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自媒體高度發展的時代,學生無時無刻不受到來自媒體的影響,有的影響還是潛移默化,影響深遠的。這就對新時期下小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轉型升級。
關鍵詞:自媒體;小學德育;轉型
2017年 4月15日上午,昆山市某小區,一名孩子獨自在家時,竟然模仿動畫片里的情節,打著一把傘從5樓直接往下跳,下落到2樓的時候被電線桿之類的物體阻擋了一下,最后才墜落到地面上。有了這個緩沖,孩子經過搶救之后脫離了生命危險。
無獨有偶,我上網搜集了一下,僅2014年7月,2016年12月,2017年3月,就在徐州、常州、烏魯木齊三地的三位五到七歲的小朋友因為模仿動畫片《熊出沒》的相關情節而造成的意外傷害事件。這一現象本身所折射出的社會問題我們暫且不去討論,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社會已經進入一個自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因此,處于教育起始階段的小學的德育工作必須實現轉型。那么,如何在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實現學校德育的華麗轉身?筆者認為應該從社會的全員參與、良好的家風形成、適度的學生自治三個維度進行實施,方能實現這一宏偉目標。
一、 社會的全員參與
無論是杜威的“學校即社會”,還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社會即學校”,這二者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脈相承的,是一種繼承與發展的關系。二者都從哲學的深度闡釋了教育是隨著時代前進而前進的。因此,學校的德育工作必須實現轉型,必須改變傳統的德育理念,樹立正確的大德育觀,也就是需要社會全體成員的參與。
在德國,釣魚必須先考個釣魚證。法律意識很強的德國民眾一向“好事”,他們會主動詢問河邊的“可疑”釣魚者是否有釣魚證。如果引發成教育問題,那么,這就是全民德育。因此,在對兒童的德育問題上,我們要把學校當做一個團體,學校的一切都和我們有密切的關系。一個老師對一個學生說過一句話他會很快忘記,十個老師對一個學生說同樣的一句話,我想他總歸會記住一點的。與此同時,我要盡可能地發動社會力量。利用自媒體的便利,通過學校的微信推送,家校路路通聯系、班級博客、班級QQ群等形式,宣傳先進的德育理念,傳播正面的教育影響,發動更多的社會成員參與到對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去,形成良好的社會教育氛圍。唯有如此,我們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才能有所收獲。
二、 良好的家風形成
良好的家風家教對個人的影響是終身的,起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化作用。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良好的家風是學生德育的基本保障。在當前“小家庭時代”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家風不僅是潤育學生品德的無形力量,也是學生不良觀念和行為的重要根源。而對于處于教育起始時期的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必須和家庭教育相結合。但目前,我們的家庭教育,家風建設還是有一定的問題存在的,具體表現為內容單一、浮于表面、缺乏傳承。在2016年蘇州市相城區元和街道“幸福元和杯”立家規、揚家風征文活動中,我有幸參加了征文的評審工作,在全體五年級段的征文中我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共收到有效習作205篇,其中涉及“孝親敬長”的85篇,占比41.5%;涉及“文明禮貌”的57篇,占比27.8%;涉及“勤儉節約”的53篇,占比25.9%;其他類型10篇,占比4.8%。除了學生的選題角度窄的情況,更多的是家庭教育或者說家風教育的缺失。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問題引起了我們學校的足夠重視。學校先后邀請著名特級教師管建剛和浙江理工大學教授侯公林做了《一線表揚學》《認識家庭,讀懂孩子》的父母課堂活動,并且通過微信推送和宣傳輻射到更多的家庭當中去,產生了很多積極的影響。學校利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媒體手段和家長及時的溝通了解,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如何和學校的德育形成有效的合力。應該說效果明顯,學校也被評為2016年度蘇州市家庭教育項目學校。
三、 適度的學生自治
聽過這樣一個育兒故事,家里有兩個孩子,因為搶一個玩具而鬧了起來,誰也不讓誰。這時,我們通常家長的做法肯定是去教育那個大一點的孩子要讓著弟弟。可是,孩子的媽媽很聰明,他既沒有去教育大兒子應該禮讓弟弟,也沒有去批評因為搶不到玩具而大發脾氣的小兒子,而是靜靜地關注這兩個孩子,防止因為爭搶而發生意外的事故,放手讓大的只有六歲,小的才4歲的兩個兒子自己解決這個問題。過了一會,媽媽竟然發現兩個兒子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大兒子玩了一會就給小兒子玩了,小兒子不會玩的時候,大兒子還在一旁協助,多么溫馨的畫面,多么成功的教育。有一句話叫:靜待花開會有時,其實,我們的德育工作何嘗不是如此啊。
前兩天,我們班的一位女生和一個男生鬧矛盾,生氣的哭了,還把自己最喜愛的一個杯子摔壞了。同桌趕緊來報告我,我迅速讓他們倆到辦公室來。可令我沒想到的是,兩個孩子誰也沒有過來。要是一般的老師這時肯定得打發雷霆,覺得老師的尊嚴和權威受到了挑戰。盡管當時,我也很生氣,可我還是控制了情緒,并沒有發脾氣,而是對事件進行了冷處理。但也從其他同學口中了解了一下事情的大概經過:是那個女生的大小姐脾氣發了,經過同學們的幫助,她已經消了氣,并且承認了錯誤。原來,就在這件事情發生的當天晚上,她們同學之間建立的QQ群里已經討論開了,大家各抒己見,既有開導,也有批評教育,效果很好。
我始終認為,即使是在小學這樣一個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應該給學生適度的自治權利,一些他們自己能夠處理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處理,老師只是在宏觀上做一些正面的引導。另外,小學階段可以充分發揮少先隊監督引領的作用,設立一定的學生自我管理的機構,制定一些具體的規章制度,從而使學生的自治(或者稱為自我管理)能夠做到有章可循,這樣就能更大程度上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這將有效地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轉型,提高學校德育管理的效率!
對青少年而言,學校是傳統的掌握話語權的主體,但隨著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學校德育話語權不可避免地面臨新的挑戰。而教育是一種守望,是用一個生命去喚醒另一個生命。因此,小學階段的學校德育必須與時俱進,正視現實,融入自媒體發展的時代,實現有效的轉型,尋求學校、社會、學生的教育合力,才能使我們學校的德育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簡介:
陳利坤,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相城區蠡口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