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紅
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玉米的產量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收入,尤其是在2018年8月份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共同發布通知,將玉米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之中,鼓勵了農民種植玉米的熱情。為了能夠更加有效提高玉米種植的產量,本文針對玉米大壟雙行密植高產栽培技術進行分析,可以縮小植株差距,保證玉米地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玉米的產量。
玉米在我國主要的種植產區為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玉米生長對于溫度的要求非常高,玉米生物學的有效溫度大約在10℃左右,在發芽期間,必須要保證溫度在6-10℃,如果低于10℃則會導致發芽緩慢,而如果在40℃以上則玉米的發芽會停止,不同玉米品種對于不同的溫度需求也不一樣,所以在玉米種植期間必須要保證因地制宜。玉米的生長期長短與其自身的品種、播種期、光照、溫度等因素息息相關,如果是早熟品種則生育期非常短,玉米全生育期分為播種期、出苗期、三葉期、七夜期、拔節期、抽穗期、開花期、成熟期等不同的階段。在對玉米種植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于玉米種植的科學管理,通過運用大壟雙行密植高產栽培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品質,增強玉米種植的效率,而且節約種植成本。
一、“兩壟一平臺”的種植模式
在采用大壟雙行密植高產栽培技術的過程中,可以將原來的65cm或者70cm的兩條小壟變為130c,或者140cm的大壟,在大壟上直接進行雙行玉米種植保證玉米之間的間距在35-40cm左右,通過這樣的種植方式能夠減少植株的距離,保證種植密度有效提高,而且不會影響整體的種植效果。通過“兩壟一平臺”的種植模式能保證玉米的間距為90-105cm,既能夠增加整個玉米地的通風量而且也可以提高光照強度,避免傳統玉米種植過程中通風透光差的問題,提高玉米的整體產量,而且也可以增強玉米抗倒伏的能力。通過通風透光條件的改善,還可以促進玉米快速脫水,保證玉米的品質。
二、選地、選茬與整地
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種植區域,保證土壤環境,耕層深厚,土地肥沃,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和排水的能力。另外在選茬的過程中,還可以選擇大豆、馬鈴薯與玉米地進行輪換,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活性。要采取伏秋整地的方法,保證對土壤進行深層翻動,并且要及時起壟,保證壟距在130cm至140cm左右通過隔一壟破一壟改成大壟的方式,符合玉米大壟雙行密植高產栽培技術的要求。另外要積極推行輪番耕作制度,尤其是在3-4年輪作周期中,能夠保證土壤的肥力。
三、品種選擇
品種的質量直接影響著玉米生長的質量,所以必須要對于品種進行嚴格控制,在品種選擇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當地的農田生態環境以及具體的栽培條件進行分析,選擇恰當的品種避免越區種植,保證籽粒飽滿、完全成熟。另外要選擇緊湊型或半緊湊型的耐旱抗倒伏品種,在選擇完種子之后要加強對于種子質量的處理,應該挑選出霉變、癟粒、破碎或者是被害蟲啃嚙的種子,并且提前5-7天進行晾曬。在晾曬完畢之后為了避免地下害蟲對種子的啃食,可以利用50%的辛硫磷乳油兌水40kg-400kg種子。
四、播種
在玉米播種的過程中,必須要選擇緊湊型的品種,并且要保證每畝用量為2.5kg,每公頃保苗6.0-6.5萬株,在播種期間應該要保證更曾在5-10cm左右,并且低溫溫度恒定在六至7℃,所以最佳的播種期應該是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左右,在播種時可以利用人工刨煤種,以及機械播種的方法,盡量保證一次全苗播種,播種時必須要做到深淺一致。
五、科學施肥
通過對于玉米的科學施肥能夠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在施肥的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土壤條件,釋放氮磷鉀以及微量元素的復合肥。在第一次初夜期間,應該追施尿素50-75kg在第二次喇叭口期間應該追施尿素100-150kg,為了能夠避免玉米早衰必須要加強二次追肥的管理,由于種植密度的增加,所以必須要選擇緊湊型的品種,保證各個時期的玉米生長能夠得到有效肥料補充。
六、防治病蟲害
在防治玉米病蟲害期間,可以利用化學除草的方式,在播種后可以進行封閉滅草,每畝用玉米草凈100ml,并且兌水25kg,在播種之后的三天之內進行封閉滅草,另外土壤墑情較好時也可以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閉除草。
七、田間管理
通過恰當的田間管理能夠促進玉米的快速生長,首先在出苗前后,必須要及時檢查玉米的發芽情況,如果發現粉種、爛芽,必須要及時的補苗。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針對玉米大壟雙行密植高產栽培技術的分析,能夠進一步提高農民種植玉米的整體水平,保證玉米的增產增收,促進農民朋友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