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漢崗+張曉琴+李一搏+邢麗紅+楊曉東
摘要 目前,我國農村發展涌現出大量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企業,其存在對現代企業管理理念認識不足、管理手段運用不足等現象,導致企業發展緩慢,經濟效益、市場競爭力以及抗風險力低下,致使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低下。為使新型農業企業充分認識現代企業的發展理念、思維和管理模式,本文重點剖析了結果導向思維模式的概念、模式建立、模式應用;人員管理的現狀、團隊力量與團隊建設、人員激勵模式;任務導向型和結果導向型2種執行力、執行力的系統性、如何提高執行力等問題,以期提高管理水平,壯大企業的實力,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 新型農業企業;思維模式;行為模式
中圖分類號 F3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1-0294-02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農村建設飛速發展。農村涌現出了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企業[1]。這些新型農業企業受傳統農業思想的約束,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現代企業思維模式認識以及現代企業管理手段運用不足,導致企業發展緩慢,經濟效益、市場競爭力以及抗風險力低下,致使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低下。筆者結合自身積累的經驗展開探討,以使新型農業企業充分認識現代企業的發展理念、思維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壯大企業的實力,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1 新型農業企業應具備的思維模式
1.1 傳統農業思想對新型農業企業的影響
我國是農業大國,幾千年來人們對土地資源和大自然的依賴度高,形成和積淀了深厚的傳統農業思想。其表現在一是淳樸簡單的人際關系;二是自給自足、經驗性生產意識;三是單一的市場交易意識;四是現代化生產手段應用不足,使農業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依賴程度較大;五是企業化發展和管理滯后[2]。傳統農業思想意識的存在與現代社會發展進步的步伐不相適應,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1.2 現代企業的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是一種戰略模式,即企業發展方向、思路、理念等方面的決策模式。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企業的一切戰略決策都是圍繞結果導向思維進行的。企業的發展方向、行為意識、行為規則、服務理念等都是以企業的發展宗旨、發展目標為核心而開展,因而現代企業的思維是結果導向思維。企業做任何事或決定,首先要設定目標,其次是要創造條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達到企業預先設定的目標[3]。
1.3 企業家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
1.3.1 創新精神。企業家的創新精神體現為發現一般人所無法發現的機會,運用一般人所不能運用的資源,找到一般人所無法想象的方法。其能夠抓住機會,利用資源,引領和推動著企業的發展,同時利用這些辦法不斷解決企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使企業始終保持良好的運營狀態。
1.3.2 冒險精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與失敗并存,喜悅與風險同在。冒險精神是優秀企業家先人一招、抗拒風險與壓力的特質,是企業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證。
1.3.3 創業精神。創業精神是指銳意進取、艱苦奮斗、敬業敬職、勤儉節約的精神,是為成功而做好長期奮斗的獻身精神。
1.3.4 寬容精神。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始終處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矛盾中,因而企業家必須具有豁達的心胸、包容的心態、寬容的精神,這樣才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1.4 企業管理的3個層面
主要是指企業決策所涉及的3個方面,即戰略層面、技術層面和操作層面。解決好這3個方面的問題,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和協調好相互關系,這樣企業這臺機器才能順利地運行起來。
2 新型農業企業的人員管理模式
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最寶貴的財富。企業發展離不開員工,發展成果應與員工共享。全面理解人本管理的內涵及實質,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是時代的趨勢,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2.1 現狀
目前發展起來的新型農業企業主要有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企業的人員大都由家庭成員、親戚、村民、返鄉大學生等組成。人員結構有一種自然的親情聯系,由于受地域文化的限制,在管理上存在諸多困難。一是現代化發展思維意識不強,進取心不強;二是承受壓力的能力弱,容易按個人意愿行事;三是大局意識薄弱,只看到眼前利益和個人利益;四是管理者容易被誤解為最大利益的享有者,由此在思想上造成勞動者和管理者的對立[3]。
2.2 變革
要改變這種思想認識局面,必須認清“一個現實,兩種管理思想”。“一個現實”即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在同一條船上,要么同舟共濟,直掛云帆濟滄海;要么水漏船沉,水中撈月一場空。“兩種管理思想”一是重在激勵,企業管理者是監工,員工就像停在斜坡上的汽車,要有相應的激勵措施才能砥勵前行,否則車子就可能下滑;二是重在管理,上級是導師,要讓員工主動工作。
