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淑茂
摘 要:隨著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中職學校教育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和嚴峻的挑戰。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情特點調整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其成為社會的“高素質”“技術型”和“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中職;醫用化學;基礎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04
當前,中職學校教育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和嚴峻的挑戰。由于近年來我國各大院校擴招,所以成績較好的學生大部分就讀高中,而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成績差,基礎知識薄弱,綜合素質較低,這本身就給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難度。同時,中職學校培養的是職業技術性很強的專業人才,旨在培養“高素質”“技術型”和“實用型”人才。制藥技術專業是我校的名牌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藥物制劑(含藥品生產等方向)相關行業與職業技能的醫藥類中級技能型人才。藥物醫用化學課程是制藥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但是,由于該課程理論知識相對抽象,對于基礎知識薄弱的中職生來說,會產生畏難心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情特點調整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
一、理論課立足學生崗位要求
(一)精選課程教材
近幾年我校制藥技術專業選用的教材是全國醫藥職業院校行動導向模式教材。該教材的特點是:(1)教學方法先進,選擇行動導向法教學,打破以知識傳授為特征的傳統學科模式,轉變為以項目或任務引領為主體的課程模式。通過開展活動、完成項目,達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及素質的要求。(2)內容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大量的實例讓學生更能貼近生活,從而打破畏難心理,提高學習興趣。(3)注重實踐操作,大篇幅的實踐內容安排,可重點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為職業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二)精編教學大綱,優化教學計劃
我在教學計劃編寫時,除了對基礎理論知識提出了要求,更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突出制藥技術的專業特點及職業教育的特點。理論編寫本著實用、夠用、突出重點的原則。其中,職業能力部分著重從學生的安全意識、動手能力、團隊意識、職業規劃等方面著手。
(三)合理改革教學方法
合理的教學方法是一節課實施成功的關鍵,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學情特點,有針對性地采用行動導向法實施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等系統處理問題的能力,為職業能力夯實基礎。如在抗生素章節中采用案例教學法,鼓勵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嘗試進行案例分析,結合資料查詢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模式。
(四)改革理論考核模式
以往的考核模式基本上是根據課本基礎理論知識而設置。就目前中職教育的特點,理論考核模式不應該只為理論而出題,更應該注重學生分析問題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嘗試一些配伍選擇及案例分析題型。
二、實驗課注重職業能力培養
(一)實驗內容應因“崗”施教
藥物醫用化學是一門實踐技能強而理論知識難的學科,實驗內容設計應該立足基礎理論知識,把握專業特點,重視實驗要求,依托崗位需求。制藥技術專業的目標培養方向是一線崗位人才,要求他們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在生產現場或實際工作中熟練地解決問題。所以,實驗項目應貼合工廠實際,結合藥廠實訓項目,根據該專業的崗位需求進行設計。
(二)改革實驗課教學模式,嘗試開放性實驗
實驗的目的是行動,而行動的最終目的不僅僅局限于“學過的”“做過的”,而是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靈活運用知識,進行“沒學過”“沒做過”的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所以為了學生的職業發展,我們應該改革實驗課教學模式,嘗試開放性實驗。如一些實驗周期短、相對簡單的實驗項目,教師為學生規定一個目標,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獨立設計工藝路線及質檢方法,結合教師指導完善實驗設計進行實踐操作。
(三)規范實驗課考核體系
打破傳統的期末考試方式,實驗期末考核大膽結合開放性實驗題目,嘗試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做一份實驗設計報告,并根據報告結合教師指導,完善設計內容,進行實驗操作。然后根據學生實驗操作情況,綜合考核學生的整體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大大鍛煉了學生的系統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學生社團活動與基礎課程緊密結合
制藥技術專業不僅能培養一線藥物制劑工,同時也能培養醫用化學合成制藥工。從根源上講,這兩種崗位群體都需要醫用化學基礎知識作為基本依托。所以,我結合本人指導的“生化社”社團作為平臺,給予學生更多鍛煉的機會。比如一些相對復雜的實操內容,在實操課程設計中并未體現,但可以通過“生化社”開展的社團實施,從而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
四、增強法規意識,培養職業素質
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注重灌輸職業道德理念。制藥技術專業學生的工作與人民群眾的生命息息相關,要本著“質量第一”的原則,嚴格要求自己,強化法規意識,樹立良好的職業素質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就要不斷要求學生努力學習基礎知識,掌握正確的制藥本領,具備扎實的職業能力,時刻把安全意識灌輸到工作中去。
總之,在中職《藥物醫用化學》課程的實施中,只有結合學情及專業特點,合理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及改革手段,才能游刃有余地把職業能力與職業培養貫穿到學習過程中,不斷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專業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照紅.職校新課改下《醫用化學基礎》教師的新觀念[J].醫藥,2016(7).
[2] 張春凌.《醫用化學基礎》課程教學之我見[J].中國科技投資,2014(A19).
[3] 周維喜.中職《醫用化學基礎》教學之我見[J].華章,2014(7).
[4] 伍天祿.從醫用化學基礎教學實踐談中職化學課改[J].科學咨詢,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