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數字化發展在我國各項事業中的占有比例,文化館的開展也逐漸通過數字化建設來實現文化活動的展開,這樣不僅有效提高了文化活動的便捷,也大大提高了文化活動的效率,使得文化館的開展實現了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本文就主要針對基層文化館如何開展數字化建設進行相關的探討,希望給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性的價值和意見。
關鍵詞:文化館;文化活動;數字化
文化館是一個地區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基礎,它是一個公益性的事業單位,主要責任是實現和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及建立文化橋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群眾文化活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數字化和信息化的多種手段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大眾,使得群眾能夠通過便捷的文化服務更加了解多元的文化活動。因此,開展數字化建設是實現文化館創新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手段。
有效建設文化館不能單純是口頭任務,而是要真正讓它展示出相應的作用和影響力。現階段,我國的文化館數字建設只是簡單的通過網絡和微信發布一些相關的項目活動和文化信息等,而這些完全滿足不了群眾對文化建設的需要,因此,我們就要提高數字化建設的主要項目和標準,通過采取多元的產品和業務文化來滿足群眾的文化需要,這才是文化館開展數字化建設的最終目標。
一、數字化給文化館帶來了現代氣息
隨著智能化的發展,電子信息技術也逐漸家喻戶曉,走進了每個人的身邊,智能化給人們帶來的便捷,使得我們能夠真正感受到信息化的能力和價值。因此,文化建設也需要數字化的實現,我們需要將數字化的建設與文化館逐漸融入起來。
數字化作為承擔群眾文化的主要載體,對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對于文化館來說,數字化的建設有效的提高了文化館的應用效率,對文化服務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現階段,我國的大部分文化館都已相繼開展了數字化的建設服務,通過信息的交流和文化輸出等多種方式,在網絡和信息模式上實現了文化的輔導和培訓等多種方式,為群眾文化活動增添了多種文化項目。
既然要增加數字化的建設,就要相應提高文化館的隊伍建設,要在多個場館實現不同的人員隊伍,通過加強和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電子應用技術手段,來實現數字化的信息實現,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群眾文化所服務。
二、文化館開展數字化建設能夠吸引到不同的受眾群體
文化館的開展是為了吸引不同年齡段的文化愛好者,而我們現階段發現,文化館的參觀者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中青年的參與者非常少,由于工作日的原因,他們無法來積極的參加文化館的活動,因此,我們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在休息日也要適當的開展一些文化活動,讓中青年也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通過采取數字化的建設方式來吸引青年愛好者,使得他們能夠進入到文化館感受和體驗組中文化,從而使得上班族能夠感受到群眾文化的意義,提高對文化藝術的積極性和興趣。
三、文化館數字化的建設和群眾文化建設要齊頭并進,不能厚此薄彼
雖然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結果,要結合當地特色和實際情況,多方面發展,從而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對文化的服務作用。現階段,我國的文化館服務的工作人員大多數都是離退休人員和社會閑散人員,他們缺乏專業的技術知識和信息化水平,不能真正的將智能化應用到文化館的開展中,所以我們要提高文化館的服務隊伍建設。通過與群眾文化活動相結合,多方面開展文化娛樂活動,整體提高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業務能力素質和水平,加強對他們的業務培訓和文化信息的講解等,使數字化能夠在文化館內實現真正的作用。同時,要積極推進文化館的“老年化服務”,使得中老年人能夠跟上時代的潮流,跟上智能化的腳步,從而發揮數字化的職能作用。
四、基層文化館開展數字化建設要分步走
首先,要因地制宜開展數字化建設。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要根據當體的特色和區情等逐漸開展數字化建設,不能盲目進行直接的結果,而脫離了群眾的需要。要根據當地的信息資源和文化整合等,多方向的實現智能化、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文化共享,要有計劃,有步驟的使用相應的資源整合,從而有效實現文化館的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
數字化的設備要與文化館的設施和場所相匹配,不能短缺或超支。要適當的使用公共資源和文化經費,拒絕普漲浪費,形成有效利用。城市化的文化館建設要順應時代的要求,設施使用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信息提前化,要大力推廣數字化的建設。而鄉鎮文化的文化館建設,要積極發揮出數字化的作用,提高隊伍建設,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不能采取單一的活動模式,從而使得城鄉的文化發展進行有效的統一和協調。
我們進行數字化建設時不能盲目追隨其他地區的文化建設,要建設出適合當地特色和條件的文化建設,盡量節約成本,提高設備使用率,采用能夠用得上的資源和設備,拒絕浪費,這樣才是實現數字化建設的根本意義所在。
