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
最近看《王鼎鈞回憶錄》,里面有一個洞見,是平時我們不大愿意面對的一個人性的陰暗面。
他說,人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支撐他活下去的其實是兩個東西。
第一個東西,是未來的希望。這個我們都好理解。
第二個東西,其實是跟在自己后面,進入這個困苦環境的人。比如,監獄里的犯人,看見有新人跟進,他們此前受的苦就能夠稍稍轉化成一點優越感。

所以,支撐人熬下去、熬出來的力量,一個是向前看,有點光亮,還有一個是回頭看,后繼有人。
理解了人性的這個特點,我們就明白了:
為什么越是困苦的環境,人性的惡就釋放得越明顯;為什么監牢里的老犯人總是會欺負新來的;為什么宮里的老太監總是會欺負小太監;為什么法國作家雨果說:“窮人并不罪惡,但是貧窮本身,卻是最大的罪惡。”
王鼎鈞先生一生閱歷極廣,被譽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因此,他這部回憶錄講的,可不只是一個人的經歷,它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觀察了過去百年的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