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元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包裝與商品已融為一體。包裝作為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手段,在生產、流通、銷售和消費領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企業界、設計不得不關注的重要課題。包裝的功能是保護商品、傳達商品信息、方便使用、方便運輸、促進銷售、提高產品附加值。包裝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具有商品和藝術相結合的雙重性。成功的包裝設計必須具備以下5個要點:貨架印象、可讀性、外觀圖案商標印象、功能特點說明。
現代包裝設計即指選用合適的包裝材料,運用巧妙的工藝手段,為包裝商品進行的容器結構造型和包裝的美化裝飾設計,從而符合現代人的生活審美要求。
包裝是構成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手段,是商品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橋梁,它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與工業產品包裝的飛速發展相比,農產品的包裝明顯滯后,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每當收獲的季節,總能看到桔子、柚子等水果堆放在路邊,以低廉的價格出售,農民的辛勤勞動得不到應有的報酬,令人十分惋惜。相反,在城市大商場,水果柜上經精心包裝的“洋”水果卻價格昂貴,銷路很好。農產品包裝的改進勢在必行,這是提高農產品檔次,開拓銷售市場,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農產品包裝的改進,必須在材料選擇、包裝設計上充分考慮農副產品的特性、銷售市場的特點、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等因素,從而能使包裝與產品完美地結合,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
(1)加快技術創新。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產品技術含量的增加對傳統包裝產品構成威脅,同時,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對包裝產品使用價值也提出了挑戰。目前我國糧食大量采用塑料編織袋包裝,但這種包裝塑料,主要成分是一種高分子聚合材料,雖然強度高、成本低、耐腐蝕,但對人體有害,包裝玉米等原糧問題不大,而包裝大米、面粉等直接入口的糧食則存在一定風險,同時,塑料編織袋透氣性差,糧食易變性,不宜長時間貯存。
雖然不少鄉村干部與農民對于農產品包裝的重要性認識逐年有所提升,但是,包裝技術落后仍然是困擾農產品包裝的重要問題。科技下鄉進行了多年,但是包裝技術始終不在科技下鄉的行列。科技下鄉是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良好平臺,不斷加大科技下鄉的力度,要讓農產品包裝技術成為科技下鄉中的重點。普及農產品的包裝技術,利用科技的力量來提高農產品的包裝技術,讓農產品包裝遠離落后的局面,也讓包裝后的農產品為農民創造更多的收益。
(2)發展綠色包裝。所謂綠色包裝就是在包裝設計過程中,突出考慮維持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環境,有益人類健康,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包裝。綠色包裝為我國企業同國際標準接軌、創造綠色品牌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我國食品加工企業要注重選擇和設計包裝材料,在保證包裝功能前提下,盡量減少包裝物對環境的污染。包裝結構設計應保證消費者健康、使用安全、方便可靠。同時注意發揮綠色包裝的宣傳作用,包裝設計中應突出綠色產品特點,圖案內容健康簡潔,并注意實事求是地標上產品質量標志、環境標志、使用方法,盡可能說明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方法。
(3)采用分級包裝。分級包裝是指對一種商品根據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要而采用不同形式的包裝。消費者層次主要以購買水平和購買心理而定。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動機不盡相同,有的消費者將購來的物品作為自己消費,對于商品包裝看得并不重要,因此對這些消費者包裝要盡可能簡化。而有的消費者購物的目的則是作為禮品饋贈親朋好友,這些消費者十分注重商品的包裝。因此,針對不同的消費者對商品包裝要求不同,而采用等級包裝更能促進商品的銷售。
(4)加強藝術包裝。藝術包裝是指切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強調包裝的美化裝飾功能,以新、奇、美的形式給消費者以強烈的視覺刺激,產生心理上的美感,促使潛在購買心理變成現實的購買行為。盡管消費者評判商品優劣的根本標準是商品本身的質量,但包裝作為商品的外觀,以第一印象進入消費者的視覺,的確影響著消費者對商品的取舍。調查表明,約有60%左右的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是受了精美包裝的吸引而買的。不僅如此,消費者還通過熟悉、記憶,引發聯想,產生感情定勢,建立消費信心,并以此作為長久性或習慣性購買的重要依據。所以,要滿足消費者的審美情趣和情感消費需求,必須強化其包裝的美化裝飾功能,并使之成為包裝設計不懈追求和努力實現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特色農產品包裝方面,一定要符合農產品的包裝的需求和包裝的特點,找準包裝的重點思路和包裝具體的方案,才能夠確保特色農產品包裝的效果。
[1] 張文斌.我國出口食品農產品包裝問題初探[J].上海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