊較多,稅前可扣減的費用也就越多,相應的前期應納稅額就較少,在一定程度下延遲了納稅,緩解企業的稅負壓力。相反若企業采用直線法進行折舊,一方面雖然能夠有效的均衡各年度的會計利潤,但是更有可能加重企業在前期的稅收負擔,特別是對于那些處于成長期或新成立的企業。所以基于稅收籌劃的考慮,企業應該采用加速折舊法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
2.稅收優惠。本文中所說的稅收優惠主要是指減免稅的情況。一般情況下,若一項固定資產的預期使用壽命與稅法所規定的稅收優惠時期是一致的,那么企業在選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時則不用考慮稅收優惠的影響。若預計使用壽命比稅收優惠期限長,那么企業就應該盡量降低在稅收優惠期間的折舊額,這樣才能使得在稅收優惠期滿后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最大化,節省企業的資金,增加現金流。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應該選用年限平均法而不是加速折舊法。因為在稅收優惠期間的折舊額越大,期滿后的就越少,這樣期滿后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就無法體現出來。出于這個考慮,企業應該采用平均年限法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同時對于那些需要采用工作量法的固定資產,則應該盡可能減少其在稅收優惠期間的使用強度。
3.五年補虧期。對于非上市公司,和稅收減免期一樣企業應注意發揮其“稅收擋板”的效用,優先考慮年限平均法而不是加速折舊法。另外,對于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公司的利潤大小會直接影響公眾對企業經營業績的評價,進而影響企業的投資額,這會對公司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影響企業能否持續上市。所以,對于一些想要獲取利潤的上市公司而言,它們會采用和非上市公司完全相反的方法來計提折舊,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住利潤甚至達到“扭虧為盈”的效果。
4.所得稅率。所得稅率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是稅率形式,現在的企業一般采用的是比例稅率,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可以降低企業在前期的稅收負擔,若企業采用的是累進稅率則選擇直線折舊法能減輕企業的稅負。另一方面是考慮到稅率的調整和預期因素,如果企業未來預期的稅率可能會上升,選擇直線折舊法對企業更為有利。如果企業未來預期的稅率可能會下降,企業則應該選擇加速折舊法。
三、企業的整體效益對折舊方法選擇的影響
企業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從根本上講就是為了使企業效益最大化,所以在選擇折舊方法時不能忽略企業的整體利益。現在有些企業對固定資產折舊這塊不夠重視,盲目追求稅收籌劃,而忽略了企業的整體利益。比如大量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致使企業的利潤偏低,這是不利于企業發展的。眾所周知,目前為了公眾能夠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企業是需要定期公示企業的財務報表等能夠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信息的。若企業盲目采用加速折舊法使企業的經營狀況經常處于一個虧損的狀態,就會使公眾對企業失去信息從而就不會愿意投資給該企業,這樣只會因小失大,進而影響企業的整體效益。
例如,ABC公司為了擴大生產,在2015年12月購進了一臺新的設備,價值5萬元,預計凈殘值0.3萬元,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該公司2016年的扣除該設備折舊之前的利潤為1.2萬元,所得稅率25%。經測算,該公司可以有兩個方案對新設備進行折舊。(1)年限平均法;(2)雙倍余額遞減法。通過計算可知,2016年方案一的折舊額為0.94萬元,凈利潤為0.26萬元,應交所得稅650元;方案二的折舊額為2萬元,凈利潤為-0.8萬元,應交所得稅0元。如果是出于稅收籌劃的考慮,該公司應選擇方案二對該設備進行折舊,然而由于該公司在2016年的主要戰略為引進投資,研制新產品,故最后該公司選擇的是方案一,也就是直線法對新設備進行折舊。因此,企業在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時,一定要站在企業整體效益的角度進行考慮,不能盲目的追求稅收籌劃而影響企業整體戰略的實現。
四、結語
固定資產不同的折舊方法最終是會對會計利潤和稅務負擔產生影響,合理的選擇也有利于企業控制成本。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企業應該詳細了解各個方法的特點和優劣勢,充分考慮相關政策法規、稅收因素、固定資產類型及企業的整體效益等因素的影響,選擇對企業最有利的折舊方法。除了本文總結的幾個影響因素外,企業在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時還應結合企業的自身情況來具體選擇,分為虧損的、盈利的、固定資產多且價值高的、固定資產少且價值低等多種經營狀態來整體考慮。同時也應該考慮到不同的折舊方法對企業籌資、現金流轉、經營成本及當期損益等經營狀況的影響。在實際工作中情況復雜多變,企業在選擇折舊方法時不應只局限于某一點,而應該根據具體的環境和狀況來整體比較分析,這樣才能選擇最合理的折舊方法,使企業效益達到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阿邁德·貝克奧伊(AmaIlda Belkaoui).會計理論[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2]邁倫·斯科爾斯(Scholes MyronS)&馬克·沃爾夫森(Wolfson MarkA).稅收與企業戰略[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
[3]席海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研究[J].當代會計,2015(09),15-16.
[4]陳艷.關于固定資產折舊和減稅相關問題探討[J].商,2015(33),131-131.
[5]譚可.企業如何讓合理的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31),40-40.
作者簡介:何憂(1995.04- ),女,籍貫:湖北省咸寧,學歷:碩士,在讀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初級會計師職稱,研究方向:財務會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