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圖形教學是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筆者發現教師利用圖形教學模式來改變教學模式,能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同時也能對學生思維領域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筆者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點來討論在教學中引進圖形教學模式的方法。
關鍵詞:圖形教學;興趣;思維
一、 引言
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升既取決于先天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培養的影響,而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圖形教學在培養學生的思維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圖形教學最常用于數學幾何教學中,通過圖形的運動和改變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幾何圖形的理解。
二、 利用圖形揭示概念的本質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靈活性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符合人們的思維以及觀察習慣,教學課本里面通常會教把一些幾何定義以及概念換成標準的圖形,作為教學的模型。比如三角形,課本里面的三角形一般都是水平放置,所以學生慢慢會養成思維定式,理解為三角形就是一種底邊水平的圖形。這種影響使得學生忽略一個圖形的本質,為了消除這種干擾,教師在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利用教材里的標準圖形,到后面則應該把常規的三角形變換一下,這樣方能利于學生對這個概念的理解。
比如在角平分線段等比例這課中,教師除了介紹一種常規的圖形外,還要學會變換一下圖形讓學生把這個知識點理解得更深入一些。
三、 利用圖形變式構造范例,培養思維的批判性
學生在學習定理之后,往往由于思維的局限性對某些假命題與定理難辨真假甚至將假命題當成真命題。
例如,學生都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判定依據是“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學生就會誤以為一個四邊形中只要滿足一組對邊平行、另外一組對邊相等,那么這個四邊形也是平行四邊形。這就說明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不夠,那么依照畫圖的方法構造一個反例。可以畫一個等腰梯形,其中上底和下底平行,兩條腰也相等,顯然就不是平行四邊形了。
四、 圖形的變換提升思維能力
元素代替是一個有意思的創意方式。筆者給學生們展示了一張《蒙娜麗莎》圖片,后面又展現了鳳姐和大猩猩的圖片,學生充滿疑惑。此時筆者提問,能不能找到將這幾種圖片聯系起來的方法。看到學生們沒法回答,筆者把幾張圖片中的主人公頭像進行相互替換。同學們看到后哈哈大笑。筆者讓孩子們提出想法,還可以把圖片中的主人公的頭像換成哪些人物頭像?接著,依據學生的想法,筆者把主人公頭像換成了奧特曼、憨豆先生的頭像。學生們在這一節課程當中的表現非常活躍,本節課程中,筆者通過列舉了案例來讓學生學會分析,使得學生們對事物的觀察能力有所提高,也使學生的想象力更加豐富。
元素代替的創作過程可以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為學生需要綜合去考慮兩個圖的替代關系,筆者讓學生自己把生活中的圖形進行創作,由于學生對這樣的活動非常感興趣,所以在檢查的時候發現了許多優秀作品,可以看出學生的創意水平提高了不少。
五、 圖片融合——聯想性和求異性的訓練
筆者希望通過一些抽象的圖片來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于是找了一幅很有創意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并且引導學生分析。學生紛紛議論這幅圖片很奇怪,筆者接著問同學們:這幅圖片與他們之前所見到的圖片有何不同之處?學生都說圖片里面像是有兩個人在洗澡,但是下面不是一個浴缸,而是一張桌子。
筆者最后總結,這幅圖片不同于平時大家見到的圖片,這張圖片的構思和設計給人很奇特的感覺。因為在這幅圖片里面作者把兩種不同元素融合到了一起。因為這幅圖片是把二維的空間和三維的空間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圖形。這就是雙形結構的圖片,通過讓學生分析雙形結構的圖片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培養學生從二維轉向三維的思維能力。講完本節內容,筆者還要求學生也模仿這張圖片創作一幅圖片出來,通過交上來的作品,我發現大多數學生創作的圖片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可以看到學生的思維確實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六、 總結
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把圖形教學融入到培養學生的課堂里面,通過利用圖片的課程教學模式來拓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愛好。因為在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下,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廣泛性和活躍性有很大的要求,所以教師應該學會把圖片應用到教學中。在筆者的教學經驗當中往往遇到許多難以理解的問題,通過畫出圖片來給學生分析,就會變得很直觀。利用圖片的教學模式將會越來越廣泛。
參考文獻:
[1] 趙合龍.圖形創意教學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6.
.
作者簡介:
李長圣,江蘇省揚州市,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