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一輪課程教育改革之后,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其不再像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法那樣,將數學知識、技能的掌握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最主要目的,而是通過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方式,使學生具體、生動地“觸摸到”教科書上晦澀、復雜、抽象的小學數學知識點,這對加深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點的了解、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都有很大的好處。以下,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作出了微探。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一、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內涵
所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是指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創建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聯系的日常情境,讓學生在體驗、觀察、猜測、思考中漸漸對小學數學知識點有一個更加深入且透徹的了解,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的效率、激發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的興趣、強化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啟發學生使用小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等。
二、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小學生身心智力都尚未發展成熟,在這一時期,他們的抽象思維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從生活出發,將小學數學知識生活化,以學生的形象思維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最終強化他們的抽象思維,讓他們學會用多種角度學習、看待、解決問題。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小學數學教學是十分有意義的。而且,小學數學知識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要使學生學會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所以,這又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變成了必然事件。
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改變自己以往陳舊而落后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堅持在教學中將小學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以此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用數學思維看待生活問題的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
三、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 結合生活實例教學
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與教材切合且貼近生活的生活實例,對學生進行教學,不僅如此,教師在采用生活實例對學生進行教學的策略時,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會學生運用小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課程《認識負數》的教學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運用身邊可以看到的事物或者實例,對學生進行形象化教學,我使用的是溫度計和氣溫,在上課的時候,我隨機抽取了一名同學,并用溫度計為他測量體溫,待體溫測量成功,我便將體溫計展示給全班同學觀察,然后我提出問題:“大家能從體溫計中看××的體溫嗎?”學生回答:“是37攝氏度?!蔽艺f:“是的,你們說對了,非常好。你們都看到溫度計這兒‘0這個數字了嗎?”學生回答:“看到了。”我提問:“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紅條是在‘0以上的‘37,那如果紅條在‘0以下的‘37我們又該如何解釋?”問到這兒,學生們終于被難住了,但他們卻沒有放棄,有的學生開始翻書查找,有的學生開始進行討論,最后他們得出結論:“那是零下37攝氏度。是比××體溫冷很多的溫度?!蔽艺f:“非常正確,同學們非常聰明,其實這個‘零下37攝氏度與我們今天要開始講的‘負數的內容是非常相關的,就像‘37攝氏度和‘零下37攝氏度、冷和熱一樣,負數與我們之前所講過的正數,也是類似于‘反義詞一樣的存在。”
通過結合生活實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學習的數學內容,并且對之印象深刻。
(二) 教學方法多元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多。諸如:計算機技術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辯證教學法、實驗教學法、話劇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啟發教學法等等。將多種教學法有效結合,并使用在教學之中,已經成為了時勢所趨。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生活化的過程中,也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多元使用、靈活變通。例如,在講解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課程中關于四邊形面積的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教學法和互動式教學法相結合,以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為主要目標,對學生進行施教。首先,教師可以先在多媒體屏幕中放映一張長滿綠草的正方形田塊圖片,然后又放映另一張相同面積的平行四邊形田塊圖片,并且提問學生:“你們覺得哪塊田地的面積要大?”學生有的回答:“平行四邊形田塊的面積比正方形田塊的大?!庇械幕卮穑骸罢叫翁飰K的面積比平行四邊形田塊的面積大?!苯處熯@時候先不要忙著公布答案,可以轉而運用互動式的教學法,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讓他們對問題的剖析更為深入、深刻。最后,教師便可以進行說明:“事實上,平行四邊形田塊的面積和正方形田塊的面積是一樣大的,因為在田塊上面都播種著相同數量、重量、大小的綠草,只是田塊的形狀不一樣。”在解析過程中,可以再通過多媒體屏幕,將平行四邊形田塊的其中一個斜邊被移動到另一個斜邊上的動態圖播放出來,這樣一來,學生便對四邊形面積又有了一個全新且深度的理解。
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并以生活的角度切入進行教學,可以讓小學數學生活化在現實教學中的實施更加成熟,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可以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的興趣。
四、 總結
言而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生活化的過程中,需要以最真摯、親和、負責、認真的態度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要以學生為本,以新課改內容為教學綱要,以培養學生思維的能動性、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小學數學知識的能力為主要目的,最終達到新課改中的育人要求。這是一個非常系統、長久的工程,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耐心、認真、努力地鉆研新的教學手段,汲取新的教學思維、態度,且常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以學生為原點出發,去尋找更加適合小學生的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實例,而不是固守己見、閉門造車,對學生進行刻板的“灌塞式”教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優質的教學過程中成長為優秀的人才,社會才會更加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劍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索與實踐.新課程(小學),2017,(08).
[2]柳偉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實踐現狀與提效策略.名師在線,2016,(12).
作者簡介:
陳婷婷,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區龍池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