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的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目前面臨著各種狀況,在“微課”模式下實施多年的教學中,有些課程教學效果不錯,但也有些計算機課程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本文先是分析了在“微課”模式下高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的狀況以及現狀分析,其次淺析了“MOOC”模式下對高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的作用,文末提出了基于“MOOC”模式下的高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使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效果甚佳。
關鍵詞:MOOC;計算機;教學
一、 在“微課”模式下高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的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內容設置以及教學模式上都面臨著很多的困難,課程內容設置要與現在市場需求相吻合,但是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又會出現很多問題,而且問題會很多,但是如果背離人才市場需求來設置課程內容,又會出現學生畢業后會感覺學校啥都沒學到,尤其是對自身要求高的學生來說,會認為還不如去外面培訓機構培訓幾個月來的快。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專職教師們之前花了很多精力制作“微課”,為的就是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但是“微課”實際實施過程中還是有局限的,當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效果也并不樂觀。在“微課”模式下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因素:
1. 學生自身缺乏學習自主性。在企業和老師們的努力下聯合開發專業課程的內容,解決了教學內容與實際脫節的問題,老師們也努力使用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但是“微課”模式下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學生自身缺乏自主學習性不夠也是其中之一。比如我在C語言教學過程中就出現這樣的問題,老師們辛辛苦苦把C中的難點和重點制作出了“微課”,老師也布置相關的作業,但是真正能去好好利用“微課”預習和溫習的人數少的可憐,所以專業課上的難點重點制作成了微課,但是要能讓學生自覺地去學習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也很重要。
2. 在“微課”模式下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存在局限性。一是規模上。微課規模較小這是大家的共識。微課的規模目前為止僅在國內熱。二是受眾對象上。因為微課自身的特點原因,微課目前為止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學群體。大學里有的只是很少部分在使用。三是交互性上。微課在視頻結束后會布置些作業,但缺乏評價體系,效果不理想,許多學生不會付出行動,只是流于表面;四是知識完整性上。微課基本是課程的部分小片段,不能形成體系,需要借助課堂教學相結合才能該課程的知識完整性。五是評價體系上。無論是學生對老師評價,還是老師給予學生學完后的評價,都是缺乏的,學生在觀看微課后僅學到相應知識,不能獲得相應的評價,也就是相應的激勵機制缺乏。同時學生聽完課也不能夠及時給相關老師的該門課程客觀地評價。
二、 “MOOC”模式對提高高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的作用
經過多年教學實踐證明,積極組織開展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課堂多元化是非常重要的,能使得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效果更上一個臺階。在網絡資源非常豐富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教學軟件也是頻繁的推出,前期“微課”模式教學也是當今比較流行方式之一,但“微課”模式下開展計算機專業課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尤其是微課自身特點也決定了在高職院校開展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效果有局限性。所以“MOOC”的出現,又給我們高職計算機專業課堂的教學模式加磚添瓦了,更加豐富了我們的教學模式,“MOOC”在規模上、互動性、完整性、評價體系上比“微課”模式更勝一籌。
對于程度不同的學生,可以利用網上開放“MOOC”在線資源,可以聽到很多大師級的課堂,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計劃多修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堂,而且還可以獲得相應證書,為自己今后出去工作增加籌碼。基于“MOOC”模式下對我們的專業課教學所起的作用應該是很大的,主要有:
1. 有助于專業老師精準地規劃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模式;
2. 有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 有助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能力;
4. 有助于增加學生就業的籌碼。
三、 “MOOC”模式下的高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在信息化社會資源共享的時代背景下,微課雖然已經成為很多老師很多課程所使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手段之一,并且微課在教學中也起到了一些效果,但是“MOOC”的出現又給我們的教學如虎添翼,作為高職計算機專業課使用“MOOC”也是高職院校中的先鋒,帶領全體老師齊發并進。而在探索這樣新教學模式的路上難免遇到困難,但是困難在“MOOC”對計算機專業教學所起到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現談談就本專業在“MOOC”模式下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思考:
1. 選題要新穎:教師在制作“MOOC”時,第一重要事件就是選題,我們可以利用慕課的網站,先去瀏覽網站上已有的資源,篩選出一些比較優秀的案例,能借鑒的地方就學習人家,再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總之你的選題要新穎,能夠吸引人來用這些的資源,否則選題太老舊,瀏覽都不愿意,就更別提來用了。同樣一門課程,選題的不一樣,使用的效果也是大不一樣的。
2.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MOOC”的制作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課程組團隊的合作。每個知識點怎么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都是要通過該門課程組老師在多年實踐教學中提煉出來,經過團隊的研討來再定奪,而不是草率的把知識點羅列,這樣的話,制作出來的“MOOC”可想而知了。而且制作的過程既費時又費物力,一旦失敗,損失就不可挽回了。所以在制作前期一定要依靠團隊的力量,在知識點選擇上要做到精準、趣味性強、新穎。
3. 腳本要細致:前期選題以及知識點的定位弄好后,那就是腳本了,同樣的內容“導演”導的不一樣,演出來的效果也是會相差很大的。首先要考慮到做出的東西是面向什么樣的群體,那寫腳本的時候就應該以適應這樣的群體來設計,包括語氣語調以及所會涉及到的網絡俗語等。千萬不能有太保守的思想,要設計出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味道,這樣的腳本才能演出讓學生來用的作品來。endprint
4. 拍攝要專業:其實一部好的劇本,如果拍攝不好或者取景等拍攝問題都會影響到整個作品,專業的事情最好是讓專業的人來,使用專業的設備才會出效果。但是由于專業拍攝成本比較高,加上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往往都不去請專業人士來做,搞得前期費了很多老師團隊的精力,最后是拍攝出的作品漏洞百出,效果也不好。這樣也會打擊老師們的積極性,想象所受的影響輻射面就很廣了。既然“MOOC”模式下的效果好,那就真心希望能好好拍攝,交出一幅完美的作品,這樣受益多多。
5. 評價體系要到位:評價體系總是利大于弊的,也算是一種鞭策。學生對老師客觀地進行評價,老師也會根據學生的評價來不斷改進和提高。老師給予學生學完后的評價,也是老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肯定,這樣更能激勵學生的自覺自主,也能讓學生產生自信滿足感。所以在“MOOC”模式下的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微課很不一樣的地方。而且能讓學生修完課程后能獲得一些相應的證書,也是一種激勵機制。
四、 小結
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MOOC”模式的教學總會越來越受老師和學生們的熱愛,也能實現更多的學生可以走進名師的課堂,也能讓更多名師課堂融入在我們的身邊。在“MOOC”模式下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形式多元化了,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MOOC”具有規模大、受眾面廣、互動性強等突出特點,主要提及的就是“MOOC”模式下的課程評價體系完善,這樣老師可以通過評價體系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學生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和課程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老師和學生共同成長、共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文禮.MOOC的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教學研究,2013(2):53-57.
[2]胡潔婷.MOOC環境下微課程設計研究:以“計算思維”微課程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2013,4.
[3]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1):85-93.
[4]高淑然.微課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思路探討[J].科技視野,2015(12):173-173.
[5]吳蕾.“微課”理念下高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5).
作者簡介:
廖智蓉,浙江省杭州市,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