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提倡“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他熱衷于創造博愛、真誠、和諧的教育氛圍,體現了最崇高的師德境界,樹立了人師楷模的形象,張揚了愛心和人梯精神。教育源自于愛,有了愛,教育才彰顯活力。愛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教育是從愛里產生出來的,愛的付出與收獲也是雙向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
關鍵詞:愛;教育;鼓勵
大愛無痕,潤物細無聲,教育無處不在,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和藹的眼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關心的話語,都會給學生帶來歡樂、帶來智慧。懷著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無比熱忱,2011年我終于踏上了那魂牽夢繞的三尺講臺。
懷著一份激動,一份忐忑,我迎來了教學生涯中的第一批孩子,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教育教學生活。在我的班級里,有著這樣一位特殊的學生,她患有癲癇病,由于吃藥的緣故,體重達一百九十多斤。在剛開學的這段時間里,我漸漸地發現周圍的同學有的只是對她的冷漠與不屑,沒有誰真正的去關心過她,愿意和她做朋友,有時候言語間還帶著幾分不耐煩!由于生病的緣故,體育課她只能呆在教室里,有一次,其他同學上完體育課回到教室,看到她坐在了其他同學的座位上,頓時就敏感起來,叫著嚷著讓她站起來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而她只是呆呆地站著,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低頭等待著懲罰!經過教室的我恰巧看到了這一幕,面對這一群起哄的孩子,我嚴厲制止了。事后想來,我這樣做又能解決什么問題呢,同樣的事下次還是會發生,難道我每次都能及時出現嗎?還記得陶先生的那句教育箴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在特殊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用放大鏡來寬容學生的錯誤,用顯微鏡來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對待特殊學生,要從激勵入手,讓他們感到溫暖,樹立起信心,讓他們學會抬起頭來走路。于是,我開始尋思著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夠使大家愿意和她做朋友。
有一次,大家在準備聯歡會的節目,同學們各個踴躍參與,她也來報名了,她想唱歌,可是沒有一個同學愿意和她一起唱,接下來的幾天,我發現她總是悶悶不樂,變得比以前更孤僻了,乘體育課的空蕩,我來到教室,走到她的身邊,撫摸著她的頭輕聲問道:“怎么啦,有什么心事,能說給老師聽聽嗎?”當時的她像個受寵若驚的孩子,身子微微顫抖了一下,低著頭,喃喃地說道:“老師,我也想在聯歡會上表演唱歌,我想證明我自己,我也想贏得同學們的掌聲!”我的心微微顫動了一下,這是孩子內心的呼喚,她需要鼓勵,需要關愛。為了幫她達成心愿,也為了呼喚孩子內心最真摯的愛,給孩子們進行一次愛的教育,在舉行聯歡會的那天,我也特意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節目,講述著她的故事,我事先征得家長的同意并了解了她生病的情況以及平時在家的表現,我深情地講述著,看著大家那專注的眼神,我相信此時此刻大家的內心都是滿滿的愛,被她的堅強深深打動了,有幾位同學慢慢地走到她的跟前,拉起她的手,笑著說:“我們一起來唱歌吧!”此刻,她笑了,笑得是那么燦爛,在臺上的她唱得是那樣專注,那樣陶醉,下面的同學們也跟著音樂一起唱了起來,最后她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再次露出了幸福而又滿足的笑容!
當今的孩子,都是獨苗苗,何等金貴啊!父親、母親,加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眾心捧月,眾情所依。集萬般寵愛于一身,而自己往往不懂得付出愛!學會愛是學生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正如意大利詩人但丁所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培養學生心中有他人,是未來社會的需要,是營造和諧集體的需要,更是塑造高素質優秀人才的需要。“關愛”作為一種人格素質,需要從小培養,從小給孩子播下愛的種子。而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引導學生如何去關愛他人!尊重他人!其實,學生并不缺乏一顆“愛”的心,有一天放學,我將班上的學生送往指定的地點,解散隊伍之后,一群學生并沒有回家,而是朝著一位正在乞討的老人走去,紛紛掏出自己的零花錢,投入老人的碗中。(在這里我們先不討論乞丐的身份的真實性),這樣的行為難道不值得我們表揚嗎,而往往我們大人都會說這小孩太愚蠢了,太傻了,被騙了還不知道!孩子心中愛的胚芽也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被無情地摧毀了!
現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愛,似乎得了“情感冷漠癥”,而這樣的情況又是誰造成的呢,難道這僅僅是孩子自身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嗎?難道不是學校的問題,社會的問題嗎?當今教育中有明顯的非理性傾向,重知識傳授,輕情感體驗;重外在的理智控制,輕內在性質調控。好像道德知識越多,道德形成就越快,其實錯了,知情意行是學生道德形成的幾個端點,要綜合運用,而引導實踐體驗,激發道德情感,而后內化為品德,更為重要!教育不光要明理,更要導行,要干、要做。“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這一至理名言,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恒主題。葉瀾教授也曾說:“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這一精彩的概述指出了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授,也是塑造完善人格,關注人的身心發展是教育的核心理念。
教者無窮盡,路漫漫其修遠兮,而作為年輕老師,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愛這個職業,執著地慢慢求索下去,二十一世紀教育的發展有賴于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負重的我們,要勇敢、堅強、樂觀地接受每一天新的挑戰,厚積而薄發,博觀而約取,點點滴滴匯成涓涓溪流,讓每一團生命之火熊熊燃燒,教育之路走得格外堅定!春風化雨愛無聲,德育綻放香滿園,守望人本,守望教育,守望我們為教者的夢想和家園!
作者簡介:謝嫄梅,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區晨曦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