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教育發展改革的背景下,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初中數學教育中原有的教學方法也要隨之改革。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把有效的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是每一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問題導學模式應運而生。
關鍵詞:問題導學模式;初中數學教育;現代教育發展
一、 引言
初中是學生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初中是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始轉變,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過渡。作為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好數學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所以在初中階段學好數學非常重要。在數學學習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問題中學習。
二、 問題導學模式的定義
問題導學模式就是以教師在教學中提出問題為載體,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為出發點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提出的問題是主導,而學生的思考回答是主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參與整個學習過程,老師和學生合作完成教學的新型導學模式。
三、 問題導學模式提出的背景
近些年來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逐步不能適應時代發展,應試教育逐漸被素質教育取代,教學目標已經由原來單純的知識記憶、重難點突出變為現在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標準已經深入課堂,數學作為初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教學方法也隨之變化。教師課堂教學中引入問題導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學會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問題導學模式的滲透,運用恰當的數學問題對學生提問,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數學無盡的探知。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主動提問并獨立思考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問題導學模式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讓老師喜歡教,學生喜歡學。
1. 當下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與高效課堂需求的矛盾。原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壓抑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現在教學需要高效課堂,需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質量,從而就出現了老師教得無奈,學生學得無聊的現狀。
2. “老”教師與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矛盾。這里所說的老不是年齡的老,而是教學模式的老化。因為在沒有課改以前,原來的教材編寫模式與日常生活脫節,理論性比較強,實踐性較差,可以說是沒有實踐。學生學了以后不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但是課改以后教材的編寫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即從生活到理論到教材。原來的教師只需要把知識公式講清說明白就行,課改以后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的緊密結合達到探究學習的目的,必須理解透徹,方才可以入手做題。教師教學的時候非常不適應,原來只注重教學的內涵,現在更要求內涵與外延相結合。問題導學模式就是針對課改后教師教學模式的僵化提出的。在問題導學模式中,更注重學生的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弱化教師主體地位,這樣的課堂變得和諧,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維潛力。
四、 問題導學模式在課堂中的具體實施
1. 問題導學就是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用數學問題作為導學,激發學生對于一些感興趣問題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比如說講正負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問,平時我們掙了錢都存到銀行里了。那如果我們沒有錢買東西或買房的時候如何解決。學生肯定會說和別人借或向銀行貸款。接下來老師引導學生說,存到銀行里的錢記作正數,然后寫在黑板上,那么借的錢或貸款的錢就記作負數。這樣的問題導學模式,讓學生參與進來,既形象又生動,而且學生還愿意參與,更加深了對正負數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還會主動提問,這樣既轉變了師生間原來主體的變化,讓學生參與教學,而不是被動學習。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不覺得數學那么枯燥,原來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問題就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價值觀目標,潛移默化滲透到教學當中。
2. 組織同學之間提問,進行合作探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拋磚引玉,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老師讓同學們也提出一些問題,自己的同桌或同組同學來回答。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新課導入中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們只要按我的要求算出一個數,老師就能猜出你們每一個人的年齡!”學生說不可能。然后老師提出“請你把你的年齡乘3減去7,最后除以2,然后說出運算后的結果!”學生答出19、17.5、16,老師就可以說出學生的年齡分別是15歲、14歲、13歲。然后以此類推,讓同桌或分組提問,學生肯定非常喜歡,最后老師總結,這種計算方法就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堅持問題導學模式的核心。問題導學模式是以教師提出問題為核心,但不是整個課堂的教學目的。教師在實踐中不應本末倒置,讓問題占據整個課堂。問題是線索,探究是主線,興趣是導向,質量是目的。在問題導學模式的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師生互動,鍛煉思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4. 改變原有的教學評價體系。問題導學模式的應用,肯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原有的評價體系不利于問題導學模式的實際應用。所以要改進原有的教學評價機制,將平時的成績與教學中問題導學模式的應用效果結合起來,取消原來的惟分數機制,形成多元的教學評價體系。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感受到數學的真正魅力,這樣學生學習更有動力。
五、 總結
時代在發展,教學模式也應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教學模式要與時俱進。問題導學模式的出現就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果。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在興趣中學習。
參考文獻:
[1]葉加淦.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4):84-85.
[2]朱芳姣.利用導學案提高初中數學有效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12(32):16-16.
[3]陳敏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4(23):300-300.
作者簡介:
鄭亞荔,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永春三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