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8.7%的受訪者稱身邊有人被培訓機構忽悠過。短時間內迅速提升成績(64.4%)、名師授課(57.2%)和傳授特殊技能或學習方法(50.8%)被認為是常見的宣傳噱頭。74.0%的受訪者希望嚴厲打擊存在虛假宣傳的培訓機構。(浙江在線)
教育培訓本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是提升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又一難得的渠道。但是近年來培訓市場魚龍混雜,一些不為誠心做教育只為賺錢的培訓機構讓教育培訓市場亂象叢生———虛假宣傳、收費混亂、教師水平低下等問題層出不窮。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調查顯示,過半受訪者稱身邊有人被培訓機構忽悠過,說明培訓機構忽悠民眾已成普遍社會現象。逾七成受訪者希望嚴厲打擊這些存在虛假宣傳的培訓機構,說明這些靠忽悠發不義之財的培訓機構已成為眾矢之的。面對培訓機構忽悠亂象與民眾的期望,有關部門當痛下決心,用猛藥來治理培訓機構亂象,以徹底凈化培訓市場,促進教育培訓事業健康發展。
源頭控制是一劑猛藥。所謂源頭控制,就是進行身份核查,將那些黑、野培訓機構一律強行關閉,給當事人給以重罰。現在培訓機構遍布大街小巷,宣傳廣告鋪天蓋地,要核查身份并不太難。對于教育培訓有沒有取得辦學資質許可,有關部門只要到大街小巷轉一轉,只要對著廣告宣傳單“按圖索驥”,就很容易弄清楚。只要培訓機構沒有辦學資質,就應該視為非法辦學并予以強制處理。
無縫監管是一劑猛藥。培訓機構亂象叢生,與監管缺位密不可分。當前,對培訓機構的監督管理,還存在著薄弱環節。培訓內容、師資、收費,辦學條件、招生方式、辦學效果、廣告宣傳等,似乎都是培訓機構說了算,這當然容易造成虛假宣傳。監管部門應對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及辦學條件進行科學評估、及時公布,并對辦學的全過程進行無縫監督。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氛圍。
公開曝光是一劑猛藥。對于騙子行騙,揭穿騙局讓其原形畢露是最好的辦法。培訓機構忽悠民眾的手段無一例外都是依靠鋪天蓋地的廣告,因此如果對他們的謊言及時揭穿,通過各種媒體對他們的辦學底細進行公開曝光,虛假宣傳也將見光死。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