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責任主體責任主體由原來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變為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提供的驗收監測報告是企業環境管理及環境主管部門日常監管的重要依據。驗收監測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至關重要。
關鍵詞:驗收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現場;工況
中圖分類號:X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1-0151-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084
Construction units to carry ou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independent acceptance monitoring of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control
Sun Dedong
(Dali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Dalian Liaoning 116000,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body of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sponsible part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completed projects is changed from the original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 The acceptance and monitoring report provided by the construction uni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aily supervision of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authorities.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control during acceptance monitoring are crucial.
Key words: Acceptance monitoring;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control; On-site; Condition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是核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落實及總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對建設項目環保設施污染處理能力和運行效果的一次全面評價。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要求,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要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要求,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條例實施后建設項目環保驗收這項工作的責任主體由原來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變為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提供的驗收監測報告應能科學、客觀、真實地反映環保設施對建設項目產生環境污染的防治能力和效果,要做到這一點,在驗收監測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就必須有針對性,不僅要控制監測過程中產生的實驗室內外的分析誤差,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手段,真正消除因設施運行、樣品采集所帶來的系統誤差,從而更準確地監測、評價環保設施防治污染的真實能力。
以往,驗收監測過程只注重控制驗收過程中實驗室內外的分析誤差,但質控效果很不明顯,監測結果出口比進口高,上下浮動范圍極大等顛三倒四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重室內、輕室外,重分析、輕采樣”往往最終不得不重測或補測,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極大浪費[1]。如何消除因設施運行和樣品采集帶來的系統誤差,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工作:
1 驗收準備階段資料分析與現場核查
1.1 資料收集及分析
為保證驗收工作的全面、真實,負責驗收工作的人員在正式實施驗收監測工作前,要深入了解建設項目的性質、建設規模、生產特點及環保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根據建設項目特點收集有針對性的資料。驗收人員要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通過初步設計(環保篇)了解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方面的設計指標要求;通過排污許可證、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審批文件了解建設內容(主體工程、環保設施、輔助工程)、建設規模、建設過程、公用設施(給排水、供電、供熱)等情況,研究分析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和環保設施的生產工藝流程,原輔材料及主副產品、污染環節、環保設施和措施建設、生態恢復措施、環境保護管理要求等情況以及周圍環境保護敏感目標情況等;通過施工期監理報告了解項目建設過程中“三同時”執行情況及隱蔽工程建設情況;通過工程竣工資料了解建設項目及其環保設施的完工情況;通過環境管理文件了解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要求;通過相關合同協議了解建設項目公用設施運行情況及外委處置情況;通過區域環境特征資料了解建設項目所處的位置的環境特征。在資料收集和分析的基礎上開展現場核查。
1.2 現場核查
現場核查是在充分了解建設項目性質、特征的基礎上,根據已經掌握的資料和分析結果現場核對建設項目實際建設內容及運行狀況的一項工作。核查各項驗收條件,提出復合實際的、科學的質控措施和要求,對不具備驗收條件的地方進行整改,只有滿足所有驗收條件后,才能繼續開展驗收工作。現場核查內容主要包括:環保手續履行情況核查;建設項目建設情況的核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和措施的核查;施環境風險防范設施的落實情況、在線監測系統安裝和運行情況等核查;生態保護措施執行等情況核查;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執行等情況核查。通過現場核查可以更準確的了解建設項目實際建設和運行情況,結合相應的標準要求,使監測點位符合技術要求,減少因項目運行、采樣點位等因素導致的監測結果不準確。
2 編制驗收監測方案
驗收監測方案是實施具體監測工作的依據,驗收監測方案要注重監測點位和監測頻次的科學性、合理性、代表性,使驗收監測工作的質量控制措施更針對性,保證驗收監測結果科學準確。驗收監測方案中要明確監測點位、采樣、分析方法以及驗收監測人員和儀器設備控制要求。方法的選擇原則上要選擇現行有效地國家或行業標準分析方法、監測技術規范,驗收現場監測及實驗室分析人員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持證上崗,監測儀器要在檢定有效期內,采樣前后要進行校準校核保證儀器的穩定性。
3 驗收監測期間工況記錄
驗收監測期間建設項目及環保設施的運行工況記錄至關重要,建設項目只有在實際運行負荷達到相應要求的情況下,污染物排放量和造成的環境影響才會有代表性,驗收監測的結果才能真實反應環保設施的處理效果,否則在不正常生產負荷下取得的驗收監測結果就不真實,不具有代表性。如果建設單位人為地降低生產負荷,減少排污總量,這樣通過驗收的環保設施,在今后的生產和管理過程中,根本達不到預期的環保目的,最終給企業和環境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驗收監測期間,建設項目或設備運行情況的數據或參數非常重要,只有加強對項目工況負荷參數的監測,才能準確掌握建設項目的實際運行負荷。
驗收監測過程對工況的要求包括兩方面:即生產運行要求和環保設施運行要求。生產運行要求項目運行穩定避免生產波動污染物排放狀況不穩定,國家和地方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行業驗收技術規范對工況和生產負荷另有規定的,驗收監測期間生產負荷要達到其規定要求。環保設施運行要求即建設項目的污染物防治設施處于穩定狀態,處理能力達到環評審批能力[2]。
4 驗收監測分析及記錄、分析結果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
監測分析分為水質監測分析、氣體監測分析、噪聲監測分析、固廢監測分析。水質和固體廢物監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采樣過程中應采集不少于10%平行樣;實驗室分析過程一般應加不少于10%的平行樣;對可以得到標準樣品或質量控制樣品的項目,應在分析的同時做10%的質控樣品分析;對無標準樣品或質量控制樣品的項目,但可進行加標回收測試的,應在分析的同時做10%加標回收樣品分析[2]。氣體監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監測時使用經劑量部門檢定,并在有效期內的儀器,監測前采樣儀器應進行校準。噪聲監測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監測時使用的儀器要經劑量部門檢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內,監測前對儀器進行校準,監測結束后再次進行校準,前后兩次校準值不應大于0.5分貝。驗收監測的采樣記錄及測試結果,按國家標準和監測技術規范有關要求進行數據處理和填報,并關規定和要求進行審核[3]。
5 結語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涉及的內容一般比較復雜,建設項目性質不同,驗收監測內容也不相同,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地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方式,確保監測結果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完整性、可比性,為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運行管理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日后監管提供可靠的依據[4]。
參考文獻
[1]范衛海.李夏.龔穎瑞.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中的質量保證[C].科技咨詢導報,2015.
[2]郭印雙.淺析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C].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2014.
[3]李德勝.環境檢測中地表水監測現狀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5):15-16.
[4]李國鋒.我國地表水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綠色環保建材,2016,(10):12.
收稿日期:2017-11-19
作者簡介:孫德棟(1983-),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