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麗
警察公共關系是公安機關的重要工作內容,而新媒體的出現為警察公共關系建設提供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經常將公安機關推至風口浪尖。在這種情況下,公安機關必須重視新媒體視域下警察公共關系的完善和建設。但是,由于新媒體的影響以及警察公共關系自身的因素影響,目前的警察公共關系還存在著缺乏理論基礎和公關意識、缺乏專業機構和人員、網絡負面輿情較多等問題。研究新媒體視域下警察公共關系的管理完善對策不僅能夠加快警察公共關系建設,而且對維護社會穩定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
一、新媒體視域下警察公共關系的特點
首先,在新媒體環境下,警察公共關系的載體發生了變化,公安機關在開展警務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新媒體技術的參與,新媒體技術能夠將大量的警察公共關系日常事務通過網絡平臺完成,增強了公安業務處理的便捷性。并且,新媒體技術促進了新型傳播工具的產生,公安機關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公安宣傳和案件查處,促進警察公共關系建設。其次,在新媒體環境下,公民意見具有隱匿性和公開性的雙重特征,公民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對警察公共關系的看法。但是也有人在網絡上發布不實消息,阻礙警察公共關系建設。
二、新媒體視域下警察公共關系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理論基礎和公關意識
現階段,我國警察公共關系的建設時間較短,相關理論比較匱乏,部分公安機關領導缺乏警察公共關系意識。甚至有些警察認為公安機關的工作就是維護社會治安、打擊違法犯罪,與開展公共關系建設毫無意義,將警察公共關系等同于民警關系,警察公共關系意識不強,嚴重影響了公安機關警察公共關系的建設。
(二)缺乏專業機構和人員
我國大多數公安機關都沒有設置專門的公共關系崗位和專職人員,而少部分具有專門公共關系崗位和專業人員的公安機關只將公共關系崗位視為空架子,導致警察公共關系建設主要由宣傳部門或辦公室負責,公關資源嚴重不足。而大多數公安機關辦公室和宣傳部門的宣傳工作形式化嚴重,工作人員缺乏專業培訓,難以適應新媒體視域下復雜的警察公共關系的處理工作。
(三)網絡負面輿情較多
在新媒體環境下,媒體十分關注涉警負面新聞,并且會大肆渲染和宣傳負面新聞,嚴重影響了公安機關和警察的社會形象。例如,2016年的雷洋案,一些無良媒體惡意炒作,大肆宣傳涉警負面新聞,無論警方如何解釋都無法消除網絡對公安機關的懷疑,甚至有些網民對公安機關產生仇恨心理,嚴重影響了公安機關的社會形象建設。
三、新媒體視域下警察公共關系的管理完善對策
(一)加強公安機關機構內部的建設
首先,公安機關應積極樹立警察公共關系意識,加強警務人員對警察公共關系的重視程度,使警務人員將警察公共關系作為基本工作,在服務群眾、查處案件的過程中時刻考慮公共關系。并且,公安機關應積極設置警察公共關系相關崗位,并配置專職人員,加快警察公共關系建設。其次,公安機關應不斷提高警察素質,加快建設高質量的警察隊伍。為此,公安機關應積極重視新媒體的發展,加強警察隊伍對新媒體知識和技術的學習,使警察隊伍能夠適應新媒體環境下的警務工作,合理處理新媒體視域下的警察公共關系。并且,公安機關應加強對警察隊伍的管理,不斷提高警察打擊犯罪、維護治安和公共關系建設的能力。
(二)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
首先,在新媒體環境下,公安機關應積極重視新媒體在警察公共關系建設中的作用,轉變傳統的公安理念,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宣傳警察工作,加強社會群眾對警察工作和警察公共關系的了解,樹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并且,公安機關應加強對不良媒體的管理,避免新媒體對低級趣味信息的迎合,減少網絡上的負面涉警新聞。其次,公安機關應積極建立信息分析制度,積極搜集網絡上的各種信息,并對信息進行辨別,引導正確的網絡輿論,避免虛假消息造成的社會恐慌。最后,公安機關應積極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在網絡上及時發布社會治安案件和重大刑事案件的信息,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方向。
(三)完善公共關系危機處理
首先,公安機關應積極預防警察公共關系危機,加強對警察公共關系信息的判斷,從整體上把握警察公共關系的最新形式。并且,公安機關應根據搜集來的信息找出警察公共關系中的薄弱環節,并對薄弱環節進行重點建設,解決警察公關危機。其次,公安機關應合理應對已經出現的警察公關危機,成立專門的新聞機構,做好危機信息發布工作,采取積極的危機應對措施,避免警察公關危機危害的擴散。最后,公安機關應做好公關危機的善后工作,加強對新媒體的法制教育和輿論監督,加強公安機關的形象建設。
(作者單位: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