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雙希
摘要: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ATPC)是為將企業的崗位技術引入高校教學中,使學生在校可學習企業崗位所需技能和知識,并通過參與相應考核獲取崗位證書,最后憑借證書獲得企業的優先選擇及學習補貼的一項人才培養工程,結合廣東理工學院會計系培訓理財規劃師崗位證書的實際教學經驗總結,文章針對崗位證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ATPC工程;理財規劃師;崗位證書
一、引言
ATPC,即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是為服務高校轉型升級,助力學生擇業就業,由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校企合作委員會主辦,中企國教技術培訓(北京)中心具體實施組織的一項人才培養工程。該工程聯合各行業龍頭企業,將企業的崗位技術及要求制定成產業課程,引入高校教學,讓學生在校就可以學習企業崗位具體知識和要求,進一步促進產教融合及大學生就業。
從培養方式來看,ATPC旨在通過與企業共建崗位培訓標準,并將其引入高校供學生學習,并提供給合格的學生以崗位證書,而崗位證書的價值則在于工程合作企業的優先就業及就業津貼。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校園內學習到企業中實際所需技能,另一方面可以給持有崗位證書的學生就業優先機會。
ATPC工程下涉及機械、電氣、經管類等16個類別共103個崗位證書。其中,理財規劃師崗位證書是經管類下的其中之一,由于其對專業要求相對不高且理財本身屬于全民活動,因此備受學校和學生青睞,理財規劃師崗位證書已經歷2016、2017兩年,就我校會計系而言,每年報名學生人數都超過大一新生總人數的80%。報名人數相當可觀,但未來的報名人數取決于整個工程項目的實際實施情況,包括師資力量、證書含金量、知識獲取程度以及崗位技能的學習情況等等。本文主要針對理財規劃師崗位證書在我校的教授情況提出問題及解決方案。
二、ATCP工程下崗位證書的存在問題
(一)與國家理財規劃師證混淆
每逢第一節課,總會有學生問說:“老師,你是什么級別的理財規劃師”,或是“老師,我們考的是什么級別的理財規劃師”。顯然,名字相同讓學生產生了誤解,且這種誤解解開之后易造成學生的抵觸心理,從而影響后續的學習效果。
(二)不適合大一新生學習
大一新生在入學之初對于所有新鮮事物都充滿熱情與積極性,但是較差的基礎及繁重的課業導致他們無法在理財規劃師證書的學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證書本身涉及財管會計專業的數門學科的基礎知識,而理財本身是建立在基礎工具之上進行計算推演,因此更適合具備良好基礎的大三大四學生學習。
(三)缺乏配套教材或講義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應當以預習為起點,答疑為基本,復習為后續,應用為目的。而一本教材或是學習講義是學生預習、答疑、復習的基本工具,也是應用的基本指南。一本好的教材可以讓學生的思路更加全面更加清晰,而目前ATPC工程下的理財規劃師崗位證書是沒有相應配套教材的,我校考證中心在接受第一屆理財規劃師培訓學生的反饋后仔細挑選了一本國家理財規劃師的教材并提供給2017級的培訓學生使用,反饋說明,雖然情況有所好轉,但內容還是有較大出入,因此,盡快提供一本配套教材或講義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四)知識體系過于龐雜
目前理財規劃師崗位證書涉及的知識體系過于龐雜,既包含了會計、經濟、財管、金融、稅收、法律等基本學科的基礎知識理論,又涵蓋了各種理財規劃的具體案例,包括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投資規劃、稅收籌劃、退休養老規劃及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等等,除此之外還包含了職場禮儀的內容,而每期理財規劃師培訓只有24個課時,課程安排過于緊湊且無法完整教授,加之沒有配套教材提供給學生自學,導致學生叫苦不迭。
(五)師資力量不足
就ATPC工程自身的優勢介紹表明,其授課老師是由經過企業培訓的高校老師和企業工程師組成,但實際情況并不如此,我校理財規劃師崗位證書的授課教師均為本校教師,且沒有經過企業培訓。雖說高校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足以支撐證書龐雜的知識體系,但有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初衷,教授內容更多是理論而不是技能,失去其原本的意義。
(六)證書獲取方式缺乏創新
同其他考試一樣,ATPC工程下的崗位證書也是通過最后一紙試卷來考察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學生在學習末期不是思考自己所學知識而是沉浸在模擬題中,最終反饋表明,雖然大部分學生通過了考試,但大多認為自己沒有學到有用的知識和技能,且考試通過過于簡單,學生質疑證書含金量,甚至影響學校形象。
三、改變ATCP工程下崗位證書現狀的建議
改變ATCP工程下理財規劃師崗位證書現狀是勢在必行的,但是這種改變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結合學校,企業和工程自身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學校層面
1.提高對各類工程項目的準入要求
新時代背景下,學校勢必要以開放的心態接受企業,主動去尋求與企業的合作,將教育與企業實踐相融合,培養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而ATCP工程恰恰作為媒介引入,能夠實現學校與企業共贏的目標,然而,秉著對學生和企業負責的態度,在引入過程當中,應提高對其準入要求,使得目標和實際實施方案統一,不可流于表面形式,否則會損害學生和企業雙方的利益。
2.加大對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
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我校本就該加大對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而ATPC工程對教師的培養也是傾向于企業高級工程師與高校教師的相互配合,目標趨同,應大力推進實施,提升專任教師,尤其是剛畢業不久缺乏實踐能力的青年教師的自我提升意識,青年教師們應積極主動關注相關培訓信息,而校方應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給予支持。
(二)企業層面
1.積極與校方配合,從源頭解決人才培養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人才的流動性愈發增強,大多企業都難以留住人才,盡管職工辭職的原因千奇百怪,但大多還是適配性不足,因此企業應加大與高校的交流,一方面將崗位技能細化為知識模塊,讓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實踐技能,另一方面在合作培養中融入企業文化,企業素質,職業道德和生產技術流程等現實因素,減少學生出入社會的不適配感。
2.加強對崗位證書獲得方式的監管,綜合評價學生素質
ATPC工程合作的企業單位有著優先聘用持有崗位證書的學生并給予此類學生學習補貼的承諾。但若是崗位證書過于容易獲得或是持有證書學生并未達到企業所要求的素質水平,則會損害到企業、高校的多方利益。因此,既要對崗位證書的獲得方式合理監管,不流于考試形式。又要對未來畢業持有崗位證書的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并對獲得證書方式進行不斷改革。
(三)ATPC工程層面
1.積極配合學校和企業,主動加強自身投入產出的監管
ATPC工程作為企業與高校的一種紐帶,應當主動維系三方的關系,減少投入產出環節的矛盾,同時顧及企業和高校的利益。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促進企業將崗位細化為知識的進程,以及加大企業對高校教師的培訓力度。加強與高校之間的練習,關注高校教師對學生的培養過程,留意學生給予的反饋,增強高校對崗位證書培訓的重視程度。
2.結合企業和學校,完善崗位證書的知識體系
崗位證書的知識體系不是某一方可以單獨完成的,應當由企業崗位技能為起點,考慮學生自身學習情況,共同制定一套合理、科學的知識大綱。目前理財規劃師崗位證書的知識體系過于龐雜,學生無法在缺乏基礎和時間的情況下完整學習,因此將其內容進行取舍連貫并出具一本合適的講義是目前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