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蔡老師,您作為名師工作室的領銜人,在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建立起怎樣的工作宗旨與特色?
蔡景臺:培養骨干教師,為教學服務,踐行有效的體育課堂是我們工作室的宗旨,讓每一位學生在體育課中受益是工作室成員努力的方向,以手段促變革是工作室的特色。本工作室注重對基礎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研究,關注教學一線中的各類問題,認真貫徹和執行新課改理念及浙江省綱要的精神,努力踐行新時期體育課堂變革,使學生在體育課中感受到運動的魅力,在運動中獲得體育知識、技能及方法,并增強體質,完善人格。
工作室注重對教學對象及教材的剖析,抓準教材核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秉承讓全體學生受益的原則,對教學手段進行拓展和開發,豐富課堂教學,提高課堂吸引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通過工作室的不斷努力,工作室成員都成為了一線教學骨干,深受學生喜愛,成員中有多位都獲得過溫州市教壇新秀、教壇中堅、學科骨干、省教學技能一等獎等榮譽。
本刊記者:本工作室近期的工作重點及抓手是什么?下一步工作室發展的思路是什么?
蔡景臺:本工作室近期的重點是深入貫徹浙江省指導綱要的精神,落實三個維度理念下的體育課堂教學變革。主要通過對課堂的研究,針對教材的解析,挖掘教材內涵,緊緊圍繞“技術、體能、運用”的三個維度對教學手段進行探索。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繼續實踐”的方式對手段進行研究,找到更符合教材特點、學生需要、綱要精神和三維度理念的體育課堂教學手段。
工作室做好貫徹省綱要精神的同時,也對綱要實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反饋,為綱要精神落實到一線教學提供一些建議。通過對綱要指導下的體育課堂研究,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工作室教學風格,并把工作室成員培養成具有代表性的一線骨干、名師,以點帶面的方式,輻射影響,推動溫州市體育課堂變革,落實有效課堂。通過工作室工作的不斷深入,也總結出一套關于工作室對引領地方體育教研的方法,真正發揮工作室應有的作用。對推動溫州市學校體育及體育課堂變革加油助力。
本刊記者: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發展狀況,您的名師工作室運行和研修方式方法是什么?有什么成功經驗?
蔡景臺:溫州雖然地處沿海,經濟走在前列,但教育與沿海發達城市還有差距,尤其是在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此,我們工作室作為溫州市體育學科少數幾個工作室之一,對推動地方對學校體育重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提升體育課的現有狀況,首先要抓課堂教學,如果學生喜歡體育課,覺得體育課能學到知識、技能、方法,又能很愉快地得到身體鍛煉,那么體育課的群眾基礎就好,有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學科的地位、學科作用、學科的價值都會得到體現。學生喜歡上體育課,鍛煉的效果自然也會提升,體質就會逐漸增強。因此,抓好體育課堂教學,讓學生喜歡體育課,使每一位學生在體育課中受益,就成了我們工作室努力的方向。
基于當下溫州地區的特點,本工作室主要的研修方法以體育課堂教學為陣地,重點抓課堂教學手段的研究,采用多種形式的課堂研討、專家引領、小組課題研究線上線下討論等形式,強化課改理念和綱要精神。工作室的主要成員都是一線的體育教師,因此,對開展以課堂為主要陣地的多種形式教研活動都不會陌生,且經驗豐富,更有利于工作室研究的深入。
通過一段時間活動的開展,工作室也總結出了很多有效的工作經驗,如結合實際課堂的專家引領,本次四地七室的教研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通過各個名師工作室對同一教材的理解,都依據綱要精神進行同場競技授課,大家通過最直觀的方式,了解各種手段在實踐中的情況,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再結合專家的引領,工作室成員及現場教師就當下的綱要精神,課改的前沿問題以及實踐中的困惑有了科學的解答。這種結合課堂實踐的理論解答更有助于一線教師落實綱要精神,新課改理念,對提升教師的課堂教育教學能力有著顯著的作用,很多參與本次活動的教師都收獲滿滿。
本刊記者:談談您在對名師工作室發展歷程及創新發展的實踐性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困惑?
蔡景臺:名師工作室的設立目的就是通過名師培養骨干,通過骨干輻射一線,最終提升教學質量。也是為培養優秀教師提供了一條新路。因此,名師工作室的主要責任之一就是培養學科的骨干。通過工作室讓更多優秀的體育教師成長起來,是當下工作室首先要關注的問題。另外所有的工作室成員不能以“走過場,攀親戚”的想法參加工作室,而是要真正把教學問題帶到工作室的研究中去,讓所有工作室都成為引領教學、培養骨干、提供研究的主要平臺。而工作室也要為更多渴求上進,期盼提高的一線優秀教師服務,為其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和方式,通過打造與專家直接面對面、回爐深造、課堂實踐研究等多方位、一站式教研服務體系,為教師提供更廣闊的學習提升空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