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芳+何申英+蘇梅

摘 要: 文章在概述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畢業后可選就業崗位的基礎上,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玉溪師范學院英語專業近五年的畢業生就業方向和就業趨勢進行調查,并針對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常見的問題提出建議,以期提升地方性二本院校英語專業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 地方性二本院校 英語專業 就業方向
近幾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高校英語專業就業曾幾度被亮紅牌。在多元化的人才市場趨勢下,英語專業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壓力,如何處理好就業問題已成為高校英語專業學生面臨的重要難題。英語專業的就業走向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英語為主的(也叫吃專業飯)。英語教師,走向包括公立學校(如普崗、特崗及云南、新疆等地的人才引進計劃)、私立學校及培訓機構等;以英語為主還有翻譯(含口譯、筆譯或兩者兼顧及英文編輯等),走向包括翻譯機構,公司和企業的英語專業翻譯員;也可以從事英語留學文案,主要工作是幫助出國留學的學生處理申請材料。還有以英語為主的公務員,如外交部、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外經貿局、外事警察局等。第二類是將英語作為工具的。最常見的是在外貿或者相關外企行業及海外旅行社等。外貿又分為“商對商”BTB(Business-to-Business)和“商對客”BTC(Business-to-Customer)。這兩種電子商務模式對英語要求側重點有所差異,BTB對口語要求相對較高;而BTC對寫作能力的要求相對要高。其他與英語相關的外貿外企工作崗位有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行政、會計、涉外律師、采購、工程師等。第三類是與英語專業相關性不大甚至沒有相關性的崗位。此類就業崗位范圍極大,例如:銷售,銀行工作人員,行政、管理人員等。初看起來,英語專業的就業走向似乎范圍很廣,就業渠道多,然而隨著英語專業畢業生待就業人數增多,就業市場需求小,就業渠道大大壓縮。如,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只有云南出入境檢疫局,云南省國家稅務局,云南煤礦安全檢查局招考英語專業的畢業生。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面臨如此就業形勢,本文以云南省某地方二本院校為個案,統計該校近五年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信息,剖析該校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數據及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就地方性二本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提出建議,力圖為地方性二本院校英語專業在讀大學生和相關就業指導部門提供參考建議。
一、玉溪師范學院英語專業就業走向調查
云南省共有地方性二本院校9所,其中師范類英語專業高校有昭通學院、文山學院、玉溪師范學院和曲靖師范學院。開設普通類英語專業的高校有大理大學、保山學院等。此外,紅河學院還開設商務英語專業。本文以玉溪師范學院英語專業近五年的就業狀況作為個案,首先通過調查的方式探究該校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走向。
實際調查中,為保證該二本院校2013屆至2017屆英語專業(師范類)畢業生就業數據及就業走向的全面性和準確性,調查數據主要從該校外國語學院官方上報的統計數據獲得。該數據通過學院輔導員集體調查及已畢業班級班干部調查相結合的方式獲取,且畢業生的數據信息返回率為100%。該校2013屆至2017屆共有畢業生共485人,其中2013屆108人,2014屆93人,2015屆89人,2016屆85人,2017屆110人。就業走向六大類:事業單位(有財政編制),特崗(暫無財政編制的教師),研究生,靈活就業(自主創業、代課、銷售、職員等),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下表簡作:穩定勞動)(含私立學校教師、培訓機構、個體就業等),國外工作(海外銷售、泰國任教等)。具體情況如下:
從該校2013屆—2017屆學生畢業后就業走向來看,該表顯示出由多至少依次為特崗、靈活就業、事業單位、穩定勞動關系、研究生、國外工作、待就業。由上表數據可知:(1)2013屆—2017屆學生就業方向特崗(教師)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靈活就業;(2)2015屆和2016屆畢業生就業方向大致相似,六大類各年就業選擇所占比例相差無幾;(3)從相同單位性質的變化趨勢看,選擇事業單位的學生在2015屆之后有明顯的下滑(這說明有財政編制的崗位競爭越發激烈,崗位在減少),之后趨于穩定,這與考特崗人數的明顯增加有很大關系,再次證明近年來就業難的趨勢,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了該二本院校的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選擇更傾理性化。
二、玉溪師范學院英語專業在校學生就業觀調查
根據該校外國語學院《2016年外國語學院畢業生就業意向問卷調查報告》(調查采取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在2012級舉行,共發出問卷151份,實際收回151份,回收率100%),針對畢業前學生的就業意向得出了如下結果:
一是消極等待。部分畢業生雖有強烈的求職欲望,但缺少競爭勇氣,不敢面對現實;二是過于看重職業穩定。害怕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想留在家鄉;三是要求專業對口。部分畢業生片面地理解專業的含義,將專業教育等同于職業教育甚至工種教育,強調“對口”,導致對工作機會的冷然相對、漠不關心與失之交臂;四是片面“求職”觀。部分畢業生把求職簡單地歸結為一個“求”字,即請求、懇求對方給予自己一份職業,因此把自己置于被動而不平等地位;五是盲目擇業觀。部分畢業生認為求職過程只是遞交一份簡歷,回答用人單位的問題即可;六是不想找工作,準備繼續考研。
造成這些片面、消極的就業觀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英語專業畢業生認為自己對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存在一知半解的現象;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參加的實踐活動對未來的就業意向,擇業心態沒有太大幫助;對于一份職業是否滿意,一些畢業生只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有的甚至覺得迷茫,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工作方向。
以上調查及問卷數據研究給在校英語專業學生敲響了警鐘,對于地方性二本院校的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大多數人選擇教師為未來就業崗位的情況下,強化學生實習實踐能力,是提高求職成功率的一大重點。實習經歷是影響學生就業成功的重要環節之一,尤其是就業競爭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豐富的實習經歷、教學經歷對就業成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endprint
