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年來高中教育理念的逐漸成熟,探索高效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當前高中教育的熱點問題。作為西方現代教育推崇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在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具有非常顯著的應用,已成為近年來新時期語文教學及改革的的重要方式。合作學習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并在合作過程中形成富于思考、反思以及團隊精神等品質。本研究從合作學習的理論出發,分析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價值,并從教師及學生角度探討實施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教育理念;合作學習;高中語文;教學改革
引言
當前我國高中的語文教學普遍存在效率相對低下,學生接受度相對偏低的現象。為調動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我國很多高中積極進行教育體制改革,非常重視對于教學觀念的改變。合作學習作為從國外引入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包括英語、數學以及語文等多個學科教學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效果。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使用成功經驗,推廣合作學習模式成為影響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合作學習的理論內涵及發展
合作學習方式是20 世紀 70 年代興起在美國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改革,該方法曾經被評價為“近年來最成功的教學改革”。該方式既體現了教師傾向的教學策略,也從學生角度表明該學習方法具有強烈的革命性。合作學習基于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并在學習思考過程中更加主動1。同時,學習小組內可以相互協作,并通過學生之間的共同努力,完成教學及學習目標。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美國大約85%的初中教師以及75%的高中教師一直以來堅持使用該方法教學。我國也非常重視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早在2001年的課改中,已經將合作學習方式視為重要的教學學習方式。并在《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文件中明確體現,“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具體到高中語文教學,《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必修課教學目標中明確規定“注重合作學習,養成互相切磋的習慣。”同時,“實施建議”中明確定義了學習方式的三方面,即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等,重視了合作學習在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方面的培養。鼓勵學生善于傾聽并采取他人觀點,學會待人寬容,懂得協作和分享等精神。
二、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價值意義
高中語文教學中積極應用推廣合作學習模式,對于教師及學生都有較為明確的價值2。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高中語文學習的動力,也能幫助教師完成對高中語文教學的進展研究。重點探討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實踐中具體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需要探討如何引導學生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的課程目標,具體包括以下幾點意義。
(1)提高學生的高中語文的學習興趣。傳統教學學習中,學生通常是相對被動的學習狀態,處于聽講、筆記以及背誦等方式為主,課堂效果較差。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課程的推廣,為學生提供了相對充分的個人主動性,并通過同伴間協作交流提升效率。小組學習時,組內進行明確的任務分工。同時參考資料不在以課本為限制,而是擴展到工具書、互聯網以及多種其他參考資料,學生明顯提升了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習興趣濃厚。
(2)提高學生社交及美好品格形成。隨著時代進步,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定義更加綜合。較高的社交能力以及美好的品格顯然是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高中語文教學處于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承擔著傳授課程基本知識以外的其他更為重要任務,即對于人格的塑造。通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推廣合作教學,為學生提供社交合作平臺。教學中堅持"德育為先"的理念,在合作學習中重視對學生美好品格方面引導,提高學生集體合作意識。
(3)提高教師教學研究水平及教學質量。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階段,老師通常是課堂的主導人,言語不允許被挑戰。學生上課禁止一切形式的交頭接耳,必然會壓制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疑惑的問題置之不理,沒有通過有效方式盡快解決。隨著疑惑問題的積累,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越來越差。然而,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方式共同學習。教師在課堂研究時,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預設性明顯減低。這也加大教師對于課程研究的動力,備課時準備內容也將突破傳統交流,而是更綜合全面的傳道受業解惑。
三、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高中時期的學習相對比較特殊,推廣合作學習存在一定的挑戰。由于高考考核的殘酷性,很多學生對于學習的目的性不可避免的存在功利性。通常會習慣各自為戰,結合考試有針對性提高各方面考分。尤其是語文教學中,與數學等學生頻繁交流的學科不同,合作學習的推廣存在一定的難度,為實現該教學方式的切實應用,建議從以下幾個方式著手。
(1)結合高中語文教學實際,運用多種合作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階段的語文教學,對于理解性、總結性要求較高。合作學習模式中,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比如可以開展小組間辯論,通過學生在辯論過程中,提高團隊榮譽感,加深了對于知識的領悟。由于高考特殊性,教師在備課時尤其注意教學效率。對于考試重點在乎的章節,要善于總結。提升學生對于知識點印象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歸納出考試重點,把握教學實際。
(2)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更好地指導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名義上是學生主體性高度發揮的教學行為,然而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為保證合作學習有良好的效果,而不是一味的瞎起哄,一鍋粥現象。教師需要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做到在鼓勵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對課堂的把控力也提升。只有合作學習能在教師的把控下,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的合作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相比傳統教學方式,組織管理能力是非常關鍵的。同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可能遇到更多的突發事件,教師需要較強的靈活應變能力及溝通技巧,唯有如此課堂才能按照教師設想的教學計劃進行。
結語
高中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還有許多可以提升的方向。教學過程中不能拘泥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應重視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優勢,結合學生認知和思維特點,提升教學質量及學生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史海英.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J].學周刊,2016(07):95.
[2]王存智.合作學習的理論與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05.
作者簡介:于紅蘭(1979-)女,漢族,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實驗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