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學好化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生活,還可以讓他們養成主動探究問題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在本文中針對此話題作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所提供給學生的知識是豐富多彩的。學生不僅可以知道食物的組成要素、水的結構、空氣的含量等,還能利用化學知識制定營養套餐、制作氣泡水和變幻彩虹等,增長了他們閱歷的同時,還為其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綜上所述,學好化學是多么重要。而學好一門課程的基礎條件就是產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所以,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一、 結合具體的生活進行情境化教學
聽起來化學這門學科深不可測,但其實它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化學需要研究空氣中的各種含量指標,并根據具體情況治理大氣污染。如果生活中缺少了化學,那么我們的生活將會喪失很多樂趣。教師在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活動。
筆者在講解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時,在課前先讓學生記錄這三天之內所吃的早餐有哪些食物,并讓他們針對自己食物中的成分做簡單的觀察與分析,然后找出這些食物中哪些是有機化合物。其次,在課堂上筆者詢問學生所吃的早餐食物中哪些含有糖類?哪些含有油脂?哪些又含有維生素?緊接著再讓學生說出糖類、油脂、維生素這三種有機物哪種對我們的生活更重要,按照各自的回答將其分成三組,認為糖類重要的學生為一組,認為油脂重要的學生為一組,認為維生素重要的學生為一組。再次,筆者讓每組學生進行辯論,并說出他們論點的理由。最后,筆者將這章節的知識內容貫穿到學生辯論的過程中,并針對他們的判斷作進一步的補充、說明。
以上就是筆者結合具體的生活對學生進行情境化教學的方法。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還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 利用信息技術擴展教學內容
隨著互聯網的大力普及,很多教師采用了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與此同時,筆者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即部分教師不能合理、正確地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筆者認為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一定要遵循三個原則:第一,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第二,遵循發展學生個性化的原則;第三,遵循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原則。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地落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很不容易。筆者以“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為講解例子。
第一步,筆者讓學生觀察將奶粉、食鹽、牛奶這三種物質放到水中會發生什么現象,并讓他們將發生的結果記錄下來。筆者讓學生利用互聯網就這三種物質放入到水中發生變化的原因進行思考、分析,從而總結出物質在水中分散的規律、特點。
第二步,筆者利用信息技術以PPT的形式來安排自己的教學計劃。筆者為學生播放了針對“物質在水中的分散”這節的知識內容所自制的微視頻,從而引導他們可以主動地思考,并且學會解決問題。
第三步,筆者針對這節的理論知識有目的性地給學生留課下作業。筆者通過線上的方式與學生實時互動、交流,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過程中依然存在的困惑。
筆者在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時刻謹記三個原則。無論是在課前、是在課上,還是在課后,筆者都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通過以上的教學步驟,筆者發現不僅學生在學習化學時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與興趣,教學效率也得以顯著提升。
三、 引進影視信息豐富教學內容
課前預習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基礎條件,課堂學習是學生學好化學的重要支柱,課后鞏固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必要措施。而在課堂中學習知識是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的重要橋梁。可見,教師在課堂授課對學生學好化學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教師采取強制性灌輸的教學方式就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心理,大大地降低他們學習的效率。筆者認為應該引進影視信息,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從而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這顯然有助于他們集中注意力聽講。但是引進影視信息時還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第一,不可盲目地引進影視信息,要結合所學的知識有選擇性地引進;第二,不可單一地引進影視信息,應該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多元化地進行引進。以下,僅以“環境污染的防治”為例進行具體探討。
其一,筆者結合這章節的知識內容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了《漢江怪物》的部分片段,通過對影視內容的賞析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況且,《漢江怪物》是一部眾所周知的經典環保電影,其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他們集中精神地聽講。
其二,在播放完了這部分影視片段后,筆者將影片的內容與所學的知識巧妙地結合起來,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比如:筆者問學生:漢江為什么會出現怪物?然后自然地將話題引到環境污染的治理上,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學到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地進行思考。
筆者利用影視內容并融入進所學的知識內容,從而引發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能使得他們更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
綜上所述,結合具體的生活進行情境化教學、利用信息技術擴展教學內容、引進影視信息豐富教學內容這三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強烈地吸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還能使得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為主動、自由,有助于顯著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孟獻華.初中化學概念形成與教學策略.化學教育,2004,(2):36-37.
作者簡介:
黎樹林,江蘇省揚州市,臨澤鎮臨澤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