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主客觀條件的影響,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有或大或小的挫折。然而,由于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社會閱歷方面的限制,初中生對社會、對人生、對自己缺乏全面的認識和評價。因而,在生活中常會發生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激烈沖突,產生挫折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抗挫折教育,培養學生的抗挫折意識,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加強學校教育和培養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挫折;抗挫折教育
2017年春天的某個周一早晨,某中學初一女生因為和爸媽吵架而選擇跳河自殺,這一事件給我們全社會又一次敲響了警鐘——作為中學生如何來面對挫折。現代社會,由于一系列原因的影響,中學生很容易受到挫折。如果不能正確面對挫折,勇于戰勝挫折,將會給他們成長中的生理、心理、生活甚至一生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抗挫折教育,培養學生的抗挫折意識,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加強學校教育和培養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在此,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談談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抗挫折教育。
一、 抗挫折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人的一生猶如登山遠足,既有登上高峰,戰勝困難后的“一覽眾山小”的歡樂,也有前行探索中的艱辛、磨難與坎坷。挫折是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干擾,使其需要或動機不能得到滿足而產生的障礙,俗稱“碰釘子”,這是人生道路上難以避免的。比如學習中遇到困難,犯錯誤受到批評指責,家中發生變故,目標沒有實現等等,這都是挫折。
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青春期,這一時期,學習中有課業壓力,成長中有生理和心理的困惑,青春期的迷茫,所以,很容易受到挫折。對這一群體更應該加強抗挫折教育,為他們的健康、安全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般來說,青少年所遇到的挫折無非來自內部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社會原因,通常難以控制,內部原因包括個人生理和心理原因,多數可以控制。所以及早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對青少年進行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思想品德課對青少年實施抗挫折教育,要切合青少年實際,依據正確的教育思想,運用正確的方法,培養青少年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 抓住抗挫折教育的時機
我國著名教育家鄒韜奮說過:“我認為挫折磨難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
中學生心智發育不成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還處于表面化。所以對他們抗挫折教育,要避免長篇理論說教,要通過擺事實讓他們感知挫折,從內心意識到,在人一生道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困難,遇到困難和挫折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怎樣對待困難和挫折。
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一生遭受了種種不幸:耳聾、近視、失戀、貧困、孤獨……可就是這樣一個身心受到摧殘而又有缺陷的人,卻發出“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讓我屈服”的吶喊。他以常人無法想象的堅強毅力,譜寫了悲壯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和快樂優美的《田園交響曲》,這些不朽的樂章至今仍回蕩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激勵著全世界的人們。
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人生難免有挫折。人們也正是在不斷認識挫折,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
三、 借助榜樣的力量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教學中,我常引用榜樣、楷模抗挫折的事跡,激勵、引導學生“假如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怎么辦?”“我能不能像他一樣這么堅強”這些榜樣,可以是科學家、軍事家,也可以是娛樂明星、文藝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等,還可以是家長、學生或老師等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榜樣不畏挫折,敢于挑戰的事跡,可以激發學生抗挫折的勇氣,讓學生有了抗挫折的標桿,特別容易打動青少年的心。
1. 著名人物的事跡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初中畢業后,因交不起學費而中途退學,他的一生只有初中文憑。但是他堅持頑強自學,用五年時間完成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教學過程,后來他又不幸染上腿疾。但是,在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后來,他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過程,并且先后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后來他寫出了著名的《堆壘素數論》。通過學習,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華羅庚遇到了哪些挫折?”“他是如何面對挫折的?”“他是如何戰勝挫折的?”“我們從他身上學習到了什么?”讓學生在學習討論中領會戰勝挫折的精神和力量。
2. 我們身邊的人和事
比如,讓學生列舉出班級里面的,家庭困難或學習困難的學生,是怎樣克服種種困難,堅持學習,努力學習的。通過介紹學生身邊的事例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更容易學習身邊榜樣的力量。
四、 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抗挫折教育,提高抗挫折能力
1. 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創設一些有意義的情境教學,比如在新學期剛開學的一節課上,我宣布:“競選科代表”。話剛說完,學生們就嘰嘰喳喳起來。有的同學認為,自己從小學一直成績很好,一直是科代表。但是,進入了初中都是陌生的面孔,大家對他不熟悉。難免就害怕落選緊張起來。其實這是他們遇到的挫折。這樣在教學中我就讓他們明白他們是遇到挫折了。在教學中逐漸教會他們戰勝挫折的方法,提高戰勝挫折的意識和能力。
2. 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開展活動的學習方法非常適合初中的學生。我有的時候會搞一些有利于戰勝挫折的活動:比如讓每個同學將自己遇到的挫折寫在小紙條上,放進挫折盒里,隨后從挫折盒里隨機取出一張小紙條,應用所掌握的知識,為同學排憂解難。在這個活動當中,有的同學就會把受到的挫折,寫進小紙條里面。其他同學就會幫他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以及會提出戰勝挫折的一系列的建議。這樣,教學就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帆風順”是人們的美好愿望,順利的環境,為每個人的成長提供了種種便利條件,讓人少走彎路,但是“逆水行舟”更令人欽佩。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抗挫折教育,培養學生的抗挫折意識,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教會學生學會迎難而上,努力尋求克服挫折的時機和良策,讓挫折成為他們人生的經驗和財富,成為學生們走向成功的鋪路石。
作者簡介:
張娜,江蘇省新沂市,江蘇省新沂市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