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平??
摘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走學生主體化發展道路,是班主任工作的必然方法。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級德育工作中多一點“過程”意識,加強“過程”管理,即把道德教育寓于班集體的發展和學生的個體成長過程之中,堅持在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在過程中評價學生的成長,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在引導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在德育過程中發展班集體。
關鍵詞:過程管理;班級管理;班主任工作;藝術
一、 班級德育要樹立“過程”意識
“過程”意識要求班級德育要“全程設計”,即立足整體和全局來設計班級德育工作。這是學生成長和班集體發展的初級階段。由于學校工作安排的不確定性,容易造成班主任對班級工作缺乏全程思考。在班級德育中樹立“過程”意識,首要是班主任在工作中立足于班集體的全程發展,立足于學生的完整發展階段(如初中三年),規劃學生的發展過程中思考班集體的建設,全程設計考慮班級精神、制度規范、班干部隊伍、學生活動、家長會等方面。
“過程”意識強調學生對班級德育的親歷。為此,班級德育需要創設各種教育平臺,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感受德育的流動,體會自身成長的脈動,從而在過程中不斷調整自身成長姿態,保持與班集體健康發展的共振。如班級精神的提煉、班級制度的制訂、班歌創作、班旗設計、學習交流、集體生日會、主題班隊會等等。
在班級德育中,“過程”意識要求班主任學會克服自身個性色彩對班集體發展的直接影響,避免工作中教師的“一言堂”,努力形成以規范化的管理程式來引導學生尊重事實、客觀評價、科學發展,建立各種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如班級獎懲條例、班級一日常規、作業處理程序、值日生制度等等。
二、 班級德育要強化“過程”管理
“過程”管理是“過程”意識的落腳點?,嵥槎降陌嗉壢粘9ぷ髯钅芎芎玫胤从硨W生的真實狀況,為學生培養能力和形成主體意識創造條件。因此加強對學生參與班級日常工作的引導是“過程”管理的突破口。要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班主任就必須在班級日常工作中,充分信賴和依靠學生,讓學生參與決策、參與管理、參與監督、參與評價,最終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
堅持及時、到位的導向性宣傳是實現班級日常工作過程化管理的首要前提。這就要求班主任的宣傳要重形式,有內容,能切實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行動欲求,不能陷入空洞的說教或形式化的例行交代。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是實現過程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健全班級日常管理制度,從而使學生的日常行為有法可依。我在班級管理中尤其強調在堅持集體共性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比如自習課紀律,共性要求只有一個:保持教室內的安靜。在這個前提下,允許學生去圖書館借、還書,到教室外討論問題(一次不超過3人,并且不能影響室內同學),而且必須到值日班委處登記。這樣既能滿足少數學生的特殊需要,又能避免因強迫他們留在教室內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從而給多數學生創造一個安靜的自習環境。
監督到位就是要做到師生協作,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充分利用群體輿論壓力,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做到責任到人。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應憑借自身威信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發揮主導作用;班干部則是班級監督的骨干力量。促使全體學生自覺遵守班級制度,最終實現由強制到自覺的自我監督和自我發展。比如班級管理實行“三權分立”,班會負責“立法”(班主任意見折算成10票),班委是執行者,三名監察委和全體學生負責監督,同時我還在班級中設立了班主任信箱,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并統計每個學生監督意見的數量,作為其關心集體生活的重要依據,與期末總結評優相聯系。這樣,不僅從制度上要求學生主動關心集體,而且也從制度上保證了那些關心集體的學生所應得的尊重和認可。
三、 班級德育“過程”管理要點石成金
“過程”管理要注重情感投資。學生不一定注重你的學識,但要讓他們無形感受到你的關愛和溫馨。利用課前候課的一分鐘躬身多和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借助課后的時間答疑解惑,彰顯出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真正關心。我們要學會不斷地為維護師生和諧而感情投資,得到的回報總是驚喜不斷。學生因傾向你的魅力而服從于你,你的微小錯誤,也更容易被學生有意的忽略。
保證教學過程的連續性。課堂教學需要師生全力以赴,緊張有序的教與學過程更需要學生全神貫注的參與和配合。每項教學活動之間的過渡都要盡力保持平穩,保證整個過程的連續性。教學節奏的張弛有度得益于師生相得益彰間的配合和默契。
巧借沉默的力量,沉默是課堂教學的別樣力量。與學生視線接觸時應保持沉默,學會有效地使用它,給學生留出時間反省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課堂教學綻放沉默的魅力。
四、 班級德育“過程”巧借班級文化建設小創意
在教室外面的墻壁上可以設立溫馨提示欄、班級風采展示窗。溫馨提示欄設在教室前門外的樓道墻壁上,有當日學校活動、合作學習小組安排;有服務任課教師的當日班級考勤情況;也有班級一日大事記等。班級風采展示窗:有學生課余時間創作的書法、繪畫、手工制作的藝術品;有優秀手抄報、優秀作文;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如優秀理化生實驗報告、物理小發明、化學實驗小設計、生活小創意、班級建設金點子、學習小竅門;班級主題活動、小組文藝活動、周末生活感想等。
班級設立作業協調員、師德師風監督員。實際教學中作業收交總會出現“旱澇不均”,學科教師之間與班主任缺少溝通是主要原因。設立班級作業協調員就是向學科教師通報作業信息,協調管理學生的作業收交,反映學生學習狀況和反饋學生信息。建議設立師德師風監督員崗位。學生通過相應培訓競聘上崗,依法對任課教師的師德師風進行有效監督。
作者簡介:
趙志平,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第八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