三、玉溪師范學院英語專業2013屆—2017屆畢業生就業追蹤調查
為了能夠得到更確切精準的數據及第一手資料,更有針對性地對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提供參考,針對現已經就業的2013屆—2017屆英語專業畢業生,通過微信平臺做了網上問卷調查,反映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
近五年畢業生中,現在的主要從業方向是教師(含培訓機構,各初中、高中、小學及部分教育局等),所占百分比為59.26%;其次是公務員,占22.22%;在教師崗位中,66.69%的教師任教于公立學校(小學、初中、高中、職中);私立培訓機構和私立初高中占29.61%;18.5%的畢業生任教于其他性質的學校,如泰國任教等。對于工作地點,大部分人都選擇留在省內。在問及目前所做的工作是否是理想中的工作時,數據表明理想與不理想分別占51.85%和48.15%。面對不理想的工作,大部分人認為還有機會跳槽,應該積極面對,提高自我能力,為以后工作不斷學習;應該先積累經驗,為以后更好的工作做準備;還有的認為目前工作待遇基本滿意,有機會可以調回家鄉;面對不理想工作時,應該及時溝通,調整心態后認真對待目前工作等。
此外,該二本院校已經就業的2013屆—2017屆英語專業畢業生也就學?,F存狀況提出一些問題。70.37%的畢業生認為在校時論文、實習、找工作等事情同時進行,讓人應接不暇;44.44%的畢業生認為實習期間安排不能滿足能力提升要求;40.47%的畢業生認為招考資訊、招聘信息、職業培訓、就業指導不足;還有一些其他問題分別是,如學校的課程設置或所學知識不夠貼近用人單位要求,招考資訊和招聘信息不能滿足就業要求等。
四、地方性二本院校英語專業在校學生未來就業的建議
面對嚴峻而激烈的英語就業市場,如何提高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儼然成了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基于玉溪師范學院2013屆—2017屆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調研,試從校方和在校學生兩個方面提出建議:
學校方面:1.優化英語專業課程設置。首先,高校需要有明確的英語專業的辦學定位,如屬師范性,應突出學生的口語能力。把提高聽說水平作為師范類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可開設有特色的英語口語課程,加大聽說課程的比重,有效提高英語專業學生口語能力。其次,課程設置要有合理性。大四是學生就業關鍵時期,怎樣讓課程安排、見習、實習、論文寫作和找工作都不誤,的確需要課程設置的科學化。2.校方應加大就業指導力度,端正學生擇業態度。指導學生更加了解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了解課程設置怎樣與畢業后的工作息息相關,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明確英語專業的崗位需求,使學生較早確立就業方向和就業目標。3.樹立學生正確的就業觀。開設就業指導講座和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引導學生了解國家的就業政策和當今社會整體大環境下的就業形勢,明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整體素質和專業素質的要求。指導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降低門檻,可選擇要求較少的崗位,可先就業再擇業。
學生方面:1.專業基本功的訓練,提升核心競爭力。英語專業畢業生的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是專業素養,專業素質的本質體現就是扎實的英語語言的基本功,這是就業競爭的核心和關鍵。英語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珍惜一切學習機會,全面提高聽、說、讀、寫、譯能力,夯實英語語言基本功,同時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互動和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和實訓中不斷強化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2.具有較廣泛的知識儲備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在當前就業環境下,很多畢業生在參加工作后并非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因此,除了要學好本專業的知識以外,還要不斷努力拓寬知識面,英語專業的學生也應當如此。綜合素質是一個比較廣闊的含義,既包括知識水平,又包括情商、個人修養、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電腦操作技術、駕駛技術等綜合技能的掌握。只要自身擁有一技之長,綜合素質高,才會在職場上擁有極強的競爭力。在這方面,學生應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如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英語演講比賽)和專題講座(如職場禮儀講座),讓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為將來步入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3.擁有相關從業資格證書。師范類學生除擁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外,英語專業四、八級證書,高等級的普通話合格證和計算機等級證書無疑會讓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錦上添花。
總之,雖然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筆者通過從就業走向、在校生就業觀調研和往屆畢業生就業追蹤三個角度對玉溪師范學院2013屆—2017屆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分析后,認為只要校方和英語專業在校學生共同努力,策略得當,地方性二本院校光明的就業前景就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賀志燕.高校英語專業就業調查[J].蚌埠學院學報,2016(5):107-110.
[2]王銘,王陽,鐘潔.師范類英語專業與非師范類英語專業學習對比性研究[J].讀與寫雜志,2011(8):26.
[3]朱宏華.地方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探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9(6):91.
[4]李紅霞.英語師范類畢業生就業意向研究[J].科學時代,2013(2).
基金項目:2016年玉溪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課題《英語專業學生對本專業認知現狀與就業方向探究——以玉溪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為例》(編號:2016B15)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主持人:李彥芳,項目指導教師:何申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