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減輕學生課外作業負擔,很多學校提出了“零作業”的新穎口號。“零作業”不是不做作業,而是打破原來那種機械抄寫模式,轉而能夠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切實設計出適合學生情況的、有利于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作業形式,這樣的模式,學生樂學,而且學得高效。本文就將從如何設計有效性的課外作業來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零作業”;有效性;層次設置;激發興趣;操作實踐
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很多學校都提出了“零作業”這一新鮮有趣的口號。有的人認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東西,如果課后不去復習鞏固,豈不是很快就遺忘了嗎?“零作業”這個口號是不是僅僅為了博人眼球,實際卻收效甚微呢?甚至會降低了對學生的要求,對學生聽之任之,置學生的終身發展于不顧呢?其實,這些想法都曲解了“零作業”這一新生事物。
“零作業”,不是不做作業,而是要把學生從傳統的繁重的課外作業負擔中解放出來,徹底摒棄原來那種機械性的抄寫和背誦行為。它著重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根據學生的成長需求,為學生量身打造的新型作業形式,這種作業形式是真正適合學生情況的,能夠讓學生喜歡接受的,并且將會一直激發學生發展創新動力。無疑這種新型的模式會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也必將成為一種課外作業的發展趨勢。
本文就將從如何設計這種創新并且有效的語文課外作業來展開具體論述。
一、 關注不同程度學生發展,遵循層次性設計原則
在傳統的作業形式中,教師一般采取的形式就是“一刀切”,全班學生不管語文學習的基礎如何,全部需要完成一樣的作業。這種完全一致的課外作業,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相反阻礙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致,可謂弊端多多。
我們應該摒棄那種“大鍋飯”“一刀切”的作業模式,不再讓學生單純地抄抄寫寫,而應該首先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為不同程度的學生設置不同難易程度的課外作業,而且是一種全新型的作業。這樣的作業模式,是學生所沒有接觸過,而又一定會對學生產生強烈吸引力的作業。作業設置的層次性分明,會使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均能獨立完成作業,對他們自信心的培養是非常有利的。班級里的后進生完成相關作業,會對自己充滿信心,逐步培養出認真學習的興趣。學習優秀的學生呢?通過拓展延伸性的作業,會讓他們不再有原來那種“吃不飽”的感覺,他們會通過查閱資料,打開更寬闊的世界。
例如在學習了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古詩《所見》時,筆者給全班同學布置了三項作業:1. 會背誦,會默寫古詩;2. 會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詩歌的意思;3. 把古詩改寫成一篇優美的寫景記敘文。班級中第一項屬于必做項,二和三項屬于選做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的題目,這樣分層次的設置,對于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非常有效的。
二、 從學生的身心健康著想,遵循趣味性設計原則
傳統的作業模式之所以收效甚微,關鍵原因在于扼殺了學生活潑愛玩的天性,把他們的頭腦禁錮起來,思維的活躍性得不到應有的發展。為了克服這一缺陷,教師在遵循新作業模式的前提下,應以能夠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原則,設計出豐富有趣的作業形式,讓全體學生愛上嶄新的作業形式。
趣味十足的作業當然不僅僅局限于書面題目,而是有形式多樣的表現模式。例如“七嘴八舌說課文”、“評頭論足侃人物”、或者“出奇制勝做廣告”等等,教師完全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的區別,設計出活潑有趣的作業,讓每一位學生做得開心,學得高效。例如在學習了蘇教版的一篇課文《三袋麥子》時,筆者便設計了一個作業,就是“七嘴八舌說課文”,問問同學們:課文中出現了三只小動物,對于他們的做法你認同嗎?可以有什么更好的建議?你更喜歡哪一個小動物呢?讓同學們自由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使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發展,而且對于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是非常有用的。
三、 注意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遵循實踐性設計原則
語文作業的實踐性在傳統的作業模式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在新的作業改革中,我們應該把這個原則凸現出來,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發揮。在學習了一篇課文后,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一下課文中所涉及的實驗等,讓他們既鞏固課文內容,又能得到新的思考。語文教師也可以號召同學們把故事情節豐富的課文編排成一幕課本劇親自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文中人物的認識,同時在和同學們排練課本劇的過程中,也加強了和同學們的溝通、理解,對于他們的交往能力也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這個特質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去動手畫一畫課文中的美景或者模型,以達到對知識的深刻鞏固的目的。
例如我們在學習了童話故事《三袋麥子》后,便組織學生把這篇妙趣橫生的童話故事排練成課文劇來表演。課本劇的排練是需要狠下工夫的,首先要對課文內容非常熟悉,而且對文中的人物性格特點認真把握,學生們非常準確地抓住了三只小動物的特點,在表演的時候,惟妙惟肖,把小豬的憨厚可愛、小牛的勤勞節儉,以及小猴的聰明機智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是對文章內容的一次升華。
四、 結語
語文課外作業的有效性如何體現?其實只要我們語文教師開動腦筋,精心設計,從分層設計,到激發興趣,以及便于實踐操作,從這幾個原則出發,就一定會讓學生克服對傳統作業的抵觸情緒,轉而變得愛上新型作業設計,愛上語文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張恒志.淺談作業設置的層次性[J].語文學習研究,2011,3.
[2]孫茂剛.語文課外作業的幾個操作原則[J].小學語文學習,2014,12.
作者簡介:
張梅,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市三河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