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敏芳
城鎮化是每個貧困地區發展必經的過程,武夷山民族地區如果要實現經濟的發展,必然要經歷城鎮化這一發展階段。武夷山地區要推進城鎮化的不斷發展,應該要重視城鎮化進程,結合本地的發展的基本特征,科學地規劃城鎮。
一、武夷山民族地區城鎮化的意義
1、有利于武夷山民族地區城鎮化“量”的增長
城鎮人口的數量變多,城鎮數量、規模等的擴大都是城鎮化的一個表現。“量”的增長是前提,只有城鎮規模真正的擴大化,才能導致武夷山民族真正實現城鎮化。但是武夷山民族地區人口數量原本就很稀少,“量”的缺失使得武夷山民族地區在一定程度上現實城鎮化有著困難。夸區域的人口增長,是武夷山民族地區實現城鎮化需要考慮的一個方向。城鎮體系的建立完善,需要城鎮之間、城鎮與區域之間諸多要素之間相互推動、作用。
2、有利于武夷山民族地區城鎮化“質”的優化
在“量”增長的前提之下,實現武夷山民族地區城鎮化“質”的優化是第二步。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城市功能結構不合理、城市的現代哈程度不高。武夷山民族地區在發展過程中,處理好城市出現的各種問題至關重要。我們知道,城鎮化發展中,鄉村人口會大量涌入城市,城市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住房緊張、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等各種污染。武夷山民族地區城鎮化一定要注意“質”的優化,“質”的優化是武夷山民族地區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武夷山民族地區城鎮化的基本特征
1、城鎮化“量”有所提升,但“質”仍然很差
武夷山民族地區屬于貧困地區,這一地區的地形地貌使得這一地區很難發展迅速。山區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表現為地表崎嶇不平,自然條件不如平原地區好,發展比平原地區要慢。這一地區的交通條件差、信息不暢通,交通是一個城市得以迅速發展的關鍵,但山區的條件有限,使武夷山地區的交通很難獲得像平原地區那樣的發展。武夷山地區的城市化雖然在“量”上有較大的提升,但是“質”的優化卻還有待提升。
2、城鎮化產業支撐能力弱
一個城鎮的產業發展對一個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城鎮的產業是一個城市得以快速發展的基礎。城鎮化發展要求一個城市的第一產業發展水平比較高,我們知道第一產業是為一個城市提供茶、米、油、鹽。只有保證一個城市的基本吃穿,一個城市才能不斷往高方向的發展。而一個城市的發展靠第一產業難以帶動,必須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是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鑰匙。但是武夷山民族地區,現在的發展還是主要靠第一產業帶動,第二產業還明顯依靠粗放型的加工為主,第三產業旅游業雖有所發展,但力度明顯不足,傳統的飲食業、商業仍然是其發展的主要方向。
三、武夷山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趨勢構想
1、科學的山地城鎮化發展規劃
武夷山民族地區的地理位置一致、地形地貌、氣候特征等等都相同,跨省級的區域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出現。并且武夷山民族地區,處于同一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普遍相同,武夷山民族地區有低水平發展地區朝著集核式階段發展的過程中,科學規劃發展、遵循市場發展規律至關重要。武夷山地區發展過程中,需要依托重大產業進行發展,首先需要使得擴散、集中容易發生的產業先進行發展,不斷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2、特色化的山地城鎮化產業支撐
根據武夷山自身的地理環境特征,武夷山地區的發展應該不斷將第二、第三產業開展出來。比如具有山區特色的礦產業、農副產業、帶有民族風情的旅游業。武夷山獨特的地理環境,產生了不一樣的環境資源,各種各樣的農副產品,其中的茶葉、果類、畜禽等農副土特產品應該不斷進行開發利用。農副土特產品可以作為特色產業進行大力培育,農副土特產品的發展技術相對成熟,有一定的基礎,而且農副產品的投資相對其他產業小很多。不斷推動農副產品的發展,可以不斷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并且武夷山民族地區的自然風景秀麗,旅游業可以大力發展,豐富的旅游資源每年都可以定期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比如“千里烏江畫廊”、“八大自然景觀”“八大特色文化”等。
四、 綜上所述,武夷山民族地區的發展總體來說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科學規劃武夷山民族地區城鎮化的發展是現在需要迫切考慮的問題,根據武夷山的區域地理特征制定相關的政策,不斷推動武夷山民族地區的發展。