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麗
(臨夏州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甘肅 臨夏 731100)
對現在的職校學生而言,自覺性差是普遍現象,短時間內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存在很大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應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給課堂注入新鮮的“養分”,使學生從中汲取營養,感知到自身能力的提升,這對其接下來的學習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而要達到每節課學生都興趣激昂,熱情飽滿,則需要老師努力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
備課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備課過程中,應當針對農學專業課,制定合理的課時教學計劃,明確目標,找出其中的重難點,選擇合適的教具,如何進行試驗等。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愿不愿學,掌握他們的心理特征,找出容易出錯的地方。掌握上述因素,對提升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老師應當按時上課,通過示范、練習、檢測矯正等逐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倘若老師對于知識講的太過透徹,難以激發學生探疑的欲望,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還應嚴格把控教學過程,增進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教學中碰到較難的理論性內容,可以通過案例的形式進行講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使他們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對教學效益的提升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在技能操作訓練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對其中的知識進行記憶,同時還應當注重學生的學習技能、技巧和方法的培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向學生做好相應的示范工作,不僅注重實施的學習,還應當注重方法的引導。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技能上的操作錯誤,這時老師應當積極的進行引導,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學生德育內容的教育,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其今后更好地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為達到探究性學習的效果,必須要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但職校還不能達到這種要求,與現實的距離相差甚遠,難以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效果。老師也知道學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性,但開展起來難度太大。如讓學生開展討論,學生卻面面相覷、互不作聲,老師費了很大的心機,多次對進行引導,然而效果卻不是很理想。面對這種情況,老師絕不能輕言放棄,應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為開展探究性學習,提供充分的準備,掌握學生的特點與心理動向,使其更快地接受這些知識。
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現代多媒體技術引入其中,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有效結合,真實直觀的展現各種教學內容,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同時在課件制作的過程中,結合圖片和影像資料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節課堂氣氛,給學生創設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形成一種樂學愛學的學習狀態。多媒體技術能反復對所學知識內容進行呈現,利于學生不斷的學習。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將靜態的知識變成動態的內容進行呈現,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最大化的激發,提升理解速度。并可將學生學習制作作品的過程拍成錄像觀看,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與老師一道共同開展學習,這對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學生學習技術,不能僅僅局限在課堂上,必須要加強學生的課外學習??梢詫⑿韧獾膶嵱柣剡M行很好地利用,也可讓學生深入到相關子企業中,進行實訓聯系,技能提升。結合理論并運用到實踐,讓學生知道理論學習也非常重要,同時在實訓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為了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益,應當為學生打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注重學生興趣激發,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對農學專業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