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嬌+李浩野
摘要:為了助力第二課堂的開展,可以一方面制定既有合理激勵作用而又不產生壓力和厭惡感的評定方法,努力發掘和豐富第二課堂的形式;另一方面制定可行的成績單組成。本文以遠志計劃中第二課堂成績單的合理利用設想為例,探討成績單對于第二課堂的影響。
關鍵詞:素質教育;第二課堂成績單;遠志計劃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以及科技興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等戰略的實施,單純重視應試教育的弊端已經顯現,而能夠充分認識到應試教育的缺點并重視第二課堂則是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我國經濟、科技、文化各方面的發展和對人才類型的需求從技術性到創新性的轉變,我國教育也已經走到了迫切需要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大力發展第二課堂的路口。
一、 我國教育現狀分析
我國的應試教育一直被國人詬病,“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這句話一度被中學生寫在作文中諷刺應試教育的弊端。雖然應試教育也被稱為“填鴨式教育”,但其并非一無是處。這種教育制度在中世紀和近代的東亞和歐洲都是唯一通行的教育制度,大量培養了當時急需的技術性人才。但歐美國家在資本主義改革下,教育也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人才的需求也慢慢轉向為開創性的通才,因此,素質教育越來越被人們所看重。
我國目前的教育模式是一階段打基礎,二階段做學問。學生在高考之前的學習主要集中于第一課堂,這使得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很扎實,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進入高校后,第二課堂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通過第二課堂的開展,使得學生在學習研究之余,能夠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以適應進入社會的要求。在我國人口體量大、發展速度快、人才要求高的大環境下,這樣的培養方式無可厚非。但為了培養出更多精英人才,一方面應該在中學時期盡量提高第二課堂的存在感,不要讓學生有“填鴨式教育”的感覺;另一方面應該大力推進大學的第二課堂教育,將其發展成熟。
二、 第二課堂及第二課堂成績單的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第二課堂這一概念看起來晦澀難懂,其實就是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是一直追求的教育改革中對于素質教育的渴求,即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實踐力等,除教學成績之外一系列綜合能力的培養,是人才培養模式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學生考試的分數反映了其在第一課堂的掌握情況,而第二課堂成績單就是學生在第二課堂中表現的評估。成績單可以促進第二課堂的發展,但第二課堂活動的豐富程度是成績單的基礎和保障。沒有豐富的活動,評分就無從談起;沒有合理的評分規則和獎懲措施,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會大打折扣。因此,首要抓課堂,做到有成績可評,其次,再著力于成績單的完善。兩者應該是互相促進的關系,不可偏廢。
三、 “遠志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計劃”第二課堂成績單探索
遠志是一味中藥,有安神益智之功,又代表著“遠大志向”,而遠志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計劃(以下簡稱“遠志計劃”)是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而提出的。計劃通過“日日跑、月月讀、勤公益、精專業、踐于行”的“五合一”模式,分步驟、有計劃的實現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長。誠然,遠志是一個優質的第二課堂平臺。建立健全遠志計劃第二課堂成績單,可以從“三步走”策略開展:
1. 理清與歸納內容,做好思想與工作導向。
第二課堂的體系開發應具有動態發展性,必須隨著發展的需要進行實時調整。根據實際情況與特點,進一步整理和歸納第二課堂活動類型,建立健全科學的第二課堂課程體系。
2. 研究科學系統的考核方法,有效地記錄第二課堂情況。
系統與科學考核是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施行的重要基礎。建立系統的考核標準與體系,可以針對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出勤情況、活動表現、活動結果等,設計一系列考核標準,運用科學的考核方法進行記錄。
3. 注重結果分析,利用信息技術搭建網絡工作平臺。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建立要注重結果分析,體現多方需求。利用大數據進行結果分析,一方面,為學校第二課堂教育改革提供科學數據,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可以通過第二課堂成績單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客觀判斷,有利于企業招聘合適的人才。
綜上,成績單并不是傳統“填鴨式教育”的“專利”,合理利用第二課堂成績單的督促和激勵作用能很好地促進第二課堂的繁榮發展。應充分重視二者的合作,以期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新型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溫利華,宋繼革.高校第二課堂實施方案設計與優化探析[J].人才資源開發,2017,(4):181-182.
[2]李雨亭.以第二課堂成績單為依托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教育現代化,2017,(5):1-2.
[3]李林嬌,李得天,李浩野.“第二課堂成績單”服務的高校學生考核評價體系[J].中外企業家,2017,(11):194.
作者簡介:
李林嬌,李浩野,江蘇省南京市,中國藥科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