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玲
摘 要: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有效地做到家園結合,讓家長參與到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中,從幼兒身心特點出發,增加幼兒探究活動的開放性,滿足幼兒探究活動的個性化,多采用以鼓勵為主的評價方式,就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
關鍵詞:自主探究;家園合作;親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1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112
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是一個人對外界事物探索與研究的一種基本能力,也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一種核心素養。對幼兒來講,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既是其成長過程的基本需要,也是在幼兒階段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重視對幼兒探究意識與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在幼兒科學課中進行培養,更要在日常活動中進行培養。
一、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
(一)幫助家長樹立正確認識,放手讓幼兒進行自主探究
在教學實踐中常發現有一些幼兒家長對幼兒的許多自主行為存在包辦代替現象,甚至是在幼兒園中教師給幼兒布置一些簡單的探究性活動或探究性小作業也會被家長代替。一些家長因為存在怕會對幼兒造成傷害或怕弄臟幼兒的衣服等原因,在家中不讓幼兒做這個,不許幼兒碰那個的現象。長期如此,這不僅會嚴重削弱幼兒的動手能力,還會遏制幼兒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的發展。
對自然界中每一件事都充滿好奇是每個幼兒的天性,但是如果幼兒的行為不能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必然會影響對幼兒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與發展。為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活動給家長進行思想認識方面的教育,讓家長認識到幼兒自主探究對幼兒個體成長的重要意義,能認識幼兒期幼兒思維特點和行為特點,從而支持和幫助幼兒完成一些自主探究活動。
(二)開展家長參與的親子類探究活動,提升幼兒探究活動的質量與層次
隨著人們對教育本質認識的深入,家長意識到幼兒成長過程的重要作用。在幼兒園開展探究活動時,如果家長經常參與和介入親子活動,不僅可以有效增強感情,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探究活動的質量與層次。因此,幼兒園可以經常開展一些由家長參與的親子類探究活動,在一家人密切配合與合作下讓幼兒更能放手進行一些探究活動。例如,如在一次《誰運的水多》的親子活動中,教師給每個家庭都提供了不種形狀的一些容器,讓家長幫助幼兒完成限時運水任務,要求家長只能幫助幼兒完成運水任務,而運水方案由幼兒自己設計。在活動中通過多次的嘗試與對比,幼兒在活動中不僅嘗試了不同容器的使用方法,還讓幼兒認識到不同形狀的容器的容積的大小關系,為幼兒在以后學習數學知識儲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與體驗,使活動的質量與層次明顯得到了提升。
(三)努力開發一些適合幼兒在家中開展的探究活動,增加幼兒家中探究活動機會
對幼兒來講,其探究的天性無處不在,教師不僅要在幼兒園內開展各種培養幼兒探究能力的活動,更要注重幼兒園外活動中對幼兒探究意識和能力培養的作用。教師可通過布置園外作業的形式,將“做中學”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幼兒家庭活動之中,讓幼兒在家長的幫助與合作下開展一些幼兒力所能及的家庭探究活動,讓家長既要做幼兒探究活動的顧問與參謀,幫助幼兒查找資料,指導幼兒設計方案,使探究活動順利開展,又要讓家長陪同幼兒開展探究活動,更要參與到探究活動之中,幫助幼兒記錄活動過程,指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得出結論,用幼兒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并指導幼兒通過多種途徑來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使幼兒在家中開展的各種探究活動得以有效開展,增加幼兒在家中探究活動機會。
二、增強幼兒探究活動的效果,讓幼兒在探究活動中體驗到成功與樂趣
(一)增加幼兒探究活動的開放性,提高探究活動效果
在教學中發現,一些教師在開展幼兒探究活動時,所有活動的內容都已經由教師設計好,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只能按照教師的意愿進行活動,而缺少幼兒自己的思維與想法,嚴重影響了探究活動的效果。其實在一些探究活動中,教師可以提高活動的開放性,無論是活動的用品,還是活動的內容都沒有必要制定過于詳盡,在活動中只要幼兒的思想與行為不偏離活動的目的,就應該鼓勵幼兒自己準備活動的用品,放手按自己的想法與理解進行操作和活動。這樣不僅降低了教師的工作強度,還使探究活動更符合幼兒身心特點,使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有效提高了探究活動效果。在一次讓幼兒們認識“種子發芽”探究活動中,教師原來設計的是讓幼兒們探究黃豆發芽的過程,認識種子發芽的基本條件。但一些幼兒由于沒有按要求帶來黃豆的種子,而是帶來其他植物的種子,教師就根據幼兒們所帶的種子種類將探究活動分為多個小組,沒想到使探究活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讓幼兒們通過活動認識了植物種子發芽的基本條件,還讓幼兒觀察了不同植物種子發芽時的不同表現,從而有效豐富了幼兒對植物多樣性的認識與體驗。
(二)滿足幼兒探究活動的個性化,提高探究活動效果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幼兒個體間也存在著千差萬別,他們的想法與生活體驗也不盡相同,使他們在探究性學習中也會出現個性化的差異。從心理角度來看,幼兒在探究活動中這種個性化差異其實他們不同自我意識的表現。幼兒這種不同的自我意識對他們開展探究活動的興趣和熱情會產生不同影響。當所要開展的探究活動符合他們的自我意識需要時,他們就能對這種探究活動表現出深厚的興趣,也往往會使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積極認真的態度,使探究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開展探究活動時,教師一定要從幼兒個性特點出發,充分關注不同幼兒的個性化需要,為他們提供更適合他們開展的探究活動,為他們提供更能發揮其個性特點的活動內容。
(三)用正確方法評價探究活動,提高探究活動效果
在幼兒的活動中,教師一定注意不要采用唯一性的標準對幼兒的活動進行評價,而應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特別是要善于發現每個幼兒在活動中好的表現,注重過程性評價,弱化結果性評價,從正面引導,以鼓勵性評價為主,讓每一個幼兒都能探究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一定可以有效提高探究活動效果。
在幼兒教育中,只要教師能根據幼兒身心特點出發,有效地開展適合他們的探究活動,就可以讓幼兒在探究性活動中獲得樂趣,體驗成功,在探究性活動中得到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專業委員會編.幼兒園科學探究的教與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 陳曦.關于幼兒探究意識和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