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和平+馬靜+周慶錢
摘 要:在飛機全壽命周期內,保持技術出版物內容的完整性、準確性和現行有效性是民機制造商在技術出版物研制工作中的核心和難點。本文基于S1000D規范的公共信息庫概念,研究了公共信息庫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公共信息庫的數據管理方式和內容編輯方法,闡述了公共信息庫的質量控制思路和在技術出版物中的應用方案,對技術出版物公共信息庫的構建、管理和應用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S1000D 技術出版物 公共信息庫 數據模塊
中圖分類號:V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b)-0010-03
技術出版物作為民用飛機客戶服務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飛機安全運行、持續適航的基礎。在飛機全壽命周期內,保持技術出版物內容的完整性、準確性和現行有效性是必須滿足的民航規章的基本要求,也是民機制造商進行技術出版物研制工作的核心和難點。在技術出版物編寫過程中,飛機的區域、口蓋、工具等技術信息會在多本技術出版物內重復出現,規范技術出版物中這類公共技術信息的管理和使用機制,建立統一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有助于提高技術出版物技術信息的管理效率,確保各技術出版物內容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1 S1000D及公共信息庫概述
1.1 S1000D規范簡介
目前,國際主流的技術出版物規范包括美國航空運輸協會(ATA)的ATA2200規范和歐洲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協會(ASD)的S1000D規范。S1000D規范在單一數據源和手冊全壽命周期管理方面具有突出優勢,該規范已逐漸成為技術出版物工作的發展趨勢[1]。
S1000D規范以數據模塊(DM)、公共源數據庫(CSDB)為核心,以結構化、模塊化的形式定義技術出版物內容,并采用CSDB基于單一數據源的數據管理理念,實現技術出版物數據的“一次創建,多次使用”。在S1000D規范4.1版本中,提出了公共信息庫(Common Information Repository,CIR)的概念,用于規范技術出版物中區域、口蓋、工具等技術信息的管理和使用機制,進一步提高了技術出版物數據的重用性。
1.2 公共信息庫簡介
區域、口蓋、工具等技術信息是在飛機維修手冊、飛機圖解零件目錄、故障隔離手冊等多本手冊中使用頻率極高的一類技術信息,多數區域信息、口蓋信息和維修工具信息會在飛機不同技術出版物中重復出現上百次,存在大量的數據冗余,而且一旦飛機構型發生變化,這類重用度高的技術信息更改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現漏改的情況。為此,S1000D規范4.1版本中提出了一種CIR類型的數據模塊,專門用于存儲在技術出版物編寫過程中可能在不同數據模塊中多次重復使用的信息,包括區域、口蓋、工具、斷路器、警告、警戒在內的14類技術信息[2]。CIR應用的工作原理見圖1,主要分為以下步驟。
(1)首先將在不同數據模塊中可能重復使用的技術信息統一到一個獨立的CIR數據模塊中進行描述,并在該CIR數據模塊內部為每個技術信息條目賦予唯一標識號。
(2)然后在其他數據模塊中通過該唯一標識號參引CIR數據模塊中的技術信息條目。
(3)在技術出版物整冊發布時,將CIR數據模塊中的技術信息提取到具體使用的技術出版物數據模塊中。
2 公共信息庫管理
2.1 公共信息庫數據模塊編碼
按照S1000D規范的CSDB管理理念,所有存儲于CSDB中的信息對象都必須有唯一的數據識別碼。其中,數據模塊編碼(DMC)是數據模塊的結構化識別碼,對各個S1000D數據模塊進行唯一識別[3]。CIR數據模塊作為S1000D 4.1版本中一類特殊的數據模塊,盡管其在內容組織上與其他數據模塊不同,但在CSDB中的管理模式上,CIR數據模塊與其他數據模塊采用相同的管理方式,區域、口蓋、工具等所有14類CIR數據模塊均有唯一的數據模塊編碼,其中不同種類的CIR通過信息碼進行區分,如區域、口蓋的信息碼分別為00H、00J。
2.2 公共信息庫內容編輯
CIR數據模塊與其他數據模塊類似,S1000D規范通過Schema來規范各類信息庫的內容結構。在具體型號的區域信息庫編輯時,按照源數據情況和在飛機維修手冊、故障隔離手冊等技術出版物中的使用需求錄入必要的區域信息,如表1中所列的區域號、區域描述、區域簡稱一般為型號應用中比較常用的信息。
2.3 公共信息庫質量控制
CIR是所有技術出版物的基礎數據,其內容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將來技術出版物的質量,因此在型號應用中需對CIR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由于CIR數據模塊包含的技術信息條目較多,比如整架飛機維護/維修需要的工具庫一般包括上千個工具。為了提高CIR的質量控制效率,一般在CIR質量控制過程中只需對新增或修改的技術信息條目進行質量控制,已經通過質量控制的條目無需重復走質量控制流程。技術信息條目在完成質量控制提交到CSDB之前,技術出版物編寫人員無法獲取該條目信息,只有等該條目完成質量控制并正式提交CSDB后,編寫人員才能獲取條目信息并在其負責編寫的數據模塊中參引。
3 公共信息庫使用
技術信息條目完成質量控制并提交到CSDB后,手冊編寫人員可在數據模塊中通過zoneRef、accessPointRef、warningRef等元素參引CSDB中CIR的具體條目,見圖2。
4 結論
CIR概念是S1000D規范中“一次創建,多次使用”思想的重要體現,在民機型號技術出版物研制工作中應用CIR可以帶來以下好處。
(1)通過CIR可以統一管理技術出版物中區域、口蓋、工具等重用度高的技術信息,解決了數據冗余問題,方便后續技術出版物的更改。
(2)在CIR中可以統一區域、口蓋、工具等信息的內容結構,確保各數據模塊中這類信息的內容協調一致。
(3)CIR的參引方式無形中建立了各本手冊中數據模塊與工具、消耗品等CIR之間的直接關聯關系,在將來的交互式電子技術出版物(IETP)應用中,用戶可以在IETP中快速匯總工具、消耗品等公共信息所關聯的數據模塊,也可以快速統計各本手冊所需工具、消耗品清單等,提高技術出版物信息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 許海峰.民用飛機技術出版物規范應用[J].航空維修與工程,2012(6):91-93.
[2] Interna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Technical Publications utilizing a Common Source Database(Issue 4.1)[S].ASD & AIA & ATA,2012.
[3] 孫瑪麗.基于S1000D標準的飛機維修手冊編寫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23):24-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