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李慧敏
在花生的生長過程中,如何更好的發揮出單粒精播的優勢,是我國農戶和科研人員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通過對花生種植過程中種子處理、整地翻地、田間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農戶以及研究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一、 重視選種和種子處理
(一) 選種
花生的單粒精播對于種子的要求很高,只有選用單株生產能力強的品種,才可以更好的保證整體產量。因此在選種的過程中,農戶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例如高產地塊可以選擇豐產性優秀的品種,病害頻繁的地區則可以針對性的選擇抗病品種。
(二) 曬種分級
對花生種子進行剝殼處理的時候應該選擇晴天,剝殼之后將花生種子攤開晾曬2-3d,從而更好的減少種子攜帶病原菌的數量和可能性,保證種子的活力。進行剝殼和曬種之后,還需要對種子進行分級粒選,從中選擇1級和2級種子作為目標,保證其發芽率≥96%。在播種的過程中,應該優先選擇1級種子進行播種,如果是以播種機械進行播種,則應以2級種子為主,并篩選剔除過大的種子,使播種用的種子大小盡量均勻。
(三) 種子處理
為了更好的保證花生播種之后的出苗率和出苗情況,使得花生出苗整齊,播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相應的包衣或者拌種處理。針對常發病蟲害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拌種藥劑來進行應對。例如,對于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較多的地區,可以采用辛硫磷或毒死蜱等藥劑進行拌種,而花生莖腐病、根腐病或者白絹病等病害高發區則可以通過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或者2.5%咯菌腈懸濁種衣劑來進行包衣或者拌種。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幾率,更好的保障花生的產量和品質。
二、 科學整地和施肥
(一) 深翻深耕
花生作為一種地上開花地下結實的作物,其根系生長情況、結實情況都與土壤的狀態有著非常大的聯系。因此,在進行花生種植的過程中,深翻深耕是非常有必要的。進行深翻深耕的時間可以選擇在入冬之前,耕翻深度應該控制在30cm左右。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深翻深耕不需要每年都進行,而是可以結合實際輪作的情況每3年左右進行一次。另外,深翻深耕還需要與土壤改良以及肥料的施用配合進行。在冬耕的基礎上,還需要進行旋耕以及耕地平整,在這個過程中清楚明暗坷垃、作物根茬以及殘存的地膜都垃圾,為花生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
(二) 合理施肥
肥料對于任何作物的生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花生種植也不例外。在花生種植的過程中,肥料的使用是否科學合理,對于其產量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首先,為了更好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提升土壤的供肥能力,改變土壤的性質。在花生種植的過程中增施有機肥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況下,常規花生田地每畝需要施用圈肥2500kg或者商品有機肥100kg。高產花生田需要3500kg圈肥或者150kg以上的商品有機肥。在進行有機肥的使用過程中,農戶應該注意使用經過腐熟的動物糞便,如果有機肥料較為匱乏,也可以通過秸稈還田等方式來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
在科學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農戶還應根據花生的生長特性以及種植地區的土壤性質進行其他肥料的配方使用。例如花生的根瘤菌可以起到固定氮素的作用,因此對于氮肥的使用應該適量減少,并增加磷鉀肥的施用。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中微肥以及生物肥進行相應的補充,這樣才可以保證花生更好的生長。在普通花生地塊中,可以采用每畝施用尿素16kg、過磷酸鈣50kg以及硫酸鉀12kg的施肥量進行施肥。對于高產花生田可以將其中一半的化肥用量轉化成控釋肥,從而更好的保證花生生長的后期不會出現脫肥的現象。對于中微肥的使用應按照其使用說明嚴格進行,防治因為用量過大引起的出苗困難。
最后關于花生的是施肥方法,可以采用肥量的60-70%作為基肥深耕時使用,剩余部分在春季淺耕或者起壟過程中施入淺層,從而更好的滿足花生整個生長過程對于肥料的需求。
三、 使用規范化種植
(一) 選擇播種時期
花生的播種期并不是確定的時間段,而是要根據種植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并靈活選擇播種時期。通常情況下,春播覆膜花生的播種開始在每年4月的下旬,在播種過程中應該確保5cm地溫穩定在16℃左右,可以根據種植地區的情況進行適當的延遲播種,但是不建議提前進行播種。由于春季氣溫不穩定,提前播種一但遇到低溫或其他情況,容易出現出苗率下降,或者開花結果期分散等情況,對于提升花生產量和品質十分不利。
但是對于夏播花生的種植,則應在小麥收獲之后進行搶播,盡量提前播種時間,在播種的過程中應該重點注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是否充足,如果水分不足,則應及時進行灌溉,防止由于干旱而影響出苗的情況發生。
(二) 科學起壟和密植
在進行起壟的過程中,農戶應該對壟寬進行控制,保持起壟寬度在80cm左右,壟頂寬度在54-56cm,壟高為13cm左右,同時也應保持壟頂的平整。在這樣的情況下,小行距控制在35cm左右的情況下,每壟可以播種兩行花生,每穴播種單粒種子,并將播種深度控制在5cm上下,穴距控制在12cm左右。通過科學的起壟和密植,每畝地塊可以種植花生1.4萬穴,更好的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
四、 田間管理技術
(一) 病蟲害防治
在選用抗病品種和合理輪作的基礎上,對于花生病蟲害的防治還可以通過物理防治、化學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方法進行。物理防治中可以采用深翻深耕、燈光誘殺等方式,化學防治中,可以根據地區情況選擇性的使用農藥或者進行拌種包衣處理。生物防治則可以通過引入病蟲害的天敵來達到防治效果。通過這些方式的合理運用,可以更好的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達到提升花生產量和品質的目的。
(二) 防澇防旱
在花生種植的過程中,旱災和澇災都會對其產量和品質產生較大的影響。在花生結莢期,一但出現干旱情況,就回使得花生結果畸形,而飽果期如果水分過多又會產生爛果的現象。因此在花生的生長過程中,農戶應該針對不同時期的不同情況,及時進行灌溉或者排水處理,更好的保證花生的健康生長。
(三) 預防徒長早衰
花生的徒長和早衰都會對其產量和品質產生較大的影響,在花生盛花后期,如果發現有徒長趨勢,可以通過烯效唑或者壯飽安等可濕性粉劑進行控制。而早衰的預防則可以通過在花生的結莢期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