數字化的高效建設只是文化發展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想實現現代化的管理,必須要充分發揮出數字化的趣味性便利性,這才是我們實現群眾文化發展的重點方向。
五、現階段文化觀眾數字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數字化建設認識不到位。現階段,我國的智能化發展尤其迅猛,信息化的普及已經家喻戶曉,但是還有多數地方缺乏對數字化建設的認識,他們忽視了數字化阿基社的重要性,而這都是制約文化館工作的主要問題。多數地區沒有對信息化提供相關的信息服務,而有效文化館的建立沒有成形的網站首頁,完全不能為群眾文化活動服務,更缺乏了對文化館數字化的認識。
二是網站建設實用性不強。網站的建設是實現數字化的基礎手段,而網絡的發展也給文化館的開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文化館網站的建設也是一項重要的方法,網站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藝術性,同時也強調網站對大眾的實用性。而有些網站的建設缺少相應的資源整合,檢索功能不夠齊全,使得群眾不能直觀的看到有效的文化信息,缺乏相應的主導性,同時,有些網站的連接使用不夠順暢,使得群眾不能直接的獲取資源,這樣就會給網站的成立帶來一定的困難和麻煩。endprint
三是資金分配不足。文化館的成立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而相關政府部門對文化的資金支出比較薄弱,而有些網站需要大量的資金分配,這就導致部分的網站制作由于缺少資金而面臨困難。網絡數字化的建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樣才能為網站的數據維護做好保障,才能在網站的制作過程中配備好專業的頁面、圖片和視頻等,通過專業的人才管理,從而實現文化館數字化的有效性。
四是網站缺少吸引力。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運用,群眾大可以通過各種搜索引擎搜索到相關的信息,而一般文化館都存在“有人建無人看”的局面。糾其原因,一是信息量太少,有些文化館的藝術檔案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以致于很多的活動信息沒有得到有效保存,錄入到后臺的數據就非常有限。二是互動性不強,文化館的網站一般面向的都是當地的市民群眾,不少數字文化館的建設過于死板,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缺少創新。幾乎很少有網站可以實現線上線下的互動,群眾只能單純的瀏覽信息。
六、針對數字化出現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是網站頁面設計講究藝術。一個網站的設計質量高低主要取決于頁面的設計方案,頁面的設計是吸引人的主要因素,所以在進行網站上設計時要注重對網頁設計藝術色彩的整體規劃。不僅要注意頁面的格局布置,使得人們在進行觀察頁面時有良好的直觀視覺效果,而且要注意頁面的色調,通常要選擇清爽的色彩,給人以愉悅的心情和感覺,不建議在網站上使用藍色調,這樣會給人以壓抑的感覺。排版要注意方式,分類清楚,分塊清晰,重要的文化信息和娛樂內容要放在醒目的位置上,這樣才能讓群眾能夠快速的瀏覽到需要看到的信息。
二是傳播平臺緊跟時尚。近幾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和微博等客戶端的使用提高了人們的交流效率,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普及也提高了文化館創造文化平臺的手段,文化館通過建立一個是實名制的信息平臺,來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有效的宣傳。
三是整合資源豐富內容。一是整合現有資源。根據微信和網站兩種平臺不同的特點進行整理的收集資料。文化館承擔的是全市文化活動的開展、輔導工作,在網站建設上,可以將全市各鄉鎮(街道)開展的文化活動進行匯總更新,搭建活動專題,這樣既可以起到檔案整理的功能,又能豐富網站信息。二是增加互動功能。這里的互動不是指面對面的互動交流,而是網絡線上交流,文化館的網站應該開設互動咨詢平臺,在線為群眾提供問題的解答和回復,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三是開設網上展館。除了活動以外,增加攝影區、視頻區,將舉辦過的活動視頻、拍攝的微電影上傳到相應的區塊,給受眾提供更多的瀏覽內容。
四是專人管理提高服務水平。現在不少文化館網站都存在一個現象,重建設、輕維護,一開始的時候非常重視,時間長了以后就變的沒有人管理,信息也無人更新,點擊進去都是過時的內容。要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就要選好人手,做到專人運營和管理,最好能懂一定的信息編輯、擅長簡單的圖片編輯。文化館也要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專用資金用于網站的更新和維護。有了資金和人員才能真正實現文化館數字化建設,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輕松的享受到文化服務。
七、結語
總而言之,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是有效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基礎手段,通過智能化和數字化的建設,有效提高了文化館的應用實際效果,使得人們能夠更加了解文化館的文化活動。雖然在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與服務方面還存在很多弊端,但是我們要從多個方向進行著手,不斷提升文化館的數字化服務水平,以此來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參考文獻:
[1]蔣君卉.大數據時代下數字化文化館建設漫談[J].大眾文藝,2014,23:12-13.
[2]陳莉.文化館建設中的科技應用[J].藝術科技,2014,10:63.
[3]黃穎鋒.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文化館建設[J].絲綢之路,2011,20:117-118.
[4]洪文偉.淺談新時期的文化館建設問題[J].大眾文藝,2012,14:1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