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竣
市轄區政府作為地級市的派出機構,與縣(市)相比,存在功能定位不明晰、職責權限不健全、人員編制總量少等問題,隨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特別是近年來“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央、省、市級權力下放的力度越來越大,市轄區與縣(市)一樣,作為最基層的權力承接單位,工作量成倍增大,加之安全生產監管、環境保護、維穩等責任均實行屬地負責,對基層的人力、物力、財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的狀態是,市轄區與縣(市)相比,承擔的工作任務基本對等,甚至在城市管理、維護穩定等方面比縣(市)工作任務重,但人員編制總量平均只有縣(市)的60%,存在較大缺口。
B區作為A市的老城區,以上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在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的大背景下,如何科學合理地配置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結構,發揮機構編制資源的最大效益,成了擺在區級機構編制部門面前的一項緊迫課題。本文力圖通過對B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現狀的分析,并對今后五年人員變化趨勢進行預測,為區級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編制管理提供參考。
一、全區人員情況分析
(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情況概述
B區2013年初實有人員6673人,到2017年實有財政供養人員5574人(含醫療衛生系統280人)。共計減少1099人,平均每年凈減少220余人(區領導及2017年即將退休人員不列入范圍)。
其中男性2819人,占比50.1%;女性2755人,占比49.9%。按年齡段分布如圖所示:
1、增員情況。從2013年以來,B區每年新進入人員分別為112人、112人、69人、99人,年均進入98人。其中:
2013年考錄77人、調入19人、軍轉安置12人、其他4人;2014年考錄83人、調入13人、軍轉安置12人、其他4人;2015年考錄68人、軍轉安置1人;2016年考錄83人、調入7人、軍轉安置1人、其他8人(其中調入包含調入、人才引進)。
2、減員情況。自2013年以來,B區每年減少人員人別為228人、191人、189人、212人,年均減人205人。其中:
2013年退休181人、辭職4人、死亡10人、調出33人;2014年退休146人、辭職11人、死亡1人、調出26人、其他7人;2015年退休128人、辭職19人、死亡3人、調出24人、其他15人;2016年退休177人、辭職16人、死亡5人、調出14人(其中辭職包含辭職、解聘、開除)。
非自然減員。從2013年以來每年平均凈減人107人。扣除退休后每年非自然減員分別47人、45人、61人、35人,年均47人。
自然減員。未來5年,B區自然減員(退休)分別247人(男163人,女84人)、194人(男92人,女102人)、170人(男78人,女92人)、163人(男69人,女94人)、199人(男86人,女113人)。
加入非自然減員,預計減員人數為294人、241人、217人、210人、246人。
3、人數預測。未來五年B區機關事業單位人數(扣除每年減員數額,加入每年新增人員數量)為5378人、5137人、4920人、4710人、4464人。
(二)區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情況
1、基本情況。區直機關事業單位共計2251人,其中男性1562人,占比69.4%;女性689人,占比30.6%。按年齡段分布如圖所示:
2、學歷情況。男性學歷大多數為大專及以上,共1252人,占比80.0%;女性學歷大多數為大專及以上,共620人,占比90.0%。女性學歷略優。按學歷分布如圖所示:
3、級別情況。男性大多數為科員,共973人,占比62%(男性);女性大多數為科員,共549人,占比80%(女性)。女性干部比例略少。
(三)街道機關及站所人員情況
1、基本情況。街道機關站所共計385人,其中男性219人,占比56.9%;女性166人,占比43.3%。按年齡段分布如圖所示:
男性人數隨年齡的增長人數增大,女性人數隨著年齡增長基本一致,表明近幾年街道機關站所新進入女性較多。
2、學歷情況。男性學歷大多數為大專及以上,共173人,占比79.0%;女性學歷大多數為大專及以上,共147人,占比88.6%。女性學歷整體比男性略高,且在高學歷階段,女性要明顯優于男性。按學歷分布如圖所示:
3、級別情況。男性大多數為科員,共156人,占比71%(男性);女性大多數為科員,共139人,占比84%(女性)。女性干部比例略少。
(四)教育系統人員情況
1、基本情況。教育系統人員共計2658人,其中男性925人,占比34.8%;女性1733人,占比65.2%。按年齡段分布如圖所示:
