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科技發展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發生了新變化,在新的歷史時期,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對于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學生黨員是黨的肌體最為活躍的部分,是學生中的骨干分子。高校的黨員隊伍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礎性工程。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媒介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在新形勢下,如何創新發揮大學生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是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大學生黨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必要性
大學生黨員是青年學生中的骨干,他們通過自己的言行,樹立良好的榜樣,引領其他大學生培養愛國精神、社會責任感、社會價值認同,從而發揮黨組織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吸引更多優秀的大學生加入到黨員隊伍當中,對于擴大黨的隊伍、提高黨員質量、鞏固黨的群眾基礎、早日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大學生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的發揮對于推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引導校園輿論導向、構建和諧校園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部分大學生黨員示范引領作用不突出的原因
(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利益驅動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各種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形式主義、奢靡之風等有所抬頭,嚴重影響了社會的風氣。社會利益訴求多樣化必然會使一些大學生黨員的政治態度受到影響,導致他們的入黨動機不純,僅僅將入黨作為自己評優、就業的砝碼,作為自己獲得利益的重要渠道。這不但沒有真正發揮共產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也會影響自己價值觀的樹立。
(二)互聯網帶來的沖擊
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傳播方式的變革,互聯網、手機移動終端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密不可分的部分,成為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聯網在給大學生提供開放、便捷服務的同時,也給各種思想的傳播創造了機會。一些宣傳利己主義、西方普世價值觀等的思潮借此滲入我國,妄圖實現他們“西化”“分化”中國的目的。高校是多種文化思潮交融碰撞的重要陣地,青年時期正是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因此大學生就成為西方資產階級勢力爭奪的主要對象。由于人生經驗欠缺、歷練較少,青年大學生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困惑。有些大學生黨員由于對黨的信念不強,就容易迷失方向,誤入歧途。
(三)消極懈怠帶來的主體意識缺失
部分大學生入黨以后,自以為完成了任務,便消極懈怠,停滯不前,主體意識缺失。他們不能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對政治理論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專業課學習也不努力,不愿主動為學校、為班級服務。他們沒有發揮黨員應有的模范引領作用,自然也達不到昂揚向上的輻射示范效應。
三、創新大學生黨員增強示范引領作用的途徑
(一)堅定理想信念
大學生黨員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記黨的宗旨和使命,不忘初心,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尤其是在新時期要引領校園輿論導向,充分利用網絡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宣傳主流思想,弘揚主旋律,從而帶動其他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覺承擔社會責任。
(二)加強自身學習
大學生黨員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就必須善于學習,用先進的知識武裝自己。既要學好理論知識,深入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提升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履職盡責的能力水平,又要學好文化知識。不僅需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做到勇于創新,還要廣泛地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加強文化修養,提高自身素質,為其他同學做榜樣,帶動學風建設。
(三)樹立服務意識
大學生黨員要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將為同學服務、為班級服務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扎實工作,及時發現并幫助同學解決困難問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積極組織校園活動,凝心聚力,真正發揮大學生黨員聯系同學、服務同學的示范帶動作用。
(四)形成長效機制
高校大學生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不應該是一種短期的行為,它需要高校通過對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教育、定期考核、日常監督、動態管理,表彰獎勵等,使這種作用的發揮成為一種制度,推廣出去,形成大學生黨員示范性培育的長效機制,從而強化大學生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培養優秀人才。
綜上,為了適應新時期、新發展的需要,高校應該積極探索增強大學生黨員示范引領作用的途徑,使大學生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能夠形成機制,長效發揮。
(作者單位:西安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