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超男
摘要:2018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馬克思作為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當代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指引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實現徹底解放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關鍵詞:馬克思誕辰;中國化;實際問題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言以蔽之,就是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的過程。在這一中國化的過程中,一方面表現為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在實踐中豐富和創新理論,使之帶有中國特色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最早是由黨的早期領導人李大釗提出,但當時中國共產黨處于幼年時期,對于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如何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在黨內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深層次的、統一的認識。我們黨的中央領導真正認識到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義會議以后。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中六屆全會上作的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20世紀40年代的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面臨曲折的歷史背景下發起的。通過延安整風,全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洗禮,破除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教條主義,而且還將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次重要的飛躍,在全黨形成了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共識。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
1.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發展的應有之義。馬克思主義的產生以1848年《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為標志。發展至今已有整整170年的歷史,馬克思主義理論依然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究其根源就在于它始終以實踐為基礎進行理論創新。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恩格斯還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誰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當做教條,誰就不是我們的信徒。”也就是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實現解放的科學理論,必須能夠解決當時當地的實際問題。反過來說,實踐和認識都是具體的、歷史的,一國無產階級政黨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實踐,就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不斷與時俱進,總結新的內容來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的豐富和發展。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為依托的。
2.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需要。科學的理論必定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產生的。馬克思主義是為世界、為人類解放而創立的,因此是具有世界性、普遍性指導意義的學說。那么,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想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我所用,就必須經歷“本土化”、“具體化”的過程,否則就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這是任何理論在運用到實踐的過程中都繞不開的問題。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指導思想,在我們黨成立之初,對于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曾發生過教條主義的錯誤傾向,一些所謂的馬克思主義者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具體結論生搬硬套地用到當時的中國社會,致使革命事業遭受了重大損失。但回顧我們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始終具有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能力,我們黨始終堅持用中國化以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具體實踐中,不斷推進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飛躍。
三、深入學習貫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提出的新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社會主義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相結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在實踐中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當代中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真正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深厚的實踐基礎,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準確把握“八個明確”的主要內容和“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深刻理解“四個偉大”的內在關聯,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發揚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主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以此指導實際工作,并根據新的實踐要求,做出科學的分析與決策,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堅持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統一,把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統一,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