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成長階段的體能鍛煉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在當前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存在普遍重視幼兒的智力教育和培養,卻忽視幼兒的體能鍛煉的現象,為此,要關注和重視幼兒的體能鍛煉,認識到3~6歲是幼兒健康體能素質培養的關鍵階段,應當在這個階段科學合理地設計幼兒的體能鍛煉方式,可以將普遍受歡迎的民間游戲引入到幼兒體能鍛煉之中,以達到有效增強幼兒體能的目的。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體能鍛煉
幼兒在成長的關鍵時期要關注幼兒的體能鍛煉,可以將民間廣為流傳、深受幼兒喜愛的游戲引入到幼兒體能鍛煉之中,因此需要教師注意采集民間各種游戲,尤其是趣味性強、流傳廣泛的民間游戲,將其與幼兒體能鍛煉相整合,從而通過對幼兒的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民間游戲方式的訓練,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力量、速度、靈敏度、協調平衡、耐力、柔韌性等體能,開闊幼兒的眼界,全面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
一、 廣泛采集、整理和開發民間游戲
在對幼兒的體能訓練教育之中,教師要注重通過各種渠道采集和整理民間游戲,可以整合幼兒家長的智慧,讓家長回憶自己童年時所參與的各種民間體育游戲,在家長的提醒和回憶之下,不僅豐富了民間游戲的題材,而且起到了良好的幼兒民間游戲宣傳和推廣效果。通過教師與家長的交流,可以挖掘和采集各種民間游戲內容,如:打沙包、滾鐵環、斗雞、老鷹捉小雞、丟手絹、攻城、“紅燈綠燈定”等,在這些簡便易行、經濟安全的民間游戲的開發之下,可以較好地激發幼兒參與的熱情和興趣,鍛煉幼兒的體能,全面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教師和家長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在網絡上搜索和查詢幼兒民間游戲的各種形式,加以詳細的記錄,擬定科學合理的幼兒民間游戲安排表,以達到幼兒民間游戲教育的最佳效果。通過家長與教師的聯合參與,還能極大地增加了家校溝通的機會,更好地引導幼兒參加體能鍛煉。
二、 做好幼兒民間游戲活動的準備
(1) 幼兒民間游戲活動的區域準備。在對幼兒的民間游戲活動教學中,要科學合理地設置民間游戲活動區域,利用戶外開闊的場地資源,設立幼兒所喜愛的蹦蹦床、大滑梯、旋轉小車等游戲活動,并根據不同的幼兒民間游戲活動區特點,設計適宜的幼兒民間游戲活動計劃,為幼兒民間游戲活動的開展創造便利的環境條件。
(2) 幼兒民間游戲活動的材料準備。可以通過自主制作的方式準備幼兒民間游戲活動的材料,讓幼兒親自參與到材料制作中,同時注意一物多用,保障材料應用的環保性。在此基礎上,充分思考和挖掘幼兒民間游戲活動不同材料器械的價值,通過對不同材料器械的改進和創新,可以全面開發新的民間游戲內容,如:廢舊紙箱可以改裝為火車、快樂坦克、花轎等;小飲料瓶可以改裝為拉力器;幾個易拉罐纏繞、固定可以形成梅花樁;塑料飲料瓶里盛滿沙子可以成為水桶等,通過對幼兒民間游戲活動材料的精心改裝,可以較好地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更好地鍛煉幼兒的體能。
三、 針對性地開展幼兒民間游戲體育活動
在幼兒民間游戲體育活動的設計過程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具體來說,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由于其動作協調能力較強、理解自控能力較強,因而可以引入大器械的競賽性民間游戲,以更好地提升大班幼兒的體能鍛煉效果。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可以選用提升幼兒協調平衡能力的民間游戲和器械,如:小啞鈴、跳繩、小足球、滾輪胎、梅花樁等民間游戲。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可以用新穎趣味化的小器械和民間游戲,以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如:纏繞彩帶的飛盤、扭扭蟲等民間游戲,可以增強幼兒參與的興趣,并提升幼兒的走、跑、爬、拋的能力,促進幼兒的手腳協調性和平衡能力,以確保不同階層的幼兒的身體體能通過鍛煉得到相應的提高。
同時,要注意不同活動區的器械投放,合理確定幼兒民間游戲體能鍛煉的量,要采用層次化的器械投放,如:在“平衡區”中可以投入寬窄不同的平衡板,搭設成高低不同、寬窄不一致的獨木橋。在“蹦跳區”中可以投放色彩鮮艷、大小不一的羊角球、布裝、輪胎等,使幼兒在大小、高低、動靜不同的搭配組合中,能夠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增強幼兒的體能素質。
四、 適當引入民族傳統體育游戲
在幼兒民間游戲的開發整合中,還可以適當引入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游戲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的體能,而且還可以向幼兒傳輸和滲透我國不同民族優秀的民間游戲活動,豐富幼兒的民族文化意識。如:可以引入拉祜族的“打陀螺”民間游戲、滿族的“雪地走”、漢族的“走矮子”民間游戲等,教師可以將不同民族的民間游戲活動的背景故事講述給幼兒,使幼兒充分感受到不同民族傳統體育民間游戲的不同風格和特色,在具有民族風味的體育民間游戲中較好地提升幼兒的體能。由于民族體育游戲隨意而簡便,并且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可以較為容易地被幼兒所接受,可以較好地鍛煉幼兒的身體體能,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展。
總而言之,在幼兒體育鍛煉的活動設計中,可以充分采集和挖掘豐富多樣的民間游戲,使這些充滿了濃郁的泥土味的民間游戲進入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之中,更好地開闊幼兒的視野,為幼兒提供豐富變幻、極有情趣的各種民間游戲活動,從而極大地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增強幼兒在民間游戲活動中的體能素質,充分發揮民間游戲的價值和效能,實現對中國傳統民間游戲的傳承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季莉春.開展傳統民間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J].成才之路,2014,15.
[2]孫艷青.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4,07.
[3]曹慧麗.幼兒園利用民間游戲初探[J].考試周刊,2014,48.
作者簡介:
高惠君,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武進區滄浪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