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在學校中經常出現學生之間比較嚴重的校園欺凌事件,而這些校園的欺凌事件影響程度及發生次數都在不斷的增加。并且,這些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在農村校園里面更加嚴重,農村校園暴力有著快速蔓延的趨勢。下面本文對于一些校園欺凌的受害者進行詳細的了解分析,因為這是學生心理發展的一個非常敏感的階段,特別是包括那些自身感知、感覺和相關負面情緒的問題,因為受到了一些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比較容易產生校園欺凌欺凌人的心理活動特點,從而嚴重的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展。希望對這些校園欺凌事件的研究能夠幫助解決農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農村小學;校園欺凌;預防策略
一、 引言
通過對于農村小學相關欺凌事件的充分了解分析,并且經過專業人員研究以及基層教育工作人員的分析,所研究的內容涉及到了多個角度的問題。通過對于整個校園欺凌事件的調查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對于農村學校欺凌事件,尤其是對于經濟比較落后地區的農村小學欺凌事件情況,以及事件中我們所關注的難點以及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且,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一個管理模式,希望能夠給農村小學欺凌事件提供一些參考,也給研究類似事件的人員提供一些參考,這樣對于維護社會的穩定,及提升當地人們的自身整體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農村小學校園欺凌現象的特點
通過對相關農村小學欺凌事件開展的詳細研究分析,一般欺負者及被欺負者的所占比例是百分之八和百分之三十四,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出每六個學生就會受到一個學生的欺負,而欺凌事件會嚴重損害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校園欺凌現象包括了兩個方面,直接欺凌及間接欺凌。所謂的直接欺凌指的就是學生之間直接借助肢體、語言和網絡等手法,進行欺負和侮辱其他同學,還有就是惡意的傷害其他學生,直接進行攻擊或者是侵犯的,比如搶奪財物、踢打、辱罵等。而所謂的間接欺凌則指的是,欺負者借助中間人的手斷來傷害其他的同學,或是借助第三方關系來攻擊受害者,一般采取的手法就是散播謠言、煽動他人或是借助他人的關系來排擠受欺負的人。通過相關的分析研究發現,間接欺凌造成的傷害比直接欺凌更大。
三、 農村寄宿制學校校園欺凌問題的研究
目前寄宿制學校的規模不斷增加,但是由于學校的管理比較落后,缺乏相對較好的校園文化方面的建設,從而影響到學生對于校園生活和身心正常的發育,這樣就會出現一些校園欺凌事件以及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著名咨詢委員楊東平先生曾加說過,大多數的農村寄宿制學校,缺少對于這些留守兒童的關愛,并且因為校園教學質量和各方面文體活動的缺失,所以導致大多數的學生會被限制在教室里面。并且,日常學習中他們的全部時間都是學習,還會犧牲掉他們的中午休息時間來完成各項作業。所以為了開展有效的校園管理,不讓學生產生厭學的情況,就必須要加強相關的管理工作。
四、農村小學校園欺凌事件預防措施
1. 成立教育管理服務形式
在開展農村校園欺凌事件的調查時候,主要是在農村家長、學校以及社會這幾個方面開展調查,通過研究能夠看出,農村家長沒有一種正確的對孩子心理進行教育的方法。因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較多,并且大多數都選擇外出打工,所以農村大多數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長期這樣造成學生自身心理安全感失衡而產生了人格缺陷,從而給校園欺凌事件埋下隱患。不僅如此,因為學校沒有相關的對小學生開展心理教育課程,也沒有重視農村小學的心理教育問題,這樣使得農村小學校園欺凌事件數量不斷的持續增加。
通過對調查情況的分析,以及國家有關政策的參考,農村學校需要學習相關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識還很多,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開展校園管理行為,構建出一個合理的德育教育管理機制,并且建立一個完善的德育教育管理服務形式。學校首先要能夠明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程度,因此需要學校不斷的加強人員管理工作,并且要增強對心理教師隊伍的建設,還有就是對于任課老師開展相關的心理健康培訓,形成一個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2. 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環境,培養良好的德育觀念
因為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自身處于青春發育期,這個時期內的一些發展性問題比較突出,如果不能夠有效控制,那么將會演變成一個嚴重的負面問題,所以學校需要努力建立一個防止校園欺凌事件的模式的措施,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培養學生的正確德育觀念。通過對于校園欺凌事件的分析能夠看出,學生的心理會存在不安全感,所以學校需要給學生建立一個有安全感的校園環境,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愛。學校需要在開展教育的時候完善教育理念,學會傾聽學生的想法,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并且學生需要增強對于學生的關懷,使得學生能夠積極的參加各種活動。
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教師需要進行挫折教育以及情緒教育,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到一個合適的發泄方法,而且需要進行感恩教育。在教育學生的時候需要教師尊重學生,正確的對待學生,這樣能夠使得學生產生一個正確的德育觀念。
五、 農村寄宿制學校預防校園欺凌的措施
通過對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分析,進而能夠明確因為自然因素以及社會因素會產生比較多的不平等,尤其是在寄宿制中小學校里面會產生校園暴力,需要借助一些措施去解決。
1. 營造積極的學校文化環境
現階段需要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環境,能夠正確的關愛學生、引導學生,并且需要消除學生的暴力情緒,增強自身的素質教育,增強青少年自我約束的能力以及教學管理水平。健康的校園文化有著較多的功能,能夠使得學校秩序更加和諧,方便進行管理,而且能夠確保學校活動的順利地發展。成立和諧的校園文化,能夠有效地避免校園暴力,為了能夠使得小學生能夠健康的生長就需要成立正確的寄宿管理制度。
2. 開展預防校園欺凌以及校園暴力為主體的主體教育
現階段需要全面的開展預防校園欺凌以及校園暴力的宣傳工作,并且需要增強任課老師和班主任的教育意識,增強農村寄宿制學校違法犯罪預防基地建設,進而增強預防校園欺凌以及校園暴力的實施效果,這樣能夠給相關的主題教育通過更多的保障。
六、 結束語
通過對于農村小學校園欺凌事件的分析,能夠看出學校需要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德育觀念,進而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晶.農村寄宿制小學預防校園欺凌的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7,(19):176-177.
[2]汪宗偉,劉曉軍.農村小學校園欺凌預防策略探討[J].新校園(中旬),2017,(06):17.
[3]向敏.中美校園欺凌防治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4]吳競.小學校園霸凌行為調查及干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5]張瓊.小學校園欺凌行為及其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朱賜宏,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甘肅省卓尼縣木耳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