2.3 團隊力量與團隊建設
當今社會發展中,任何一個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僅憑孤軍奮戰,單打獨斗,很難成就大事業。只有融入團隊,與團隊一起奮斗,才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團隊,是為了實現一個共同目標而集合起來的集體,需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協作互補、甘苦與共,才能讓團隊如一臺高效運轉的精密機器,一支奮勇作戰、戰無不勝的部隊[4]。
2.4 人員的激勵
企業員工工作有2種狀態:一是主動工作,二是被動工作。如何讓員工主動工作是企業管理者要不斷探索的問題。工作的目是為了掙錢和生存。通過獎勵、晉升等激勵措施讓員工主動工作,在一定時期、一定階段、一定程度上有效。此外,還有統一信念、使命感和價值觀等方法[5]。
2.4.1 統一的信念。信念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信念是一種需要,能激勵人們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觀念、原則去行動,去實現目標,是一種強大的內在動力源泉。endprint
2.4.2 統一的使命感。每個人在社會中都需要有使命感,人一旦有了使命感,做任何事都會非常認真和努力,使命感是一個人的動力根基。
2.4.3 統一的價值觀。價值觀是判斷是非的信念體系。人的一切思想與行為都體現在價值觀上,價值觀是做事和為人的規范,是解釋內在動力的關鍵,是了解和判斷自己和別人行為的內在依據。
3 新型農業企業的執行力模式
3.1 新型農業企業的執行力現狀與變革
3.1.1 任務導向型。管理者下達任務給員工,完成任務即等于事物的結果。只對任務負責,完成任務就意味著工作的終結,至于結果如何,往往被忽略。當結果不理想時,就會找理由搪塞以推諉責任。只會看見外在的客觀原因,看不見自身內在原因,這是工作推諉、不求進取、不求創新的根源所在。
3.1.2 結果導向型。這是以取得良好的結果或收效為目的的行為模式,任務不等于結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排除困難、想方設法盡最大可能達到理想的結果,工作才發揮了價值。如果一個企業或單位從上到下都秉持這樣一種理念,“請給我結果”“凡事追求好的結果,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即使你付出再多的代價也等于零”,這樣才能造就一個強大的團隊、一個強大的經濟組織。
3.2 企業執行力的影響因素
執行力涉及企業全員要素,主要表現為領導是企業執行力的第一要素,各級組織是企業執行力的有力保障,每位員工是企業執行力的有力踐行者。企業要努力打造以結果為導向、以結果慣性為主的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企業工作作風。
3.3 提高企業執行力的具體措施
3.3.1 完善制度建設?!皼]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就像企業的筋骨,沒有一個完美、合理、有利于執行的企業制度,工作計劃、人員管理無法執行到位。一是領導要以身作則。在企業里往往是以領導為中心,往往存在領導大于制度、高于制度、帶頭不執行制度,反過來要求員工嚴格執行制度的現象,這樣會導致員工消極抵抗的情緒。制度成了擺設,制度的執行力歸零,遇事推諉,致使管理者無頭緒可循,執行力差。二是制度一定要明確化。制度要在執行中不斷完善、細化,做到合情合理,可操作性強。三是不隨意更改制度。朝令夕改的制度,容易造成員工抱有僥幸心理,信任感不強,執行力低下。制度的建立要求慎重,體現企業方方面面的意志,好的制度,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執行慣性,保證企業持續前進。
3.3.2 做好人員管理。一是親人、身邊人的管理。這些人在企業發展初期貢獻很大,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顯示出各自的短板,養成了一種當家人、自己人的習慣。工作中往往出現優勢感、優越感,其他員工都會避讓三分或過分尊重,形成一種家族理念,致使政出多門、有規不依,給工作造成阻礙甚至損失。對這些人的管理要嚴格要求,做到以身作則。二是能人的管理。能人是指有能力、有專長、能做事、能做好事的人。這類人不甘人下,喜歡搞特殊化。具體管理方法是能人的成績一定要大肆宣揚,缺點一定不能姑息,要使正氣上升、邪氣下降,多培養能人,努力打造積極上進、更高用人標準的企業文化。三是“老人”的管理?!帮w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中國歷史的傳統悲劇,當然也有“杯酒解兵權”的良苦用心的好結局?!袄先恕笔桥c企業共同成長起來的老員工,其具有工作技能嫻熟、了解企業發展路徑的特點。企業對“老人”要開發、改變、適應、繼續發揮余熱。
3.4 執行力的四大關鍵因素
執行得力,最有效的策略是化被動為主動。一是凡事要書面化或公眾化承諾;二是要讓每一個人說到做到;三是企業管理者要帶頭表率;四是速度致勝。
4 結語
本文就企業家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2個方面問題進行了分析。思維模式有任務導向型、結果導向型2種;行為模式有人員管理模式、執行力模式。新型農業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要充分了解、認識現代企業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借鑒和運用現代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斷壯大企業的經濟實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市場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5 參考文獻
[1] 周暉,姚曉林.新編農業政策法規[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
[2] 宋志偉,肖羌雄,孔慶華.現代農業生產經營[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
[3] 張斌.利潤的秘密[M].上海: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
[4] 周靖華.農業創業跟我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5] 席施,席克奇,李明慧.家庭農場經營管理[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