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妮妮
菊花屬于多年生長草本植物,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適應性強,分布比較廣,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慶陽地區是菊花重要的種植地區,主要是以盆栽形式用于觀賞。在菊花的繁殖方式上主要是以嫩枝扦插為主。筆者從實踐中對菊花栽培管理技術進行分析,現介紹如下。
1.菊花的生物學特征
菊花是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株高在60~100cm 之間,全株被毛。其莖直立,基部半木質化,有粗糙感。其葉呈卵形或披針形,邊緣有深裂或粗大鋸齒,根部呈楔形。菊花是頭狀花冠,直徑為2.5~20cm,外輪舌狀花有很多種類,花色多樣,有白、黃、紫、紅、灰、綠等色以及間色等品種,花期在8~12 月之間,8~9 月開花的為早菊,11 月開花的為中菊,晚菊12 月開花。其果瘦,種子一般不育。
2.菊花的生長習性
菊花喜歡陽光,如果缺乏陽光的時候,開花就比較晚一些。在夏季菊花不宜生長在烈日下,因為烈日容易灼傷花瓣。菊花喜歡濕潤的土壤,如果土壤十分干旱就會造成生長比較慢,如果水分過多,就會造成根部腐爛,所以對菊花的所生產的土壤要保持濕潤。另外在菊花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對病蟲加強防治,因為空氣潮濕會增加病蟲害的發生。
3.品種選用與栽種前準備
在菊花進行栽種之前,應當在做好菊花的品種選用。在菊花品種選擇上,應當選擇根系發達,葉片舒展,具有一定抗寒能力的品種。菊花喜歡光照和涼爽,怕潮濕和水漬,所以在菊花載種之前應當選擇在干燥通風,背風向陽的地方。另外在菊花栽培之前,需要對土地做好修正工作,清理垃圾,做好排灌設施。在菊花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營養元素,所以需要對土壤施足底肥,從而更好的保障菊花對營養的需要。
4.菊花的育苗
在菊花的栽培管理中,菊花的育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首先需要采條,在母株上取下插條,一般來說插條長在8 cm,下部莖粗0.3 cm,如果插條長度太長就會影響整齊度。二是扦插,把采下的插條去除2/3 的下部葉片,然后插入做好的基質內。在扦插完成后,需要做好管理工作。主要是對溫度管理和濕度進行管理。在溫度管理上一般白天在22~28℃, 夜間18~20℃。在濕度管理上可以用間歇式噴霧方式對空氣濕度進行維持,從而更利于生根。
5.定植
在菊花的栽培管理中,需要對菊花種苗進行定標。一般來說菊花定標會在4月份進行,需要根據菊花的生長特性來合理的設定其載種密度。在定植中,對一些莖長30cm的菊花枝條能夠更好的進行均勻分布,可以利用塑料淺網對其進行主株張網。另外在定植完成以后,需要對根部進行合理的澆水。
6.日常養護
6.1 施肥
在菊花的栽培管理中,需要根據菊花生長情況定期進行追肥。在菊花的營養生長期主要以施氮肥為主,可以更好的促使菊花枝干粗壯,增加菊花的抗性,為菊花后期的生長奠定基礎。在菊花的生長中后期主要以磷、鉀肥為主,從而更好的對花朵質量進行提高。
6.2水分管理
在菊花的栽培管理中,對于水分管理上要把握“旱時及時澆水、澇時及時排水”,在菊花孕蕾期前后要有充足的水分保證。另外在菊花澆水上,要注意精細作業,防治泥漿污染頁面。
6.3摘心
生長期間,還應及時松土,適時摘心。第1 次摘心只留3 ~ 5 片葉。多頭菊摘2 ~ 3 次心。每年的8 月上旬~ 9 月中旬要停止摘心,并隨時注意抹去枝上的腋芽。現花蕾后要剝除側蕾。
7.病蟲害防治
菊花主要的病蟲害有葉斑病、白粉病和蚜蟲赤峽蝶、二星葉蟬、灰巴蝸牛、橘天牛、星白燈蛾等。葉斑病和蚜蟲發病期較長, 需要定期噴灑殺菌劑進人生殖期菊花容易發生白粉病, 可噴灑波爾多液或代森鋅稀釋液防治, 每噴一次, 并時時觀察花蕾顏色, 待顏色透亮后即可停止使用, 此病如果不及時防治會危害花蕾,影響菊花質量。蚜蟲的防治可噴灑魚藤精,還可利用蚜蟲對黃色趨向的特性, 在黃色的塑料薄板表面涂上機油或捕鼠膠進行誘捕。在病蟲害發生期應減少澆水次數, 以避免藥物作用減退。
菊花不僅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所以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這就需要做好菊花的栽培管理和養護工作,根據菊花的生長發育規律,來對菊花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土、肥和水等進行改善,從而使菊花達到花葉豐滿,實現其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