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丹麗+許偉欽
摘 要: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永恒主題,培養創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現如今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培養農村中學生創新思維,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創新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并合理運用收斂思維這三個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創新;思維;中學生;農村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0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26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是領域科技人員創造的結晶。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現如今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同時也是新課標的要求[1]。而農村中學生由于見識少,學習條件差,家庭條件有限,創新思維的培養更顯農村教師責任之重大。
農村中學生多屬留守兒童,家庭狀況差,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家學習沒能得到來自家長的督促和指導,面對學習上的困難,基本上也難以得到有效的幫助。農村學校教學資源不足,傳統的講授教學方式在當前農村課堂教學中仍占主導地位。農村中學生大多數基礎差,害怕出錯,因而不敢想、不敢問、不敢說、不敢做,等待教師講、教師答的現象非常普遍,如此下來,學生的創新能力極大地受到了限制。
關于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首先,要求教師思想的轉變,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可主導者是教師,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關鍵是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教師,包括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手段等[2][3]。
其次,學生在教育中是具有主體地位的,對于如何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引導。
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農村中學生在課堂上,習慣了“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大多數懶得思考,有問題也不敢問,不敢提出來探討,怕回答錯遭教師批評同學笑話。然而創新思維的開發首先要求學生懂得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驗證問題,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信。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與學生交流,要以平等的態度,關愛每一位學生,樂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對于學生的回答要進行鼓勵,要對一題有不同見解的學生加以表揚,鼓勵學生敢做敢想敢問。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學以致用。這樣,學生就有信心學習,有信心參與課堂上的活動。
二、培養學生創新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必得先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可先創設生動有趣的、具有有吸引力的問題情景,讓學生產生好奇心。通過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了探索思考問題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有理數的乘方》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先通過視頻的制作設置出這樣的情景:拉面師傅拉面。引導學生觀察制作過程,并提出問題:大家想一想,拉面師傅拉10次能拉出幾根細面條?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拉1次有多少根細面條?2次呢?3次呢?……你能從中找出規律嗎?農村學生對拉面的制作比較熟悉,讓學生討論生活中的問題,學生比較有探討的欲望,鼓勵學生交流討論,歸納總結得出規律。
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并合理運用收斂思維
發散思維是通過對已知信息進行多方向、多角度、多渠道的思考,從而悟出新問題,探索新知識或發現多種解答方法或得出多種結果的思維[4]。收斂思維指從已知信息中產生邏輯結論,尋覓最佳解決問題方案的一種有方向、有范圍、有層次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表現的是思維的廣度,收斂思維則體現了思維的深度,二者的有機結合,可締造靈性空間,活化思維,提高知識水平和創新思維能力,從而開啟心扉,挖掘潛能,提高思維的整體素質。所以,教師得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并合理運用收斂思維,如此才能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抓住理科習題特點,進行多向思維訓練,如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變式訓練,如:分解因式:x2(m-n)+y2(n-m) 這一道題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解法:
對于學生給出不同的答案教師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不能與標準答案不同而否決掉。可讓學生從不同的解題方案中尋找最佳最簡單的方案。在學習中教師可布置一些和學生生活相關的作業,并引導和督促其完成。如在學習了《利用軸對稱進行設計》后,教師可布置學生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設計一個軸對稱圖案,并說明設計意圖,對于學生作品可在班里展示出來,優秀作品可給予獎勵。
托爾斯泰曾說過:“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是什么也不會創造,那他的一生永遠是模仿和抄襲。”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創新思維必將會引起更廣泛的重視。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作為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加大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力度,更加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讓我們的學生擁有更好的創新能力,把家鄉創造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 黃曉霞. 新課標要求[J]. 新課程實驗教材小一數學教案設計合訂本, 2003(1):89.
[2] 楊勝鳳.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的培養[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 13(5).
[3] 陳文友.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初中數學教學探究[J].速讀, 2014(5).
[4] 龍旭民.讓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在物理課堂中比翼齊飛[J]. 科教導刊, 2011(12):210-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