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課的重點在引導學生如何運用四種方法合理、有效地處理時間管理問題,難點在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取某種或某幾種方法或運用自己獨特的方法進行有效的管理形成口頭及書面材料,最終寫成小短文。
關鍵詞:教學;英語;設計
一、 教學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選自21世紀報“Five Ways to Get More Time”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了一定的調整和改編,詞數縮減為516詞。本文為說明文,主要說明了獲取更多時間的四種方法,即如何通過有效途徑管理自己的時間從而獲得“更多的時間”。
二、 教學對象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所有學生均選自省級示范校四川省某中學同一實驗班學生,學生總體水平良好,學風純正,學習主動性強。學生現處于高一年級下半學期,已經掌握了必修一至必修三的內容,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閱讀。
三、 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運用任務型教學法,以支架式學習理論為支撐。本課共五個任務,任務由易到難,邏輯性強且環環相扣,前一個任務都是為后一個任務做好鋪墊、搭好支架。本課的學法主要以合作學習為主,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發現自己的管理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法。
四、 教學目標
本課共有四個教學目標,分別是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能夠達到以下四方面的能力:第一,識記本課中出現的新單詞及短語;第二,通過尋讀找到文章的主題句及主旨,通過略讀定位文章的細節信息,通過拼圖閱讀形成信息差促進學生之間更好的合作交流,深入挖掘獲取時間的方法。第三,靈活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在拼圖閱讀中發現key model并找尋另外三個keys。第四,樹立珍惜時間、合理科學有效的管理時間的意識并形成健全的價值觀,特別是對于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們處于高中學習階段的起跑線上,意義十分重大。
五、 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引入,讀前,讀中,讀后。
Stage 1. Leadin
The teacher presents a song and a question.
【設計意圖】通過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作為導入,引出“時間”話題。
Stage 2. Prereading
The teacher presents a picture and leads students to imagine if they had 25 hours,what they would do.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情景提問激發學生想了解如何能得到第25個小時,從而引出“怎樣有效管理時間”。
Stage 3. While reading
Step 1. Fast reading
1.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ad the first and last paragraphs,and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s.
2. The teacher leads the students to general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Step 2. Careful reading
1. Students are asked to read through the passage and match each technique number with the expression.
2. Students are informed to read Time Management Technique 1 and answer two questions.
3. The teacher leads the students to generalize the Key Model.
Step 3. Jigsaw reading
Four students as a group,each student choose one Technique to read and tell the group members what he read based on two questions.
Technique
What
How
1
want to do all the things
decide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2
everything is important
list what you have to do that day
3
not able to say “NO”
learn to make quick decisions and say “Yes” or “No”
4
have to be “connected” all the time
recognize this and “unplug” yourself
【設計意圖】1. 通過引導學生找出首尾段落主題句,結合問題了解文章大意,并總結出文章的結構。2. 以technique 1為例,為學生做了一個示范,通過兩個問題What is the time management problem?How do you solve your problem?總結出key model。3. 通過拼圖閱讀,使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發現key model并運用其去找到文中的另外3個keys。4. 學生結合文章和實際,找出自己的time management problems,然后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
Stage 4. Post reading
Step 1. Review
The teacher plays a video to recall what have been learned and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to talk.
Step 2. Discussion
Students are asked to discuss their time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how to solve them.
Step 3. Writing
Students are informed to write a short passage.
【設計意圖】1. 教師結合自己實際通過微課告訴學生自己的時間管理問題,并結合文章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幫助學生了解如何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找到自己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2. 學生與同伴討論自己的問題和方法,在課堂討論之后寫成一篇小短文。
Homework
Students are asked to share their compositions with their partners and make it better.
【設計意圖】讓學生鞏固所學內容,促進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六、 教學反思
本堂課榮獲某市直屬校英語學科教學展評活動一等獎,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和參考價值。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反思:第一,選材貼切學生實際,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和教育意義;第二,教學過程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抓住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在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第三,教學設計精巧,無論是通過阿拉丁神燈引入還是自制微課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目的都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另外,本堂課還采用了拼圖閱讀以促進學生間的合作學習;第四,本堂課是一堂讀寫課,在立足文本,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
作者簡介:
姚遠,中學二級教師,四川省瀘州老窖天府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