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立中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8年八項重點工作中,再次強調指出將“積極擴大進口,下調部分產品進口關稅”,并明確了“擴大對外開放,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環保稅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環境保護稅法的要求,應稅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具體稅額由各省級政府在法定稅額幅度內確定。從目前各省公布的具體稅額標準看,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東等地,稅額標準處于相對較高的標準區間,西部地區則處于較低或中位區間。
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取消鋼材、綠泥石等產品出口關稅,并適當降低三元復合肥、磷灰石、煤焦油、木片、硅鉻鐵、鋼坯等產品出口關稅。繼2017年底我國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后,方案對其他進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調整后稅則稅目總數為8549個。據悉,2018年7月1日我國還將啟動信息技術等產品的第三次降稅。我國已于2017年7月1日對部分信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了第二次降稅,對部分信息技術產品的進口暫定稅率作相應調整。2018年,我國將繼續執行APEC環境產品降稅承諾,并繼續給予有關最不發達國家零關稅待遇。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8年八項重點工作中,再次強調指出將“積極擴大進口,下調部分產品進口關稅”,并明確了“擴大對外開放,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稅務總局日前發布《關于企業境外承包工程稅收抵免憑證有關問題的公告》,具體明確了以下幾項稅收政策:(一)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分割單(或復印件)可作為境外所得完稅證明或納稅憑證;(二)境外所得在境外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的分配方法;(三)總承包企業、聯合體主導方企業開具分割單時的備案要求和留存備查資料;(四)取得分割單的后續管理要求。公告適用于2017年度及以后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以前年度尚未進行境外稅收抵免處理的,可按本公告規定執行。
政策點評:數據顯示,2017年前10個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187.1億美元,同比增長3.5%。其中,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達586個,占新簽合同總額的84.4%。“考慮到企業在境外實施的工程項目種類多樣,為體現公平性原則,上述政策對項目種類不作具體限定,即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對上述政策的解釋稱。
稅務總局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和增值稅普通發票(卷票)的發票代碼調整為12位,同時,增值稅普通發票(折疊票)的發票代碼也調整為12位。稅務機關庫存和納稅人尚未使用的發票代碼為10位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折疊票)可以繼續使用。納稅人可按照規定,使用印有本單位名稱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折疊票),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開具。
政策點評:近年來增值稅普通發票的種類和使用量增加,10位發票代碼已經難以滿足納稅人需要。上述公告主要是為了明確增值稅普通發票(折疊票)12位發票代碼的編碼規則和使用印有本單位名稱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折疊票)有關具體問題。
2018年1月1日起,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按規定適用或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實行一次備案制。二、納稅人應在按簡易計稅方法首次辦理納稅申報前,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辦理備案手續,并提交以下資料:(一)為建筑工程老項目提供的建筑服務,辦理備案手續時應提交《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復印件)或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復印件);(二)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務、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務,辦理備案手續時應提交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復印件)。三、納稅人備案后提供其他適用或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建筑服務,不再備案。納稅人應按照本公告第二條規定的資料范圍,完整保留其他適用或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建筑服務的資料備查,否則該建筑服務不得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稅務機關在后續管理中發現納稅人不能提供相關資料的,對少繳的稅款應予追繳,并依照有關規定處理。四、納稅人跨縣(市)提供建筑服務適用或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應按上述規定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備案,建筑服務發生地主管國稅機關無需備案。
