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璇
摘要:本文從資源稟賦系數、市場占有率、區域專業化三個比較優勢常用定量指標對武漢城市圈汽車產業進行定量測度與分析。
關鍵詞:武漢城市圈;汽車產業;比較優勢
一、汽車產業比較優勢研究方法
1.資源稟賦系數正
資源稟賦系數是國際上通常采用的用于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某種資源相對豐富程度的計量指標,其定義為:某一國或一區i資源在世界或全國中的份額與該國或該區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或全國國民生產總值中份額之比。其計算公式如下:
2.市場占有率
市場占有率指標反映在國內市場競爭中一區某產品所占據的“勢力范圍”,具體到本課題研究,由汽車產量指標——國內汽車市場占有率來體現,即:該區汽車產量占全國汽車產量的比重(百分比)。
一般來說,市場占有率越大則該區該產品在國內市場中的競爭力越大,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反之,市場占有率越小,則競爭力則小,不具有比較優勢。
3.區域專業化比較
為了考察汽車產品的地區專業化水平,我們選取區位商和市場占有率兩個指標來衡量地區的專業化水平;進一步細分,可以得出
一般情況下,可以認為A類區域最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力,這類地區的產業既在全國市場中有競爭力,該產業地區集中度也較高,地區專業化程度也較高;而B類區域的產業由于該區域產業規??傮w太小,所以即使區域集中度相對較高,但實際在國內市場上沒有競爭力;c類區域的產業在全國范圍有相當的競爭力,然而由于本地區多個產業部門都有實力,所以在本區域可能并未以該產業為重點,因而區位商較低;D類區域的產業在全國和本地產業中均無明顯的競爭力和優勢。
二、數據來源
為了便于對國內主要汽車生產地的比較優勢進行對比分析,報告采用比較分析的方法,對我國主要汽車生產地(武漢城市圈、上海、廣東、吉林)的區域比較優勢指標進行了測算,并分別做了比較分析。用于本研究的數據主要來源于:
1.國內生產總值、各地區生產總值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歷年數據;
2.中國汽車工業總產值、中國汽車總產量以及各地區(包括湖北、上海、吉林、廣東)汽車產量根據歷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鑒相關數據整理。
三、汽車產業比較優勢測度及分析
為研究武漢城市圈汽車產業的比較優勢,報告利用2010-2017年的相關數據,分析了武漢城市圈各個指數基于時間序列的演化,并選取了國內其他三個汽車主要生產地(上海、吉林、廣東)與之進行對比分析。
1.資源稟賦系數
根據計算出的資源稟賦系數EF值,可以發現:武漢城市圈資源稟賦系數在時間序列上表現出了略微的下降趨勢,但是整體水平一直保持在1以上,即EF>1,代表武漢城市圈汽車生產相對區域國民生產所需資源是豐富的,擁有比較優勢;同其他主要汽車生產地相比,武漢城市圈和上海的EF值在2010-2014年間基本持平,但從2014年后開始拉開差距;武漢城市圈的EF值在近十年間一直處于吉林下風,雖然差距在逐漸縮減,但其貢獻并不是因為武漢城市圈EF值上升,而是吉林EF值逐年下降,武漢城市圈自身改變處于被動狀態;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廣東EF值一直低于湖北,但這是因為廣東GDP值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導致EF值分母過大,形成廣東不具備比較優勢的假象。
從分析中可以得出結論,武漢城市圈汽車生產的資源相對豐富,具備比較優勢,其比較優勢弱于吉林,平于上海但未能保持持平地位。
2.市場占有率
2010-2014年間,四個區域汽車市場占有率不相上下,總體市場占有率達到36%左右;汽車市場競爭激烈,2014年后開始出現分歧,上海汽車市場占有率最高,其次是吉林和廣東,武漢城市圈最低;武漢城市圈的汽車市場占有率從2016年之后又逐漸上升;廣東和吉林汽車市場占有率的變化基本相近,但從2016開始出現反向交叉的現象,廣東開始超過吉林并上升,吉林下降。
市場占有率反映該區汽車產品在國內市場中的競爭力,從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我國汽車產業集聚現象凸顯,分別作為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中部汽車集聚地代表的上海、廣東、吉林、武漢城市圈在汽車生產上都具備比較優勢,這種比較優勢來源于產業集聚形成的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產業鏈與產業關聯更加優化;武漢城市圈汽車產業的比較優勢在橫向比較中被弱化,上海的比較優勢最為強烈,吉林和廣東的比較優勢不相伯仲,但如果吉林汽車生產不出臺一系列措施來應對廣東的趕超,很可能就此被廣東甩在后面,失去比較優勢;武漢城市圈汽車產業雖然具備比較優勢,但不穩定。
3.區域專業化比較
由于武漢城市圈、上海、吉林、廣東的區位商都大于1,為了更便于比較各區域橫向相對優勢,將矩陣中區位商的分界線設為2。結合各地區區位商與市場占有率,根據區域專業化分析矩陣,發現武漢城市圈、上海、吉林汽車產業的區域專業化位于圖1的A區域,上海汽車產業的區域專業化位于圖1的C區域。
四個區域都處于矩陣右邊,可見汽車市場占有率都較高,廣東落在c區域,吉林、上海、武漢城市圈都落在A區域;橫向對比中,廣東具備的比較優勢最弱,吉林具備的比較優勢最強,上海和武漢城市圈的比較優勢介于廣東吉林之間。
吉林整車制造能力全國優先,工業經濟產業鏈完整,有較強的零部件企業實力,其汽車工業產值也一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構成吉林汽車產業比較優勢的重要來源;上海的產業集群日趨成熟,市場引導和經濟環境都處于有利地位,區位優勢明顯;武漢城市圈汽車產業比較優勢相對吉林上海要弱一些,但是武漢城市圈汽車產業在諸如東風等大集團的帶動下,產品定位準確,自主品牌優勢凸顯,新能源汽車發展也處于優勢地位,產業集聚優勢逐漸前進,相關產業鏈逐漸完善配套;廣東汽車產業在務實開放的人文條件以及獨特的區位優勢下,汽車消費能力第一,日資企業積聚,資源特色與優勢凸顯,但也引致了本地化與引進之間的矛盾。
四、結語
武漢城市圈汽車產業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但比較優勢并不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而且相對全國其他的重要汽車生產集聚地還存在微弱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