男性人數隨年齡的增長人數增大,女性人數隨著年齡增長基本一致。女性人數在各年齡段明顯要高于男性,且隨著年齡的不斷下探,男女比例失衡越發嚴重。
2、學歷情況。男性、女性學歷以大專及大學為主,但是女性學歷整體比男性略高,且在高學歷階段,女性要明顯優于男性。按學歷分布如圖所示:
3、職稱情況。男性最多的為一級教師,共425人;女性最多的為二級教師,共773人。高級教師中男性為93人,女性為42人,男性明顯高于女性。
二、問題分析
一是人員總量減少比較大。2012年至2017年,B區嚴格執行上級關于控編減編的有關政策,有效控制了機構編制的增長,加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推進,全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累計減少1099人,平均每年凈減少220余人,人員減少數量比較大。但另一方面,隨著新形勢、新常態下工作任務的不斷加大,工作復雜性和難度逐步增加,出現了人員的供需矛盾加劇。一方面機關事業單位對高素質、高學歷、低年齡人員需要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存量不斷減少,加之受福利待遇、工作環境、晉升渠道等影響,區級留不住人才,每年大量的年輕干部通過考錄、遴選等調往上級。部分單位出現了電腦無人懂、系統無人會等現象,導致日常工作無法高效高質開展。endprint
二是人員結構性比例失調。性別比例有些失衡,在全區5574人中,男性2819人,占比50.1%;女性2755人,占比49.9%。據統計,2002-2017期間B區招考錄用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中,男女比例基本在3:7,女性遠遠大于男性。
考慮到全國男女比例失衡和男性與女性工作的特殊情況,我們引入“機關事業單位男女比例指數”的概念。
“機關事業單位男女比例指數”P,表示為:
當P=1時候表示機關事業單位男女比例絕對均衡;
當P>1時表示機關事業單位男女比例失衡,且男性占比略大;
當P<1時表示機關事業單位男女比例失衡,且女性占比略大。P偏離1的程度越大表明男女比例失衡的越大。
經過計算得知P=0.832,表明男性比例較小,男女比例失衡。
各年齡段人員比例有些失調,部分年齡段人數較多,部分年齡段人數很少,造成年齡斷檔的情況;女性在學歷上明顯優與男性,但是在職務、職稱方面又明顯劣與男性。
三是人員學歷水平不夠高。全區人員雖然以大專及大學為主,但70%為在職取得的第二學歷,同時低層次學歷人員數量仍較多,研究生以上高層次人才較少,且存在男女數量差距較大的情況。
三、對策建議
一是加大用編進人的力度。適當加大用編進人的力度,在保證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的前提下,通過加大招考錄用計劃數,優化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年齡、學歷結構;同時,逐步拓寬用編進人的渠道,通過探索建立高層次人才專項編制等辦法,有針對性地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實行專項管理。
二是大力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結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部門“三定”等途徑,進一步梳理各部門工作職責,將后勤服務性、業務保障性、技術性、程序性、階段性以及其它非涉密的工作與核心業務工作剝離,打包后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由社會力量承擔,既避免機關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浪費,又可將在編人員的精力放到核心業務上來。
三是加強人員培訓培養。通過“上派下掛”“聯合培訓”等多種辦法,借助黨校、高等院校等培訓力量,科學制定培訓、培養計劃,定期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進行專業、定向的培訓,補充機關事業單位亟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本領恐慌,降低對人員數量的需求。
四是推進大部門制改革。目前機構設置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小、散、重”問題,以B區為例,受總量限制,許多部門核定編制只有三、四名,除去領導職數,只有一至兩名工作人員,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要承擔后勤服務、文書材料、財務、黨務群團以及各類活動等輔助性工作,根本沒有力量去開展核心業務。必須大力推進大部門制改革,把職能相近、職責交叉的部門合并設置,組建大部門,減少輔助性、程序性事務,將主要力量放到核心業務工作上,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財政支出和人力浪費。□作者單位:濰坊市濰城區編辦E:WHG
關鍵詞:市轄區 機關事業單位 機構編制管理 對策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