政策點評:根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6〕36號文件附件2)規定,一般納稅人提供的建筑服務,可以選擇適用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情形有三種:為建筑工程老項目提供的建筑服務、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務和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務。另外,建筑工程總承包單位為房屋建筑的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提供工程服務,建設單位自行采購全部或部分鋼材、混凝土、砌體材料、預制構件的,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服務,切實減輕納稅人負擔,2017年9月,稅務總局將“簡化建筑業企業選擇簡易計稅備案事項”列為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的一項任務,限時改進落實。
稅務總局在對浙江省地方稅務局《關于納稅人轉讓加油站房地產有關土地增值稅計稅收入確認問題的請示》作出批復稱,《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成品油經營批準證書不得偽造、涂改,不得買賣、出租、轉借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轉讓;第二十九條規定:經營單位投資主體發生變化的,原經營單位應辦理相應經營資格的注銷手續,新經營單位應重新申辦成品油經營資格。因此,對依法不得轉讓的成品油零售特許經營權作價或評估作價不應從轉讓加油站整體資產的收入金額中扣除。
政策點評:首次明確了加油站特許經營權作價或評估作價應該被確認為土地增值稅計稅收入的一部分。
《稅務行政應訴工作規程》共計七章62條,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制發的《稅務行政應訴工作規程(試行)》同時廢止。新規程的主要章節包括:總則、機構與職能、應訴準備、出庭應訴、上訴與申訴、履行與執行以及附則。
政策點評:所謂稅務行政應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稅務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稅務行政公益訴訟,稅務機關依法參加訴訟的活動。各級稅務機關的主要負責人是本機關行政應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應當積極出庭應訴。按照要求,對于因納稅發生的案件,地市級稅務局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縣級稅務局和縣級以下稅務機構負責人對所有案件均應當出庭應訴。
稅務總局日前發布《涉稅專業服務信息公告與推送辦法(試行)》,該辦法共計18個條款,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按照要求,省一級稅務機關通過門戶網站、電子稅務局和辦稅服務場所公告涉稅專業服務信息,負責向社會信用平臺和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工商、海關等其他部門推送涉稅專業服務信息。稅務機關納稅服務部門負責向稅務機關內部風險控制、征收管理、稅務稽查、稅政管理、稅法宣傳、稅務師管理等部門,及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及其委托人推送涉稅專業服務信息。
政策點評:2017年5月5日,稅務總局發布了《涉稅專業服務監管辦法(試行)》,首次在制度層面上全面開放涉稅專業服務市場,并綜合運用行政登記、實名制管理、業務信息采集、檢查調查、公告與推送、信用評價等多種監管措施,形成事中留痕、事后評價的監管制度體系。涉稅專業服務信息公告與推送是稅務機關對涉稅專業服務進行監管的重要措施,稅總此次制訂的《涉稅專業服務信息公告與推送辦法(試行)》是《涉稅專業服務監管辦法(試行)》的配套制度之一,是涉稅專業服務監管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稅務總局所稱的涉稅專業服務機構主要包括:稅務師事務所;依法取得執業許可且從事涉稅專業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經商事登記且從事涉稅專業服務的代理記賬機構、稅務代理公司、財稅類咨詢公司等其他機構。
財政部稅務總局水利部日前聯合印發《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2017年12月1日起實施。試點實施辦法共計31條,水資源稅的征稅對象為地表水和地下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自在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四川、陜西、寧夏等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下列情形,不繳納水資源稅:(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從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取用水的;(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用水的;(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為配置或者調度水資源取水的;(四)為保障礦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產安全必須進行臨時應急取用(排)水的;(五)為消除對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臨時應急取水的;(六)為農業抗旱和維護生態與環境必須臨時應急取水的。
政策點評:按照國務院的要求,試點省份開征水資源稅后,應當將水資源費征收標準降為零。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期間,可按稅費平移原則對城鎮公共供水征收水資源稅,不增加居民生活用水和城鎮公共供水企業負擔。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期間,水資源稅收入全部歸屬試點省份。按照規定,稅務機關與水行政主管部門協作征稅機制。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取用水單位和個人的取水許可、實際取用水量、超計劃(定額)取用水量、違法取水處罰等水資源管理相關信息,定期送交稅務機關。納稅人根據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的實際取用水量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稅務機關應當按照核定的實際取用水量征收水資源稅,并將納稅人的申報納稅等信息定期送交水行政主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