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蕾
摘要:低碳經濟是國家政策和環保的重要體現,城區低碳經濟發展評價模型的構建是本著科學合理的理念,基于城區當下生活環境的背景,對城區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做出恰當的估算,它是改善城區低碳經濟發展狀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舉措。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對城區低碳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全方面的預算評估,并以西安市為例,進行了充實的研究論證,為該市低碳經濟發展提出了有參考價值的可實施性建議。
關鍵詞:城區低碳經濟發展;預算評估;因子分析法
一、引言
低碳經濟是指在綠色環保理念的基礎上,人類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使用,降低或根除溫室效應,進而達到經濟、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共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它的核心主要是通過技術更替、產業轉型、人類響應等多種手段,變換能源消費的結構和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從而使溫室效應降低或根除,實現經濟、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的互利共存和諧發展。近年來,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生產生活方式,導致全球氣候不斷惡化,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轉型的必要選擇和必經之路。本文運用綜合因子評價方法,對西安市13個縣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狀況以及低碳發展水平進行了全方位合理的論證分析,整理出低碳經濟發展得重要指標,得出了經濟發展水平與低碳發展水平的綜合發展度,從而對西安市城市低碳經濟發展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更為確切的對策與建議。
二、城市低碳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低碳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舉措根據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構建出以低碳發展為核心、經濟發展為動力的低碳城市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見下圖1,數據來源于《西安市統計年鑒》和西安市各區縣的統計局網站。
三、城市低碳經濟發展評價模型的構建
(一)數據來源
以上數據主要來源于2010-2017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陜西統計年鑒》、《西安市統計年鑒》、陜西省政府網站中關于西安市低碳經濟數據和西安市各縣政府網站中公布的相關統計數據。
(二)模型構建
1.將原始數據(X1)標準化。考慮到實際指標對評價體系貢獻的正負效應,因此采用極差法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
四、城市低碳經濟評價的實證分析
(一)經濟發展水平評價分析
根據2016年西安市13個區縣統計的數據,運用SPSS2.0軟件對經濟發展指標x1-X6進行因子分析,從而得到KMO測度為0.75,此數據的可靠性適合做因子分析。由于前兩項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故將這兩個公因子提出,求其累計貢獻率高達95.26%,根據此數據,可對西安市13個區縣的經濟發展水平作出較好的解釋。方差最大旋轉后因子1(記為F1)與因子2(記為F2)分別命名為“投入與消費因子”與“產出與外貿因子”,根據各因子得分與方差貢獻率可以求出綜合得分,即
從表1中可以得出3個結論:
1.在經濟投入和社會產出方面雁塔區均排名靠前,綜合排名位列第一。由此說明其投入和產出比例協調,資源投入回報率較高,經濟發展水平態勢良好,在區域中優勢較為明顯。
2.在“投入與消費因子”排名中,高陵、長安分別位列第二、三名,而在“產出與外貿因子”排名中卻落至第十一、十三名,這兩項形成巨大反差,說明這兩個區的投入與產出比例不協調,在經濟產出和外貿交易方面表現差強人意。
3.在“產出與外貿因子”排名中,未央、灞橋分別排在第一、三名,而在“投入與消費因子”排名中卻位列第十、十一名,反差頗大,由此表明這兩個區在近幾年的經濟產出與外貿交易方面表現良好,但是欠缺固定資產投資和銀行貸款。
(二)低碳發展水平評價分析
對于低碳發展指標z.Z5進行因子分析,得到的KMO測度為0.68,此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提取前兩個公因子,其累計貢獻率高達82.65%,可以對西安市13個區縣的低碳發展水平做出較好的解釋。方差最大旋轉后因子1(記為F_1)與因子2(記為F_2)分別命名為“碳利用因子”與“碳吸收因子”,根據各因子得分與方差貢獻率可以求出綜合得分,即:
從表2中可以得出以下3個結論:
1.未央,雁塔兩區在“碳利用因子”排名中位列前二,因為經濟的發展趨勢逐漸向單位產出能耗較小的低碳經濟,所以這兩區具有低碳發展的技術優勢。
2.在“碳吸收因子”排名中,閻良和未央兩區在排名中位列前二。從排名中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可以總結出兩區在為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做出了努力的情況下也兼顧到了當下的國家政策。
3.從整體排名可以知道雁塔,戶縣兩區的碳利用率雖然較高,但是碳吸收能力較差。所以這兩區在做到碳生產率提高的同時,應做到加強碳吸收的能力。建議政府多發展周邊產業如林業和有利于碳吸收的行業。
(三)低碳城市綜合發展度評價分析
根據西安市13個區縣的經濟發展綜合得分(表1)和低碳發展水平綜合得分(表2),進行加權平均得到綜合指數,代表低碳城市綜合發展度,見下表3:
從綜合排名來看(表3),雁塔、碑林、臨潼的低碳和經濟綜合發展水平排序分列為第一、二、三名,但是只有雁塔是經濟與低碳是協調正常發展的。碑林區的低碳發展水平位于全市首位,但是其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碑林區應該在保持自身低碳發展優勢的同時發展有效綠色的經濟,提高消費水平,促進經濟發展,使低碳和經濟水平得以相輔相成。
五、政策建議
從低碳型向高碳型轉換是目前西安市經濟發展的方向與目標。為了加快經濟的轉型與實現,西安市應繼續借助“兩型社會”建設的契機,從以下幾方面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第一,西安市政府應加快從高碳型向低碳型的轉換,大力發展低碳產業。另外,政府可以針對碳基能源的消費份額加收環境稅,同時,政府應注重開發旅游等現代服務行業,做到金融的快速發展,加快落后產業的淘汰,盡快實現產業機構的優化升級。
第二,加大低碳技術的支持力度。大量資金的注入才能使研發成果更加顯著,同時在居民中加大推廣力度,是人人都認識到低碳的重要性,擴大清潔能源的利用范圍。
第三,要向居民大力宣傳低碳理念,不僅僅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到居民的衣食住行,鼓勵居民低碳出行,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
第四,繼續擴大城市的綠化面積,改善自然環境,提高城市的空氣質量,促進低碳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