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自嚴
如何實現人才培養與組織績效管理的協同一致,帶入良性的循環,是財務團隊管理者需要思考的課題。

如果用一棵樹來比喻財務組織:堅固的樹根是合規操作,要牢不可破;茂盛的樹葉是增值服務,是凸顯價值的亮點;最重要的果實是員工成長,代表了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這是財務部門的3條Mission Statement(使命宣言)——Compliance合規、Service服務、Personal Growth員工成長。
1、Compliance合規:財務無論是做賬還是納稅都必須要遵守規則和法規,一切在合規的前提下進行,這是財務最根本的職能。
2、Service服務:在合規的基礎上,財務要做好服務,例如分析報告能一針見血地反映問題本質;財務如何服務好4大“客戶”,創造價值點。
3、Personal Growth員工成長:組織與個人應該是共贏的關系,優秀的人才更關注成長和未來發展,通過學習型組織的搭建可以提升員工的積極性。
概念:BSC(Balanced Score Card)
即平衡計分卡,一種通用而全面的績效管理工具。
1、Customer客戶滿意度: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滿足顧客的需求與期望的程度。
2、Financial財務回報:客戶滿意了未必就有財務回報,還要看資源投入與財務效果是否對應,一味地追求滿意度可能會使回報率下降。
3、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企業內部流程:企業內部流程講究的就是效率,例如一個Order to Cash訂單-現金流程,通過優化將180天減少到150天,就能將效率提升16.7%。
4、Learning and Growth學習成長:對員工成長代表了企業的未來。同樣兩家企業,一家從不在員工身上投資,另一家會投入很多培訓,有換輪崗制度,則后者更可持續發展。
利用BSC工具制定KPI的實際案例:首先給客戶滿意度、合規性、財務效果、員工成長和組織流程分配權重(Weight),其中最重要的客戶滿意度(40%)和財務效果(30%)最占據了70%;然后給每一項制定目標和衡量和量化標準;最后還要明確考核的方法,例如對量化數據就設定最低和最高值。
一份KPI就制定完成了:PWC審查錯賬不超過15萬美元、交報表的速度在結賬日后3-4天、財務效果要達到60萬美金、應付賬款期限在不投訴的前提下達到70天以上、每月10-20篇知識總結文檔以及落實財務流程等。
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對財務報表的準確性要求很高,因此給報表準確性30%的權重。不同企業要求不同,衡量標準也不同,不能照搬全抄。
財務部要服務的“客戶”有這4位——管理層、業務伙伴、外部機構、職能部門。
1、管理層:管理層要看投資回報,財務指標就要體現資源效率。比如對生產設備利用率的分析后發現裝配是瓶頸工位,那管理層就明白下一步是要去提高它的效率。
2、業務伙伴:業務要產生財務效益,成本優化非常重要。哪些措施能節約成本呢?
(1)直接效益:最簡單的是直接效益,比如當原材料損耗有所降低,在對應的盈虧表上就能一目了然。

圖1 財務部的4大“客戶”
(2)成本避免:做一個遠期合同要參照預算的匯率,如果預算為6.6,鎖定遠期為6.7,就能降低財務風險。
(3)潛在效益:當下不能帶來收益。比如設備自動化后員工閑置的時間增加,直到裁員或人員重新安排才能真正降低人工成本。
(4)間接效益:體現在資產表/現金流量表上,比如降低500萬庫存,按10%資金成本,實際上只節省了50萬。
3、外部機構:財務對外需要提供稅務報告 (公眾與私人公司之分)和財務季報。要注意私人與公眾公司的績效驅動也是不同的。
4、職能部門:職能部門關注人工效率和質量成本。分析質量成本時除了要看到表面的檢驗成本、預防成本等,還要關注難以量度的無形成本,比如客戶忠誠度的破壞、丟失的產能、問題反復之下的人才流失、失去潛在的訂單等。
打造學習型組織可以達到員工成長與流程優化的雙重效果,包含4個方面:
1、錯誤歸結:從錯誤中學習。
2、學習會:每周組織學習會。
3、研習會:每季度組織研習會,優化企業內部流程。
4、知識管理:形成個人知識庫,提升自身專業能力,構成BSC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