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練習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完成整個教學任務的重要一環,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深化。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練習;題量;題型;批改;講評
一、 前言
1. 題量要適中
2. 題型要科學
3. 批改要創新
4. 講評要全面
練習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完成整個教學任務的重要一環,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深化。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智力特點和思想政治學科的專業特點、教學方式,科學而又合理地設計練習,全面細致地講評,能使學生及時地溫習、鞏固和消化課堂知識,有效提高課堂45分鐘教學效率,培養訓練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達到完成思想政治課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通過學生的練習,也能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檢測和了解課堂教學的效果,為教師下一步的教學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促使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工作。在這里,本人就思想政治課練習的布置和講評談幾點看法和體會。
二、 題量要適中
題海戰術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常遇到的情況。為了減輕學生繁重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必須做到題量適中,即教師布置的練習數量要適當,恰到好處,不能過多、過難、過偏。對此,教師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練習分量要適當。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注意控制練習數量,合理布置練習,不搞題海戰術,盡量要使所布置的練習富有代表性,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二是練習難度要適當。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布置難度適中的練習,也可根據學生實際,布置必做和選做題,布置有彈性的練習數量。三是要精選練習題。不能照搬照抄各類復習資料和練習中的練習,要剔除復習資料中的一些脫離教材和學生實際的偏題、怪題,要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的實際,有甄別、有針對性地選用一些練習,做到有的放矢,不貪多求全。四是要適當考慮學生完成練習的時間。學生學習的科目多,任務重,要經常性與其他科任教老師溝通了解,根據學生課外時間的總量,統籌安排學生各科的練習量,使學生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各科練習,確保練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 題型要科學
在練習的布置過程中,要盡量選取科學、典型、有代表性的聯系當今國際國內形勢的題型,不布置偏題、怪題。所布置的練習應盡量做到符合以下四點要求:一是練習的內容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師要依綱扣本,圍繞教育教學的目的要求,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選擇或編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習題,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二是要突出重點,淺化難點。所布置的練習要能反映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最主要的知識,以突出教材重點內容,同時,通過練習,淺化教學難點,排除教學中的絆腳石,盡量使難懂的知識點、觀點、原理通俗化、簡單化,盡量化難為易,排除學生學習障礙,減輕學生學習困難。三是習題的形式要多樣化,具有靈活性。要根據課程標準中對不同知識點的不同要求,在題型上要盡量體現認識、理解、分析、評述、綜合和應用等不同的能力要求,選取體現不同能力要求的題型,使學生的各種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同時,組織變式練習,變更知識點中的非本質特征,變換問題中的條件或結論,轉換問題的形式,配置實際應用的條件環境,以使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靈活地掌握和運用知識。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按不同能力要求,布置基礎性、綜合性、拓展性、提高性的練習,由不同層次學生完成,有余力者可再選擇做高一層次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四是所選用的題型要有時代性。盡量選用以體現當今時代重要的社會重點和熱點問題,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有深遠影響或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和具有長久價值的社會熱點為素材的練習,所選用的練習要盡量結合國內外時政熱點,結合社會生活實際,體現時代氣息,緊跟時代步伐,促使學生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活動融為一體。
四、 批改要創新
傳統的作業批改都由老師單獨完成,這樣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利于提高練習的效果。為了彌補這一缺漏,教師除了運用傳統的老師單獨批改這一方式外,還可以經常性地采取以下三種練習批改方式:一是學生自改。在練習完成后,由老師公布練習的正確答案和評分標準,學生根據正確答案批改自己的練習,把批改練習的主動權完全下放給學生,這樣做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完成練習的積極性。二是學生互改。練習完成后,老師公布正確答案,由學生互相批改對方的練習,能促使學生認真檢查、反復思考,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身的缺點,提高學生運用課堂知識進行判斷改正的能力。三是師生共改。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對布置的練習進行分析、講解和評判,這樣做,既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練習的效果。
五、 講評要全面
練習的講評至關重要。在練習講評過程中,具體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加強對學生答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解題、答題的思路和方法,在審題過程中,指導學生要審題型、審關鍵詞,歸納不同題型答案的組織特點,學會通過審題找準練習題應回答的知識范圍與角度,注意思維在不同知識范圍之間的轉換。在語言組織上,要特別注意知識運用的科學性、嚴謹性及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綜合性。二是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程序。解題過程中,一般遵循以下幾步:第一步是審題,明確習題所涉及的有關原理;第二步是闡述與該習題相關的原理內容;第三步是緊扣原理聯系習題實際進行論述;第四步是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三是指導學生準確、規范地作答。一道習題往往有多個答案要點,要求學生要分點作答,運用知識要有條理性,語言要嚴密,注意正確使用教材中的政治術語,做到表述規范、準確、科學簡潔,答案要簡明概括,抓住要害,書寫要規范,字跡要清楚,卷面要整潔。四是認真做好講評和反饋。練習要及時講評,在練習講評過程中,要對練習中學生錯誤率較高、出現問題比較多的題目進行重點講評,對其他問題則少講或不講。同時,要根據學生練習情況,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特別是要通過學生的練習發現學生存在的知識缺漏和薄弱環節,總結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調整教學方法,及時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作者簡介:
李寶泉,福建省龍巖市第九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