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復習是整個高中學習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想要在這一階段做好復習工作,提高成績,需要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提高復習的效率,為高考的良好發揮打下基礎。本文以歷史學科為例,對高考復習策略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探討,希望能夠為即將面臨高考的廣大學生與教師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學習效率;高考復習策略;歷史學科
一、 引言
高考復習是學生成績的沖刺階段,對包括歷史學科在內的所有學科而言,掌握科學合理的復習策略,是取得高考成功的最重要途徑。
二、 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與精神狀態
高考復習不僅是一場智力競爭,同時也是一場對體力與心態的考驗,在進行知識復習同時,還要調整好心態和身體狀態。高考復習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首先要克服畏難情緒,對成績提升建立起自信心,這樣才能夠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面對學習。同時高考復習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復習過程中不能夠操之過急,也不能“明日復明日”的浪費寶貴的復習時間,急于求成會造成心態失衡,反而容易使成績下降,而努力程度不夠就更加無法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只有在頂住壓力的同時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日常復習,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成績。此外,保證身體健康是進行正常復習的前提,復習時要保證勞逸結合,注意飲食健康和作息規律,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三、 優化學習方法,保證學習效率
(一) 重視基礎鞏固
高考面對的對象是全國每年數百萬的考生,因此在試卷中對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核占很大比重,歷史學科也是如此。基礎知識雖然難度不高,但涉及范圍廣,尤其是對于歷史這種文綜學科來講需要記憶的知識較多,如果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在考試中就會產生不必要的失分。同時,基礎知識在答題過程中會經常用到,如果出現常識性的失誤,對主觀性試題的答題成績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備考過程中應重視歷史基礎知識的復習,通過單元復習的形式,對知識點的掌握進行逐一檢查,減少知識漏洞。另外,還可以配合背誦、默寫等方式來加深記憶,使基礎知識掌握更加牢固。
(二) 以問題為中心
高考備考階段以知識復習為主,既然以高考為最終目的,那么就需要根據高考來制定復習策略。高考的過程是問題解答的過程,而高考復習也應該圍繞問題展開,通過問題引出知識點,再利用問題所涉及的知識來解決問題。首先,要明確高考題型,針對不同的題型總結不同的答題經驗和答題規律,將所掌握的知識落實到分數上來。另外,要圍繞問題進行知識點復習,選用經典題型進行強化訓練,熟悉每個知識點可能出現的問題類型,并總結同類型試題的經驗,對答題思路做到心中有數。
(三) 構建歷史知識結構
每個學科都有著自己的知識體系,歷史學科也不例外。在復習過程中要利用時間線、體制、人物關系、因果關系等形式,將零散的知識點穿插起來,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架構。在具體復習中,可根據歷史發展進程將歷史知識大致劃分為中國古代、近代、現代以及外國古代、近代、現代六個階段,并通過具體的時間線進行排序。同時,還可以根據主要人物、國家體制等共同因素進行分類,將相關聯的知識聯系起來,并針對歷史事件進行具體剖析,總結出試題中較為常見的意義、作用、影響、現象等答題形式的大致思路。這樣不僅能夠對整體的歷史知識有著比較清晰的認識,在答題時知識調用也更加快速,對降低錯誤率有很大幫助。
(四) 能力訓練
高考復習過程也是對答題能力的一個訓練過程。首先,可以通過模擬試題進行整體練習,高考試卷模式與題型不同于平時測驗,多利用高考模擬試卷的練習,能夠更好地熟悉題型分布、分值情況,對試卷整體的大致難度也可以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同時,模擬考試也是訓練答題能力的一個有效方式,文綜考試中歷史學科與地理、政治學科共同答題,合理把握考試時間、掌握考試節奏在高考中是十分重要的。其次,還要針對創新能力進行訓練,高考是具有未知性的,能夠根據題型變化隨機應變,面對未見過的題型確立正確的解題思路,才能夠必爭在高考中穩定發揮,取得更好的成績。最后,還要把握試題訓練的有效性,在避免試題簡單重復的同時,控制好試題訓練量,不可盲目地采取“題海戰術”,脫離實際情況。
(五) 建立備考計劃
在高三的整個備考階段,要注重復習規劃。首先,根據不同階段建立備考計劃,對具體進行幾輪復習,每一輪復習需要的時間,每一輪復習的復習目標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另外,在復習過程中也要根據實際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其次,做好能力提升的計劃性,確立好每個學生高考的目標,并在不同復習階段設立暫時目標,結合實際分數情況進行綜合考量。同時,由于歷史學科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對知識點的記憶過程也要有一個完整的計劃,并留出充足的整體模擬練習的時間。最后,對于復習內容計劃也十分重要,知識重點、難點的時間分配,不同題型的針對性練習,高考模擬測驗的次數,都要有大致的掌握。
(六) 學習成果反饋與策略調整
想要對復習策略進行合理、及時的調整,還需要做好學習成果的反饋,明確復習效果。首先,在復習時采取多樣化的復習方法,兼顧隨堂測驗、階段測驗、模擬測驗、專項測驗等多形式的知識測驗,了解復習成果與復習效率,對答題能力和學科成績有更好的把握。其次,要選擇新穎、規范、靈活的檢測題目,保證成績測驗的準確性、全面性。另外,還要合理把握測驗試題的難度,在確保材料真實的情況下,根據高考難度進行測驗,難度過高會對打擊學生自信心,難度過低也會錯誤地反映出學生成績,影響復習策略。
四、 結束語
總之,歷史學科的高考復習不僅要做好身體與心態上的準備,還要針對備考計劃、能力訓練、知識結構構建等因素進行多方面的針對性訓練,成績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成的,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參考文獻:
[1]張建軍.建構·解惑·反饋——2016屆高三歷史高考復習策略[J].高考(綜合版),2015,(12):275-276.
[2]張琦禎,馬寧.可見、可串、可透視:大鏡像掃描微歷史——“大歷史觀”下的高考復習策略例談[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07):64-67.
作者簡介:
龍黃艷,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永福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