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守超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機械類高職院校的開展都以教學指導為主,屬于灌輸性的理論教學形式,缺乏學生自己獨立操作,動手能力較差。同時這種教學方法教育出來的學生對于實踐活動是盲目的,沒有實際動手操作機械設備的機會。老師的理論教學只是學生腦海中的一個印象,而自己動手操作設備才是積累在自己心中真正的知識。因此增加創造性教學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在高職學校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增加高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尤其是機械專業的高職學生。一改傳統的教學方式,代表著教師應將自己的位置禮讓出來,不再處于主導的教育地位,將曾經的領導教學,變成輔助性教學。提出問題,讓高職學生在動手操作機械設備的同時自我創造出一種適宜學生自身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去創造是創造性教學的一個目標。在傳統教學的模式下,學生學習是麻木的,經過三年的理論教學之后,進入工作觸摸到機械設備有一部分學生“呆若木雞”,理論上的學習和動手創造的經驗大相徑庭。許多學生從學校踏入社會面對真正的機械工作時都需要他們重新摸索重新學習。
學校和企業之間建立起合作共贏的關系模式。學生在校期間,學校可以在工廠空閑時間借用企業工廠的生產車間,讓學生們進入工廠切身實地的學習體驗機械設備的操作使用。在進入工廠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制定進入工廠后所要進行的操作流程和最終的工件設計。在進入工廠進行創造性操作時,教師結合學生的操作進行規范性教學,在高職學生操作設備時在一旁觀察學生操作是否規范,保證學生使用工廠機械設備的操作安全。回到學校后,讓學生們總結在創新實踐中的吸收和積累,并根據學生們在機械實際操作中的問題進行下一步教學。工廠在學生臨近畢業之際,可以到高職學校選擇優秀的富有創造性的機械專業學生,將優秀的機械工程人士,收入自己的企業之中。如此促進了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協同發展,學校企業互相扶持互相合作,不僅提高高職學生的創造性,還為具有創造性的優秀機械學生提供了工作的機會和空間。
學校在完成機械校本課程的基礎之上,舉辦一些機械類的評比和競賽,是一種激發高職學生創造性的高效方式。在參加比賽時,學生們會設計并動手自己制作出屬于自己的創意設計作品,這需要學生們熟悉操作機械設備和靈活運用自己的創造能力。在舉辦高技能的比賽前,可以安排一些小型的評比,例如結合所學知識進行以班級為單位的小規模,并結合所進行的教學內容關于操作流程的比賽,或者是工業設計圖紙的設計比賽,讓學生們找到自己奮斗學習的目標,以防一些學生喪失對學習的信心,為加強學生創造性,熟練學生操作流程打下基礎。加強教學環境中的硬件設備創造性教學,離不開現在飛速發展的網絡,引用網絡性教學對于激發高職學生的創造性有較強的輔助作用。因此需要學校完善校園內的網絡教學設備。開設多媒體教室,將國家級別甚至世界級別的機械設計大賽的視頻記錄播放給學生們,讓學生們感受高手的設計思路,激發學生們的設計理念。同時,對機械教育學科的老師進行培訓,許多教師教育觀念有些落后,進行對于教師的更新教學,先行提升教師的創造性,讓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們逐漸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學校對于創造性方式的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創造性教學方式在現如今已經成為主流,高職院校的學生作為這個時代技術人才的中流砥柱,同樣也需要接受創造性的教育,一改傳統教育的局限性。因此學校需要運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并且激發高職學生的創造能力,作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于機械設備的操作流暢性和對機械了解和熟練性也同時得到了加強。作為時代技術人才的領導者,高職的教師也應該更新自己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傳統教學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先進的教學方式對高職學生進行教學。同時,高職學生的創造力也離不開學校舉辦活動的帶領和激發。通過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機械創造性大賽,學生們不但可以積累機械操作的經驗還可以激發自己對于機械工程的創造性。所以,創造性教學方式在高職機械教學的運用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同時還存在許多改善和提升的空間。
[1] 馬勇.創造性教學法在機械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16,(28).
[2] 劉大宇.創造教學的三個境界[J].職業技術教育,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